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救樓市無成效?還有救嗎?見專家分析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多地購房政策持續鬆綁,多個城市推出刺激新政。但是效果並未顯現。專家分析造成大陸樓市低迷的根本原因,就其解決房地產問題的根本,是解決整體經濟問題。

中國多地購房政策繼續鬆綁,河南省商丘、河北唐山、秦皇島、江蘇徐州市等多個城市推出刺激新政。儘管各地密集釋出樓市利好政策,但是效果並未顯現。專家分析造成中國樓市低迷的根本原因。

河南省商丘市住建局於6月7日公布穩樓市新政。商丘市將提高公積金按揭貸款額度,滿足住屋公積金按揭貸款條件的申請人,一人最高按揭貸款額度從40萬元調整到50萬元;

夫妻雙方滿足住屋公積金貸款條件的申請人,最高按揭貸款額度將從60萬元調整到70萬元。並對人才買樓給予買樓補貼,博士生5萬元、碩士生3萬元、本專科畢業生2萬元。

另外,對無買樓按揭貸款家庭購買普通住屋的申請人,按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20%。此外,對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屋的個人,一次性給予1萬元補貼。

6月6日,河北省唐山市和秦皇島、江蘇省徐州市、四川省遂寧市四地均放寬了住屋公積金按揭貸款政策。

其中,唐山除了降低公積金按揭貸款首付比例、提高按揭貸款最高額度等標配動作,也將第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成,並對多孩家庭額外增加最高按揭貸款額度。

在按揭貸款方面則提出,降低住屋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繳存職工購買首套和第二套住宅的申請人,住屋公積金按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均由不低於30%調整為不低於20%。此次政策調整,將於2022年6月15日開始執行。

6月6日,秦皇島市住屋公積金管理中心公布新政實施細則。其中提出,提高最高按揭貸款額度,單繳職工按揭貸款額度上限由40萬元調整為60萬元,雙繳職工家庭按揭貸款額度上限,由60萬元調整為80萬元。

6月6日,江蘇徐州市住屋公積金管理中心公布《關於實施住屋公積金階段性政策的通知》。

首次使用住屋公積金按揭貸款的,新建商品住屋首付比例由30%調整為20%,二手樓首付比例由40%調整為30%。該條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實施,試行一年。

6月6日,四川省遂寧市住屋公積金管理中心公布《關於適當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遂寧二套房公積金按揭貸款首付比例降至三成。

此外,符合遂寧市住屋公積金按揭貸款政策的繳存人家庭在遂寧市轄區購買第二套普通住宅,首付款比例由40%降至30%。

2022年以來,大陸樓市救市大招頻出,主要措施包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鬆綁限購、限貸、限售,放寬公積金貸款門檻;

提高公積金按揭貸款金額上限,發放買樓補貼,降低樓市按揭貸款利率等等,鎖定救樓市的城市,也逐漸從三四線城市擴散到強二線和新一線城市。

但是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頭前5個月,大陸百強房企累計實現操盤銷售金額2.32萬億元,同比下跌52.3%,較2020年同期下跌超兩成;銷售額超千億房企祇有3家,而2021年是15家。

原大陸投資銀行人士鄭義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已經公布的房產銷售數據主要說明,房地產行業作為大陸經濟發展支柱的效應已經過去了。

早前推出的一系列抑制樓價的政策,已經在發揮作用。這波政策用力過猛,直接導致房地產行業崩潰了,而且這種崩潰在短期內不可逆轉。

至於房地產銷售額下降的主要原因,鄭義認為有兩點。

第一點是、中共的三條紅綫直接導致了大批房企爆雷,引發全社會對房企的信用產生了擔心。

開始時使置業者出現了觀望的態度,這主要就是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斷裂,導致房企本身的信用缺失,社會對房企的信用也開始越加關注。這一系列的違約導致置業者觀望,不再敢於投資了。

第二點是、受疫情和中國與國際社會脫鉤的影響,導致中國內循環的動力不足,從而引發了失業率上升和滯升現象的出現。

鄭義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業問題。

老百姓對於溫飽是排第一位,投資是第二位。現金流沒了,他就不敢按揭貸款。

「老百姓工作都不穩定了,他就要斷供、棄樓。法院開始拍賣,大量的二手樓湧入到市場當中,供給量端,大量二手樓供給偏多了,房價自然也會下降。

最關鍵是使得老百姓對這個房地產信心完全消失了,再加上中國這老百姓一向都是買升不買跌,樓價越升他越追,樓價越跌他越不買。」

鄭義說,核心問題的解決辦法是就業——解決韭菜們的收入來源,才是解決現在房地產低迷的關鍵。

如果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倒了,中國經濟就完蛋了,所以,解決房地產問題的根本是解決整體經濟問題。

天鈞政經研究院的宋維駿表示,債務導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鏈緊繃,另外,早前銀行對房企的按揭信貸政策收緊,所以房企拿地的積極性不高,同時經濟下行也是有目共睹,銷售也不順利。

據不完全統計,4月1日至5月24日,全國共22個二線城市放鬆樓市調控46次,包括杭州、南京、蘇州、成都等。

克而瑞地產研究統計,截至5月24日,全國累計放鬆樓市調控政策的城市增至134個,政策調控頻次達到223次。

在6月1日騰訊新聞旗下聚焦泛財經深度報道的微信「稜鏡」報道,中國這輪救市行動的落地效果,至今未見明顯起色,這場樓市鬆綁,或許將只是一場喧囂。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易如、方曉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055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