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612抗爭三周年 溫哥華港人心守香港

【新視角看新聞】2022年是香港反送中抗爭三周年,當年親歷其境的土生土長香港人康妮(Canny)和威爾科(Wilco)在溫哥華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談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2022年是香港反送中抗爭三周年,當年親歷其境的土生土長香港人康妮(Canny)和威爾科(Wilco)在溫哥華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談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2019年2月13日,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由於港人擔心香港從此失去自由、法治,一國兩制將不復存在,變成「送中條例」,從這一天起,香港市民發起了多次遊行,及多元化的抗議活動。

威爾科表示,自己完全沒想到2019年會有兩百萬香港人上街遊行。其實6月9日一百萬人上街時都已經是很令人驚訝了。香港才七百多萬人,竟然有一百萬人走上街已經很誇張了。然後到了6月16日,200萬人,整條街上都是人,走路都走不了。

康妮說:「我們平時都是開車的,因為住在新界,通常都開車。但是那天知道有這麽多人出街,我們就不開車,特意搭車去。但是比搭車上班還難,很多人。」「真的很驚訝。因為其實香港人是出了名的愛賺錢,出了名的經濟掛帥,但是港府激怒了很多人,有兩百萬的人上街就是已經激怒了很多原本不會出聲的人,很多人覺得不能再不出聲了。」

康妮認為:「那段時間,太短的時間裡太多事情發生了。警方突然發射催淚彈,我們只是在街上遊行竟然放催淚彈。」

因為員警6月9日對100萬人放催淚彈,特首林鄭月娥不顧市民反對,宣佈6月12日《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在立法會恢復二讀。康妮認為港府真的完全無視大家的聲音,完全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所以在6月16日逼了200萬人出來。

威爾科有些朋友是在大陸做生意的,他們甚至會認為是示威者在搞事,搞壞香港。

當看到香港員警暴力對抗爭者,康妮表示:「我很生氣。我覺得可以用憤怒概括一切。因為你怎麽會想到香港的員警會變成這樣,會淪落成這樣?他們跟公安有什麽區別?香港不是法治的嗎?為什麽香港會變成人治了?

「就算6‧12之前,知道香港員警正在改變,但沒想到過他們會公然打人。對著鏡頭照樣打,有記者在都照打,不介意被人知道。就是這麽過分,很噁心的。」

員警暴力這些事情在身邊發生時,康妮表示她也會怕,因為走出去就預料到這些事情會發生,自己儘量小心一點。

當時看到員警舉將施暴的警告牌,威爾科表示這反而加強了自己的信念,更加支持這個運動。威爾科說:員警使用暴力的時候,如果被嚇唬一下就退縮,就已經輸透了。所以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警告時,更加堅定要繼續抗爭下去。就算我們不是走到最前面,也儘自己能力支持。」

威爾科說:「香港以前是國際金融中心。原本是東方之珠。東方之珠不是浪得虛名的,香港在亞洲走到很前沿的。跟外國也很接軌。但是主權移交後,簡直不單單是脫軌那麽簡單了,還越來越離譜了。好比明明一個很好的地方,建了一個很好的城堡,把它砸爛了。我覺得很可惜。」

康妮和威爾科是90年代隨家人移民來加拿大讀書,畢業後回香港工作的年輕一代。反送中這件事讓他們意識到要快點走,不能再留在香港了。他們身邊朋友之前參加過抗爭的,很多也已經出來了。

康妮說:「我們算是早走的那批,2020年就回來了。然後看到2021年是最多人過來的。可能是因為(加拿大)開了「香港人救生艇計劃」(Hong Kong Pathway)。

「其中很多都是中年人了,都是有兒有女的,他們覺得有孩子更加要走。像當年我們爸爸媽媽為什麽要移民一樣,為了孩子一定要走。他們現在也是為了下一代不可以留在香港,所以就遠走。我們是移民,他們現在是難民。」

威爾科說:「甚至有很多退休了,沒有子女的,他們現在也受不了那個環境,他們真的決定要走。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因為相信自由,想爭取自由。香港現在自由價值全部都沒有了。不甘願在那個環境生活。就算退休了,都希望真的能在有自由生活的國家。」

康妮認為:「有些人雖然心有不甘,但可能為了經濟,為了生活,也有的可能為了父母不肯離開,他們惟有在香港低頭做人。我們覺得留下要很大勇氣,走也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康妮認為:「共產黨是造成香港災難的根源。而香港的那班不知所謂的高官和那幫所謂的政治人物出賣香港也占據了很大的角色,出賣了自己。」

威爾科說:「好像民建聯那些,你就是能看得出他們就是舔共的。他們希望做點什麽被中共看到,就希望終有一日可以拿到一官半職,就覺得到時候有權有勢了,可以多賺點錢,其實就是為了個人利益。

威爾科指出,「香港要變回以前的香港,唯一的辦法就是希望中共可以早日被推翻。」不是推翻一個中共黨魁這麽簡單,因為沒了一個,還有另外一個出來。「這是一條很長的根,斬草不除根時,一日有中共的存在,它都要將香港放在它管制的範圍下。」

威爾科觀察到,香港有很多外國公司已經逐步逐步把他們的公司從香港搬走,或調走一些要員。威爾科感嘆,要這些人、這些公司回來,會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真的很可惜,香港一個這麽好的基業,這麽好的金融中心,爛了真的很可惜。」

康妮建議海外的香港人繼續幫香港人發聲,「無論到了哪裡你都是一個香港人。要繼續幫還在香港的人。連出來的人,可以説話的都不敢説,都不發聲,那還有誰可以幫在裡面的人?他們在裡面已經不能出聲了,好像在大陸一樣。」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梁月、欣文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616)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