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高官無所適從 李克強路不同恐挨批鬥?

【新視角看新聞】《日經亞洲評論》資深記者中澤克二表示,李克強的經濟重建有一個危險先例,上一次中共2號人物糾正最高領導人的政策後成為批鬥目標。

《日經亞洲評論》資深記者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表示,李克強的經濟重建有一個危險先例,上一次中共2號人物糾正最高領導人的政策後成為批鬥目標。

《日經》6月2日刊出中澤克二的分析文章說,中共國家媒體大多對李克強在5月25日召開的「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進行了低調處理,與會人數如此大的經濟會議只登上了央視新聞的第五條,《人民日報》的第五版,明顯是中宣部有指示。

外界關注比較多的是,李克強強調了習當局在實現5.5%的年經濟增長目標與堅持對Omicron清零上的困難。

李克強在會議上說,中國年輕人和農民工失業率飆升是中國經濟嚴重萎靡的跡象;同時李克強還警告說,企業正在掙扎,尤其是私營中小型企業,4月份企業總體清算率同比增長23%。

中澤克二分析說,如按照李克強講的,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比病毒爆發初期更加嚴峻,這將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明顯為負值。

在中共官方媒體很少報道李克強這次大型電視電話會議的同時,一些民間有影響力的財經媒體卻在跟進,且強調了會議規模龐大。

10萬的與會人數數字對於一個電視電話會議來說是驚人的,在經過少數私營媒體發現並報道了這一數字之後,李克強經濟會議引起了全國範圍的討論,也引起捕捉中共高層內鬥蛛絲馬跡「好奇者」的興趣。

中共央視主要晚間新聞節目把李克強的穩定經濟會議放在第五條位置上播出。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次日刊出的報道也是在頭版第五條的位置。

中澤克二說,「很明顯,中國共產黨宣傳部門發出了強烈指示,避免高調報道這次會議。」。

有中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質疑,為什麼一個10萬人的活動會成為當天第五號新聞。還一些人說,參加電話會議的有總理和四個副總理,以及負責軍隊和警察的部長級官員,通常都會作為媒體焦點進行報道。

不過,這種批評性的帖子全部被中共審查刪除了。

很多人將1962年祕密召開的7,000名黨內幹部大會跟現在10萬人會議聯繫在一起。

1962年的大型會議討論了1958-1962年的大躍進。由毛澤東領導的大躍進運動,摧毀了農村經濟,導致了約3,000萬至5,000萬中國人死亡。

會議為失敗的經濟政策左傾劃上了句號,並開始了經濟重建的進程——堅持對經濟能力進行更現實的評估,而不是烏托邦式估計農業高產量。

1962年會議之後,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成為經濟重建的推動者。包括他在內的中共高層引入了一種更加分工合作的決策風格,並在制定政策之前廣泛諮詢官員和專家。

當毛澤東通過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重新獲得權力後,劉少奇成為頭號批鬥目標。劉少奇被開除出黨,被貼上叛徒的標籤,屢遭酷刑,最終死亡。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經濟學助理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日前在《中國連線》撰文分析說,從李克強近幾個月的行動中,還是可以看到劉少奇的影子。而內鬥結果取決於習對李克強的看法——是認可李克強,還是視其為威脅。

史宗瀚表示:「如以史為鑑,習可能會將(李克強的)這種不同風格視為對其權力的威脅並尋求消除它,從而給中國的政策制定帶來更大不確定性。」

中澤克二表示,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可以看出,「在這個階段,很難描繪出中國經濟的樂觀景象。既然經濟政策無果,那麼另一面——權力之爭——就會繼續。」。

中國觀察人士表示,當然有反習的真實帶頭大哥,但或許不是李克強。

另一方面,對於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權勢消長,外界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從中共媒體報道上顯示,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中共二號人物李克強之間分歧公開化,習近平堅持防疫「清零」不惜一切代價,而李克強要求穩經濟不惜一切代價。

5月25日,李克強召集了被媒體稱為有10萬名中共地方官員參加的全國性電視電話經濟會議,主題是「穩經濟大盤、穩就業」,並在會上表示,目前經濟狀況比疫情大爆發時的2020年還糟。

李克強還說,此次會議重點是「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他表明,中國經濟已脫離正軌。

上述隱含批評意味的言論,被很多海外中國問題專家看做是對習近平的公開批評和挑戰,並意味著習近平已經失去實權,外界關注李克強是否替代習。

中國問題專家陳破空5月26日在他的自媒體中表示,李克強召開全國性的10萬人經濟大會,說明他開始主導工作,而習近平已成為一個喪失權力的過渡性人物。

出席該次會議的還有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副總理韓正,以及3個排名靠後的中共副總理孫春蘭、胡春華、劉鶴等,但出席的官員中最引起外界注意的兩個人是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中共公安部長趙克志。二人分別代表軍方和公安系統。

但中國問題專家、大紀元專欄作家章天亮對大紀元表示,10萬名地方官參加的全國性電視電話會議,恰恰曝露李克強地位脆弱,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只好繞路地方,而習近平地位依然穩固。

而彭博社5月26日的報道表示,習李的主張不同使中共經濟官員無所適從。有數名中共地方經濟官員告訴彭博社,李克強要求穩經濟的政令,並沒有改變他們以「防疫」為第一要務的認知。

中共黨內鬥爭激烈和嚴厲的防疫「清零」政策,都導致中共政府經濟工作與中國經濟活動陷入混亂,經濟前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燕、張明健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030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