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北京「全面違反」承諾 彭定康:香港令人心碎

【新視角看新聞】末代港督彭定康在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推出新書《香港日記》。北京近年「全面違反」1984年英中達成協議,香港情況「令人心碎」。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推出新書《香港日記》。日前,他在新書發布會上表示,北京全面違反了保證香港50年內享有「高度自治」的協議,香港的轉變「令人心碎」。

末代港督彭定康在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推出新書《香港日記》。6月20日,彭定康在倫敦外國記者協會召開新書發布會時表示,1984年英中達成協議,確保香港在1997年後的50年內享有「高度自治」,但北京近年「全面違反」承諾,香港情況「令人心碎」。

彭定康回憶,1985年提交給聯合國登記的《中英聯合聲明》中的「一國兩制」原則,本應保證香港「高度自治」,保護港人的生活方式、自由和法治。

彭定康說,「在1997年後的10年裡,事情沒有出現太嚴重的問題,但從那以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習近平和他的同僚對香港實際代表的東西感到害怕。」

彭定康認為,香港所代表的自由和香港公民意識的特點,對所有人都很重要。

彭定康說,「習近平的做法損害中國的中期和長遠利益,不僅是如何處理經濟問題,同時關係到中國在全球的軟實力,後者正在迅速消失。」

據悉,《香港日記》由企鵝蘭登書屋在香港回歸25周年到來之際出版,內容包含了彭定康在擔任末代港督5年中的日記,對香港回歸以來發生的事情的記述,以及彭定康對在當時和現今如何與中共打交道的思考。

彭定康在新書發布會上說,「我以為(中方)會遵守承諾的前景。我很遺憾它沒有。」

彭定康告訴美聯社,「我相信香港是一個偉大的城市,我希望它能再次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當一些在過去幾年裡流亡的人開始想回到回到香港時,我才相信情況有可能發生。」

彭定康表示,香港的人才近年來遷移到英國等地,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而且是在中國經濟面臨債務上升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彭定康說,「(中共)如果認為可以在沒有法治的情況下,依賴香港這個複雜的國際貿易中心,是不可能的。」

對最近香港新教科書中有關殖民地歷史的爭議問題,彭定康評述說,獨裁者可以焚書坑儒,但無法埋葬歷史。

就香港的發展歷史,彭定康說,「絕大多數情況下,香港是由難民或難民的後代占領的,他們都是來自大陸共產主義的殘暴行為。」

彭定康補充說,「占領的是難民,他們在英國殖民地找到了一個安全的避難所,他們把它變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城市之一,一個開放的社會,把經濟和政治自由融合到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程度。」

港府去年改革中學課程,新增「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香港《明報》和《南華早報》6月13日報導,多本公民科教科書強調1997之前,英國在香港只是實施殖民管治,「香港不曾是殖民地」,並把2019年「反送中」活動與境外勢力掛鉤。

對此,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吳叡人向美國之音表示,一個政府無可避免要為重大歷史事件定性,但是前提是過程必須開放,並取得社會的共識。

近日,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在全球高端生活指數排名中2022年較去年下跌兩名,位居第四。在高端生活指數全球成本最高的五大項目中,香港的住宅成本全球排名第二。而香港在2022年首季本地居民總收入方面,較上年同期下跌3.3%。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6月15日發布《2022年全球財富及生活報告》。在瑞士寶盛高端生活指數排名中,香港排名較去年下跌兩名,位居第四。上海蟬聯第一,倫敦和台北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報告指,經歷過去一年價格和供應的極端波動,商務艙機票、酒店套房及高級餐飲的價格已普遍反彈。儘管倫敦、杜拜和邁阿密的酒店房價飆升,但香港的酒店房價因嚴格的防疫措施而急劇下降。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中國研究策略師及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鄧啟志(Richard Tang)指出,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香港消費模式有所改變,影響高端消費產品的銷量,加上其它經濟體表現也優於香港,使得香港排名下降。

而在高端生活指數全球成本最高的五大項目中,香港的住宅成本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摩納哥;律師排名第三,威士忌排名第四,汽車和商務旅行排名第五。

2022年6月16日,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2022年第一季香港本地居民總收入(指香港居民通過從事各項經濟活動而賺取的總收入)及本地生產總值。以市價計算的香港本地居民總收入為7,014億港元(約89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跌3.3%。

統計處表示,扣除其間價格變動的影響後,2022年首季香港本地居民總收入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4.7%,本地生產總值在同季實質下跌4%。

此外,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表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排名由2021年的第七位回升至第五位,但較2019年的第二位仍然下跌。

2022年全球競爭力最高的是丹麥,其後依次為瑞士、新加坡、瑞典和香港。中國大陸2022年排名第17位,較去年下跌一位,IMD指,受清零防疫政策等因素影響,中國近年強勁的上升趨勢扭轉,經濟復甦乏力。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松、葉依帆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97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