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必成? 中國樓市細思極恐
【新視角看新聞】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樓市的泡沫被捅破,不只自身難以平穩發展,而且拉住中國經濟的後腿,亂象叢生,使中國樓市走向「黑洞」,製造更大的社會危機。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王赫,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文章。
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樓市的泡沫被捅破,不只自身難以「平穩健康發展」,而且拉住中國經濟的後腿,亂象叢生,醞釀著全社會性的危機。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份:
(一)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34億元,同比下跌4.0%;房屋新開工面積51,628萬平方米,下跌30.6%;房屋竣工面積23,362萬平方米,下跌15.3%。
(二)商品房銷售面積50,738萬平方米,同比下跌23.6%;商品房銷售額48,337億元,下跌31.5%(房價下跌);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5,4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5.0%。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0,404億元,同比下降25.8%。截至5月份,房地產銷售指數已連續11個月同比下跌,創中國商品房市場啟動以來的最長滑坡紀錄。
慘淡的業績表現,導致了不少房企債務違約。2021年恒大爆雷後,房地產行情急轉直下,中國上市房企50強中(14家國企,36家民企),債務違約合計15家(基本上都是民營房企,只有綠地控股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分類歸入國資),佔比30%。
2022年形勢持續惡化,目前至少已經有9家上市房企發表公告,因未能按期支付到期債券本金或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其中包括6月29日陽光100,5月12日融創中國等等。
6月22日,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房企碧桂園,財報顯示,總負債達到了1.65萬億元,僅次於恆大。碧桂園因此評級被穆迪下調,由高級無抵押改至「垃圾級」。
更嚴重的是,6月27日,據香港司法機構網站公告,一家海外機構已於香港高等法院向中國恒大集團提出清盤呈請。
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是要比一般的債務訴訟程度更為激烈,因為它基於對公司整體償債能力的不認可,直接訴求用一種類似於內地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的方式進行債務償付。
在恒大之前,2月的大發地產、5月的花樣年同樣也被提請清盤呈請,這使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前景更加顯得風雨飄搖。
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的數據,截至2021年末,中國房貸按揭餘額超過38萬億元,從2015年至2020年,居民槓桿率飈升,從40%增長至62%,居民槓桿率超過200%的城市達到20個。
而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經濟每況愈下;加上當局提出「房住不炒」強化調控,致使最近幾年「棄房斷供」「法拍屋」暴增。
根據特殊資產行業培訓與專業諮詢機構「上海為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數據,2021年全年,全國法拍房總掛拍金額達到了2.35萬億元。也就是說,從無到有,法拍房市場十年間已經成長為一個兩萬億級的大市場。
2022年「棄房斷供」「法拍屋」暴增到什麼程度則不好說,因為數據都被中共控制著。例如,2021年6月之後,阿里拍賣便不再公布法拍房的月報或週報;2022年3月後,阿里拍賣平台上不再直接顯示各地法拍房掛拍次數。
不過,2022開年,中央財經大學韓復齡教授在微博發帖說,四大銀行已經起訴了20萬斷供的房主。有網友問消息的真實性,韓復齡教授回答說是內部消息。
近期更有一則消息在推特上引起熱議:有網民披露,據銀行金融系統風控會議消息,全國所有斷供房近4,000萬套,法拍房超過1,000萬套。
真是石破天驚。
房地產已經開始崩盤了。
這則消息太具爆炸性,真假難以判斷,但聯繫到2022年經濟之惡劣,這則消息也就不是空穴來風了。
而「棄房斷供」也是非常可怕的事,對民眾來說,等於掉下懸崖。
2022年以來,叫停房地產稅試點,各地救市大招頻出。克而瑞統計,截至5月24日,全國累計放鬆樓市調控政策的城市增至134個,政策調控頻次達到223次。
但是,這輪救市行動的落地效果至今未見明顯起色,而各地政府的醜態卻畢露無遺。
舉例而言:
其一,「房票」。
2022年3月以來,至少15個城市拆遷不再補償現金,而是發房票,迫使拆遷戶只能再去買房,而新房價格往往高於補償價。
其二,公務員兼職賣房。
例如,2022年初,廣西玉林要求各地政府單位完成推銷8,000套房產的任務。能不能賣出樓直接關係到公務員的個人績效以及部門排名,未來升遷都要受到影響。
此外,玉林甚至買房「送工作」。根據已經推出的《玉林市關於加快人口進城若干政策措施》,當地負責向進城購房且未就業的新市民推薦3個以上就業崗位,薪酬不低於玉林最低工資標準。
其三,「惡意不買房」。
6月17日,山東青島市薛家島街道辦事處公布「關於做好促進居民購買新建商品房的通知」,要求截至6月底,每個合作社完成網簽不少於2個。
離奇的是,通知表示,「凡惡意不買房者,如查到銀行有巨額存款,一律提醒談話。」該項工作還將納入2022年度社區工作考核。「完不成的話,我們社區是要扣分的,社區書記也是有可能要被扣錢的。」
其四,一人購房全家幫。
天津市、江西贛州等13個城市推出新政策,明確直系親屬可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購房款以及償還按揭房貸。也就是鼓勵當地居民可以用公積金幫親人買房,或者提取更多公積金來買房和繳按揭房貸。
鑒於房地產業之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對中共而言,樓市注定是輸不起的。
但是,中共當局的僵硬政策是無法挽救房地產業的。
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仍然「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所謂「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不過是句虛話,把鍋都甩給地方了。
地方呢,則胡幹加蠻幹,製造著更大的社會危機。吞噬一切的「黑洞」,已經看得見了。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124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