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中共清零顏面 人力經濟成本高疊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清零政策迫使地方政府從扶貧和基礎設施事項中挪用資金;《金融時報》報道說, Omicron對中國造成巨大人力和經濟成本,而且沒有減弱的跡象。
6月11日,北京遭遇與酒吧有關的「爆炸性」COVID-19疫情,上海因與美髮沙龍有關的病例激增而進行大規模病毒測試,外媒分析說,中共清零政策無法遏制疫情,反而導致人力和經濟成本上升。
一直以來,中共最高領導人的COVID-19清零政策要求通過大規模全員核酸檢測,篩查出陽性患者,然後強制隔離以避免更多的病毒傳播,這招對Omicron變種病毒不太奏效,各地已經出現多起假陽性患者的實例,剛解封的上海前景不明,北京疫情也揮之不去。
《金融時報》6月11日報道,上海居民張薇婭(Zhang Weiya,音譯)承受著中共「清零政策」的情感傷痕;張薇婭有一個4歲兒子,與丈夫、婆婆和一隻家養狗被困在上海的公寓裡五十多天,最近才得以出門,張薇婭也是上海2500萬被封城折磨的居民中的一員。
6月9日,張薇婭聽到消息稱當局將再次封鎖一個擁有270萬人口的地區,以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
張薇婭說,「我的手臂真的在顫抖。」,「被封鎖的不是我們的地區,但並不遙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能夠承受另一次封鎖,甚至發現自己對兒子很生氣,因為兒子一分鐘都不會保持安靜。」。
《金融時報》報道,張薇婭的經歷揭示了中共抗疫採用「技術專制」方法所付出人力成本的一個方面,但這種困苦不僅限於那些被封鎖的人,清零政策的一個新階段借鑑了中共革命歷史上群眾動員策略,以及和21世紀中共用於監控和控制人們日常生活細節的高科技相結合。
中國大部分大城市的每個居民都必須在手機上存儲一份醫療報告,報告顯示每個居民最後一次接受病毒檢測的時間,如果超過三天,可以拒絕居民進入公共場所和去商店購買日用品,全國許多城市正在建造數十萬個COVID-19測試站,以確保居民的居住地距離測試站不超過15分鐘步行路程。
2020年初,武漢首先爆發中共病毒疫情,2020年5月,當局在全國範圍推行健康碼,此系統的兩個主要程式是騰訊的微信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健康碼需要用戶實名登記,包括性別、手機號和住址等資料,還連接電信運營商、銀行金融機構支付數據,以及航空、鐵路、公路、市內公共交通等數據,民眾擔憂這樣大量收集個人資料會侵害個人私隱。
中共宣傳此舉是為了避免在全市範圍內實施長期封鎖,因為封鎖已經衝擊經濟並激起公眾巨大不滿,因此,上海當局表示,6月9日在閔行區宣布的封鎖措施並不打算持久。
然而,對於一些中國人來說,這一切只不過是中共政府所謂不惜一切代價遏制病毒傳播的數字反烏托邦的又一次重演。
北京一名酒吧老闆問, 「這真是胡說八道。什麼時候結束?」,「政府正在毀掉我們以挽回政府的面子,真是一群裝腔作勢的人!為什麼不直接解除控制?」。
私營小型企業受到封鎖打擊最為嚴重,中國經濟增長也因為Omicron變體傳播以及封鎖政策而下滑;北京大學、螞蟻集團和網商銀行發布的對16,500家中小企業在線調查發現,40%企業沒有足夠的錢維持一個月的運營。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5月公布數據顯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4月份繼續下降,環比跌幅為0.3;3月份SMEDI的環比跌幅為0.6,2月的環比跌幅為0.2。
5月初,一份對上海中小企業家的經營信心電話調查結果顯示,有89%受訪企業已經失去經營信心或準備關門,華東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博士關昊的團隊用一週時間做此項電話調查,共計聯繫2,603家企業,接通電話比例為38.15%。
世界銀行於6月初將中共封鎖、烏克蘭戰爭和供應鏈中斷,列為將2022年全球GDP增長預測從去年的5.7%下調至2.9%的主要因素。
《金融時報》報道,一些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可能會在2022年第二季度面臨罕見的GDP衰退,這引發外界猜測北京可能推出所謂「大火箭筒」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以挽救自身經濟萎靡不振的表現,並以此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一些動力。
但這真的可能嗎?瑞士銀行(UBS)香港的董事總經理May Yan對《金融時報》說,「可能不會。」,「即使是為了自己,中國也無法實施大規模的刺激措施,更不用說拯救世界其它地區了。」。
另一方面,過去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結構性驅動因素現已經接近見底,目前,推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共地方政府正深陷債務,其中大部分都對中央政府隱瞞實情;高盛2021年估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所欠的債務總額約為53萬億人民幣,是德國經濟規模的兩倍多。
為這些項目融資正成為一項嚴峻的挑戰,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向房地產開發商出售土地的收入,正在見底,因為中國現在有足夠的空置公寓來容納大約9000萬人。
而中共當局5月初下令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檢測「採樣圈」,多地大舉招聘檢測人員、設置核酸採樣點,規定民眾每隔2至7天要做一次檢測,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
根據投資銀行高盛的估計,如果每兩天對全中國70%的人口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未來一年之內,開支將高達3,7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21年經濟產出的2.2%。
北京要求撥出大量資源用於清零政策,已經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從扶貧和基礎設施等其它優先事項中挪用資金;《金融時報》報道說, Omicron的傳播正在對中國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經濟成本,而且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660)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