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馬斯克星鏈助烏克蘭 中共為何擔心?

【新視角看新聞】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套裝幫助加強烏克蘭的互聯網網絡,對抗俄羅斯軍隊;北京的軍事規劃人員擔心,馬斯克的數千顆衛星恐被用來監視中國,甚至會被用來支持台灣。

馬斯克對烏克蘭的星鏈(Starlink)援助成為烏國抵禦俄羅斯的關鍵部份,此舉受到了西方國家的讚揚,但對中共來說,這卻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舉動。

在普京下令俄羅斯軍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官員擔心俄羅斯會切斷傳統互聯網,馬斯克於是決定支持基輔。

馬斯克宣布支持烏克蘭後不到48小時,他的商業火箭和衛星公司SpaceX就將一批星鏈衛星套裝送到了烏克蘭,幫助加強該國的互聯網網絡,對抗俄羅斯軍隊。

《金融時報》報道,專業太空技術研究集團「Orbital Gateway」創辦人布萊恩‧庫西奧(Blaine Curcio)指出,這在中國引起了極大的警覺,因為SpaceX和星鏈被認為是「美國太空軍事工業綜合體」的一個關鍵部份。

「星鏈」是SpaceX公司的一項衛星寛頻服務計劃,通過在地球上空的預定軌道部署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巨型衛星網陣、其中包括在近地軌道(low-earth orbit)部署的衛星,搭建一個覆蓋全球的互聯網服務網絡。

這項工作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完成,2020年已經開始在部份地區提供服務。

《金融時報》報道,北京的軍事規劃人員擔心,馬斯克的數千顆衛星恐被用來監視中國,更敏感的是,甚至會被用來支持台灣。

報道引述美中問題專家、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德克斯特‧羅伯茨(Dexter Roberts)的話說,與政府有關聯的軍事研究人員「非常清楚」星鏈「對中國(中共)構成威脅」。

羅伯茨說:「幾乎可以肯定,中國(中共)政府和軍方也有同樣的擔心。」

前美國國防官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認為,馬斯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向烏克蘭捐贈星鏈衛星,讓中國(中共)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近地軌道衛星在戰爭期間能夠「有效」地發揮幫助加強通信系統的「作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令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共或採取類似行動入侵台灣。星鏈計劃在烏克蘭的成功也吸引了台灣的關注。

台灣科技部長吳政忠2022年3月說,從俄烏戰爭來看,星鏈計劃幫了很大的忙,而這在台灣也會有落地機制。台灣會跟國際衛星系統合作。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告訴大紀元表示,馬斯克的「星鏈」已經被證明在烏克蘭發揮了大作用。

這個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星鏈」提供上網,可以看到的是,「星鏈」為電力及互聯網中斷的城市提供通信服務。另一個作用更引人注目,烏克蘭軍特種部隊「空中偵察」(Aerorozvidka)據說還利用「星鏈」衛星收集情報,對俄羅斯軍隊發動空襲。

李林一說:「那麼,如果台海發生戰爭,馬斯克介入並支持台灣的話,對於中共就會是一種威脅。所以,中共學者也有聲音說要做好準備擊落馬斯克的『星鏈』衛星。」

中國北京軍武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網絡軍事節目《軍武次位面》近期刊文指出,星鏈系統早在俄烏戰爭剛開始就為烏克蘭軍隊提供大量技術保障,憑藉上萬台終端設備,烏克蘭軍隊在戰場形勢感知和攻擊指揮效率上凌駕於俄羅斯軍隊。

由此可見,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與美軍高層在太空技術的合作早已開始,並間接讓俄羅斯軍隊吃了大虧」。

文章稱,「而中國(中共)未來面對的最關鍵一戰在難度係數上遠超俄烏戰爭,『星鏈』的威脅就更不容忽視。」

文章中表示,除了高效率全面通訊外,星鏈會利用對地高度運動導致的多普勒效應獲得全球導航能力,進而作為GPS系統被破壞時的補充。

星鏈本身有很大的升級潛質,完全可據美軍各部門需求進行改進,進而獲得高精度偵察導航能力,並由此將其全天候化。

在資訊化作戰時代,星鏈如果成熟也可能製造大量戰場迷霧,讓對方難以準確掌控終端資訊節點。如星鏈進一步升級,就可能搭載無人作戰設備,不祇能為戰區美軍提供支援,還會破壞他國航天器。

2021年12月,中共提交給聯合國一份報告,埋怨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接近中國太空站,導致中國太空站緊急避讓。這一指控引發小粉紅在社交媒體上大駡馬斯克。

馬斯克當時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則回應說,「太空極其廣闊浩瀚,而衛星非常的小……我們沒有阻擋任何人做任何事,我們也不期待這樣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共對SpaceX星鏈的批評愈演愈烈。

具體表現在,中共軍隊官方新聞網站中國軍網(China Military Online)5月的文章抨擊了SpaceX與美國軍方的深度聯繫(包括與美軍達成的商業合同),並抨擊星鏈「增強美軍作戰能力」。

隸屬中共軍隊的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Beijing Institute of Track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的分析師甚至呼籲中共的國防規劃人員,採用「軟殺傷與硬殺傷相結合的方式」,使部份星鏈衛星喪失功能,破壞網陣運行體系。

與此同時,銀河航天(GalaxySpace)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等中國民營初創企業和國有集團正加緊在近地軌道部署自己的衛星網陣,以與星鏈競爭。

儘管俄羅斯試圖切斷通信,烏克蘭士兵仍能利用SpaceX的星鏈服務來協調軍事行動並與家人保持聯繫。

星鏈衛星系統也正在幫助一支精銳烏克蘭無人機部隊摧毀俄羅斯的武器。該系統確保無人機團隊即使在互聯網停電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工作。

此外,儘管烏克蘭基礎設施遭到俄羅斯軍的猛烈轟炸,但星鏈能夠幫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與他的同胞直接溝通,並能使澤連斯基的講話在全世界被聽到。

馬斯克3月份在接受「商業內幕」母公司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集團CEO馬蒂亞斯‧多夫納(Mathias Döpfner)採訪時,被問及若星鏈衛星成為中俄攻擊目標是否會有潛在威脅;

馬斯克說,毀滅星鏈衛星將具有挑戰性;「如果你試圖毀滅星鏈,這並不容易,因為有2000顆衛星。」

馬斯克補充指出,「這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反衛星導彈。我希望我們不必對此進行測試,但我認為我們發射衛星的速度比它們(中俄)發射反衛星導彈的速度要快。」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98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