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戰狼版印太軍事基地 中共悶聲引軍備競賽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在柬埔寨祕密建造海軍基地被美國媒體曝光,針對中共戰狼式的軍事擴張行為,美國及其盟友抗衡中共,軍備競賽或許會在印太地區發生。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報道,中國正在柬埔寨祕密建造一座海軍設施,位於泰國灣的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北部,專供其軍隊使用,中柬兩國均否認此事,並採取非常措施隱瞞這一行動。

報道中引述一名西方官員的說法,擴建計劃於2020年敲定,要求包括中國軍方獨家使用基地的北部,並且保持隱蔽,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中共在印太地區具有戰略意義的第一個基地。

對此,官員和分析人士近日表示,在南海以西擁有能夠容納大型海軍艦艇的設施,將是中共擴大在這個地區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並將加強中共在東南亞主要航道附近的作用。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在印度洋進行基地佈局已久,真正目的是在地緣戰略上佈局,同時,中共更採取以經濟帶動軍事戰略網絡。

蘇紫雲表示,柬埔寨的雲壤港只是佈局的其中之一,更早的是緬甸的皎漂港。中共設這兩個港口主要的目的,第一是在印度洋上面有個支撐點,中共的海軍在印度洋有一個基地可以使用;第二就是把原油進口、天然氣進口的風險降低,「因為目前中共的油輪跟汽輪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被中共視為是一個弱點,所以在雲壤跟皎漂港這兩處,如果後續的營運順利,中共就會把油管跟氣管順著中南半島拉到雲南,進入中國境內。」。

2017年,中國在東非國家吉布提設立了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以促進在印度洋和非洲的行動。

蘇紫雲說,中共佈局從歐洲地中海一路過來,經過蘇伊士運河,到紅海,再到紅海出口的吉布提,往東到印度洋,也就是皎漂港、雲壤港、吉布提,這三點變成一個面。這是在印度洋部分,在太平洋、主要是南太平洋的區塊,現在中共跟所羅門簽訂的安全協議,也可能會包括港口;中共在覬覦的基裏巴斯(太平洋島嶼國家),可能會重新整頓美軍留下的機場,那邊的港口也會進行安排。

蘇紫雲提出,「這樣中共在太平洋這裡也有兩個點,同樣可以連成一面。可以聯動到中共在南海,還有東海的佈局,所以這個可以稱之為中共版本的印太戰略,就是中共從陸權走向海權的一個戰略部署。」;中共的戰狼軍事擴張行為,部署方面,除了維持中共自己的安全之外,其實,實質是一種擴張,也會威脅到既有的海上秩序,這才是最重要的。

來自五角大樓的報告稱,除了2017年開放的吉布提基地外,北京還在建設軍事設施,以支持「海軍、空中、地面、網絡和太空力量投射」,一個全球網絡「既可以幹擾美國的軍事行動,也可以支援攻擊美國的行動」。

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副教授盧政鋒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表示,柬埔寨海軍基地是中共建立全球海軍基地當中的一個環節,其實也是中共走向南海的一個大躍進式建軍。

盧政鋒認為,中共此前也希望在阿聯酋建立一個海軍基地,這對中東、東南亞國家,甚至對北大西洋國家來說,都會是一個很嚴重的警號;而東南亞國家的泰國是美國長期以來的盟邦,雲壤的海軍基地就在東京灣、就在泰國的附近,這對泰國或是對美國跟泰國的軍事發展,都會有一個很重大的衝擊。

盧政鋒說,「中國跟柬埔寨都否認在雲壤海軍基地的設施是要專供給中國的海軍來使用,這涉及到整個基地建設的透明化,這也是長期以來美國與西方國家最擔心的一個問題。」。

柬埔寨過去一直是中共推動「一帶一路」的關鍵國家。近年來,中共在柬埔寨的影響力迅速增加,包括向柬埔寨提供了大量援助和投資,中共駐柬埔寨大使館官網消息顯示,6月8日,中共援助柬埔寨位於泰國灣的雲壤海軍基地升級改造項目正式開工,中柬高級官員出席了開工儀式。

蘇紫雲認為,中共跟柬埔寨方面對一些技術細節還有待討論,但蘇紫雲相信中共設立祕密海軍基地的可能性很高,中共出於外交上的顧慮,希望採取低調進行,因為目前中共在印度洋的佈局,將會成為中共擴張主義的具體證據。

華盛頓郵報報道,柬埔寨在2020年拆除了雲壤基地美國資助的兩個設施,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2021年訪問雲壤基地時,也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

盧政鋒表示,美國的印太戰略當中,其實主要是開放自由願景的呈現,而中國跟柬埔寨都是採不透明的方式建立這個基地的話,當然跟這個原則是背道而馳。

針對中共不斷尋求擴大影響力,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本・薩斯(Ben Sasse)近日提議,美國應建立一個以太平洋為中心的新軍事聯盟,也就是太平洋北約來反擊中共。

蘇紫雲則認為,太平洋北約或是印太北約是很好的概念,不過因為地緣特性,這裡受到海洋阻隔,所以要形成這樣一個印太北約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5月份美國總統拜登抵東京,正式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並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以抗衡中共的擴張戰略。

蘇紫雲認為,印太經濟框架可以視為經濟的北約,發揮的效果可能會更優先於軍事版的北約。IPEF的初步框架含括到經濟安全,還有科技安全,會抑制中共經濟上的不當崛起,對圍堵中共的滲透會發揮很大作用。

盧政鋒認為,美方如果把四國安全對話擴大到小北約,代表需要區域國家和四個安全對話的成員國,同時有極高的共識。不過,北約向印太地區強化行動和部署似乎也已有一些跡象;

「小北約的出現當然會對中共造成更大的一個衝擊跟刺激,如果因為中國海軍的這種大躍進的、突飛猛進的強軍、建軍,很可能軍備競賽就將發生在印太地區。」。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易如、李新安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613)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