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報告被刪 中共高層博弈激烈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專家張文宏團隊在中共疾控中心屬下英文刊物上發表研究報告,文章被刪除。中共內部在動態清零和復工復產之間有分歧的。在媒體界、在黨政軍界,皆有異見。
上海專家張文宏、馬昕領銜的團隊最近在中共疾控中心屬下英文刊物上發表研究報告,揭示新冠病毒Omicron患者總體重症率為0.065%,非高危組重症率為零,被指衝擊當局動態清零政策。
文章被刪除。近期挺清零和保經濟的聲音也通過官方媒體釋放。觀察家指出,中共高層正發生激烈爭吵。
6月18日中共疾控中心英文刊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CHINA CDC WEEKLY)發表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和副院長馬昕領銜的團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22年3月22日至5月3日上海疫情爆發期間,在33,816名早期非重症Omicron感染者中,有22人進展為重症,總體重症率為0.065%,高危組重症率為0.238%,非高危組重症率為零。
目前流行的新冠變種病毒主要為Omicron變異株。醫學界普遍認為,Omicron病毒雖然容易傳播,但整體而言症狀較輕,導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顯少於之前各種變異株。
因此除中國外,世界各國陸續選擇「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而張文宏是中國醫界曾提議「與病毒共存」者。
6月21日美國前陸軍研究院病毒研究員林曉旭博士對大紀元表示,報告重新證實了國際上對於Omicron變種的共識,明確地否定了當局的極端清零政策。
大紀元記者發現,這份報告英文原文鏈接,至遲在北京時間6月22日中午已遭刪除。但大陸媒體相關報道並未刪除,微博上仍有網民分享有關報道。
6月22日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總編陳奎德對大紀元表示,疾控中心週報刪除這篇文章,顯然是受到壓力。
陳奎德認為,張文宏的報告說明,中國的民間,特別是上海的民間,對於清零政策已經是忍無可忍,到了臨界點。
陳奎德說,張文宏這個報告登出釋放民意有新覺醒的信號。「包括他們(張文宏)這些人本來都是非常規規矩矩地做自己的醫生。在高壓下,還是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沒有什麼恐懼了。
我想這是一個信號,中國社會已經開始走向和比前一段時間更加勇敢(時期),這是新的覺悟的表現。」
張文宏的報告再次點燃國內防疫路線爭論,有大陸網民慨嘆:「折騰了九十多天的上海,重症率為零!而上海普通人,因不能及時就醫,死亡率多少?」
但左派網民紛紛批評張文宏又在推銷共存論,認為超低重症率是全國醫護援滬的成果。
6月21日上海退休大學教師顧國平對大紀元表示,張文宏畢竟是美國留學回來的,他重視基礎研究,通過事實來說明問題。
「為什麼會遭網上很多人反感?因為這是受當局的影響,因為當局是動態清零的政策嘛,因為他跟當局的做法正好相違背。這就引起了官媒所組織的小粉紅們、被洗腦還沒有醒過來的這批人的反感、反對,就開始對他進行人身攻擊。」
顧國平認為張文宏發表研究報告這件事,有中央高層的內鬥因素在裡面。
顧國平說:「張文宏的這個觀點正好符合李中堂(李克強)的做法,那麼他就一會兒熱起來了,然後等一會兒又開始遭到反擊,又被打下去了。反正這個局現在還會持續下去,因為最終二十大還沒定局。」
2022年3月以來,上海、北京等多地疫情爆發,習近平拍板並堅持的清零封控政策對大陸經濟和民生造成重大衝擊。
5月25日中共總理李克強罕見召開有全國十萬名幹部參加的電話會議強調穩經濟。但6月8日習近平在四川考察時再強調動態清零不動搖。
6月22日悉尼科技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馮崇義向大紀元指出,李克強是務實派,他要復工,要把經濟搞上去。中共內部在動態清零和復工復產之間的確是有分歧的。在媒體界、在黨政軍界,都有不同的意見。
大陸業界早前也開始釋放信號呼應,海南航空、南方航空、中國國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宣布新的國際航班計劃。
6月15日《證券日報》報道表示,海南航空計劃於6月23日起復航重慶至羅馬往返直飛國際航線,這是疫情以來重慶地區恢復的首條洲際定期國際客運航線。
報道認為,停擺的出境遊業務讓聚焦出境遊的從業者苦不堪言,而國際航線的逐步恢復也讓出境遊迎來復甦的曙光。
6月21日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對大紀元表示,圍繞動態清零,政治局多數和全黨的核心意見不一致。現在事情實際上是在向著政治局多數意見方向走,因為李克強重新再抓經濟。
鄭旭光說,5月25日,李克強為救經濟開10萬人大會,是一個轉折點,當局對動態清零已經開始適當進行調整了。各地隱瞞報疫情數據,或者說不檢測,把疫情數據壓下來,實際上就是主動放棄了動態清零政策。
6月21日,李克強在河北省高碑店、涿州考察糧食生產和能源保供,雖然接連強調要以習近平思想為指導以及習近平核心「堅強領導」,但隻字不提動態清零。
陳奎德向大紀元指出,可以看得出來,李克強和過去是有相當的不同,「我認為他已經做到了自己這個角色能做到的極限,在中國那個體制下,你也不可能做什麼事情。
他現在能做這些事情說明有另外一股力量,(背後)還有可能有其他的大佬。他獲得了黨內的相當廣泛的支持,才能夠這樣硬氣,可以做成現在這樣。」
不過悉尼科技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馮崇義對大紀元表示,李克強不可能跟習分庭抗禮,李克強只是背鍋者。
「現在經濟出了非常大的問題,習近平讓李克強重新搞經濟,原來經濟事情都是劉鶴在做,沒有李克強的事。他現在讓李克強出來管經濟。如果搞好了,那就是我的功;你搞壞了,就拿你問罪。」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0998)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