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封鎖衝突不斷 民眾處境艱難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官媒一直在吹噓,中國公共衛生官員在習近平偉大的「清零政策」指導下,為控制新冠疫情在中國城市的傳播,所做的所謂偉大努力。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欄作家Stu Cvrk撰文/原泉編譯。
中國官媒一直在吹噓,中國公共衛生官員在習近平偉大的「清零政策」指導下,為控制新冠疫情在中國城市的傳播,所做的所謂偉大努力,而這實際上是由地方安全執法者來實施的。
中共在這個問題上的持續宣傳有幾個目的:1. 讓中國人民和世界相信,正在毀掉中國人生活的極權主義「清零政策」確實有效。2. 向全世界宣傳恐懼的信息,即「大流行」仍在繼續。3. 壓制國內任何異議聲音,特別是在上海,以便在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能繼續擔任領導職務。4. 通過蓄意中斷全球供應鏈來掩蓋中國經濟的困境,從而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中共似乎在玩高賭注的撲克,因為無論有意與否,「清零」封鎖正在摧毀中國的經濟。
目光所及都是無盡的「清零」標題,這些標題強化了中共「清零」政策背後的宣傳目的。最近的一些標題包括:「專家:抗疫策略行之有效」、「研究:中國放棄『動態清零』可能導致155萬人死亡」等等。
但是,對於不得不忍受封鎖的普通中國公民來說,封鎖到底意味著什麼?
正如《華爾街日報》5月10日報道的那樣,如果公寓裡有一個人檢測出陽性,那麼整棟樓的人都要被隔離,將感染者和公寓裡的所有人轉移到集中隔離點。
該報在5月15日進一步報道說,大規模核酸檢測已經成為生活常態,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那麼民眾被允許進行簡單的日常活動,如買菜或乘坐地鐵。想像一下,每天都以這種方式生活!
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隨時封鎖;足不出戶(包括被鎖在室內);如果檢測呈陽性,將被送往隔離點;限制或無法進入醫院進行常規治療和緊急護理;食品供應減少(一些可能是政府提供的,如果幸運的話,可以團購);「逃離居家隔離」的唯一機會,就是每天被強制進行核酸檢測。
上海和中國其它城市的封城進入第八週後,人們的耐心是否在逐漸消失?
5月16日,方舟子(@方是民)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影片,為衝突提供了驚人的證據。在影片中,兩組穿著防護服的群體在一棟公寓樓外互毆。
雖然衝突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是,鑒於影片中的每個人都穿著防護服,這種情況與「清零」封鎖下的執法有關。中國民眾對持續的封鎖感到憤怒,這種事件很可能也發生在其它地方。
首先,我的朋友經常用「大白」這個詞來形容穿著連體防護服的中國醫務人員。這些人在中國大流行開始時都是醫務工作者。自從上海嚴厲的封城開始以來,許多「清零」執行人員都穿著帶有藍色條紋的白色防護服。
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城變得制度化,程序變得更加嚴酷,相當一部分「大白」變成了執法者,包括「城管」,他們是中國城市裡的可怕的准警察。這確實令人不安,因為在過去,城管因在街上打死水果商販和拒絕拆遷的人而臭名昭著。
從方舟子令人難以置信的影片,可以肯定在中國經常發生的事情:警察在毆打「人民」,敵對的個人群體之間存在衝突,他們希望被視為執行當局的意願,正如他們的衣著、行為和裝備所反映的那樣。
一些評論認為,穿藍色防護服的人是真正的保安,而穿白色防護服的人是被隔離的人。似乎藍衣軍團是警察,因為他們正在毆打「大白」。
「大白」來自「醫療系統」,他們是護士、醫生、醫務人員——通常不是社區內部的人,而是外人,但在規章和命令方面等級更高。穿藍色防護服的人來自「社區工作系統」或「街道辦」,他們通常是被選中(或自願)為社區服務的公務員。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會調解鄰裡糾紛,他們熟悉社區裡的每個人,如果你遇到他們,他們會跟你打招呼,問你過得怎麼樣,或者他們會負責各種社區/公寓事務。
簡而言之,這似乎最有可能是「內部人」和「外部人」在某一社區入口的一場「戰鬥」。「內部人」穿藍衣,他們的工作是為社區服務,一些身穿藍色防護服的人可能是所在社區的居民代表,所以他們為社區說話。「外部人」「大白」是醫院派來的醫護人員,他們不關心任何社區;他們關心疫情的總體情況,並訪問每個社區。
在影片的最後,可以看到兩個大白躺在地上,被穿著藍色防護服的人毆打。被打的「大白」也可能是其他「大白」蜂擁而至的原因。也許這與隔離無關,他們只是想救自己人。
大多數美國人和其他西方人完全不知道中國許多城市正在實施的「清零」措施。所有的個人自由都不存在,而中共武斷地稱之為「中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國社會階層分化,中共對社會的控制令人難以置信,深入到普通中國公民的生活,甚至奪走普通中國人最基本的決定權,那些勇敢地反抗體制的人處境艱難!
從上述關於藍白衝突的影片猜測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中共政權的支持者所表現出的愉快而又冷漠的態度,他們毫不在意地接受,在共產中國所發生的這一切很正常。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804)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