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被美制裁 銀行拒開戶 商界保距離
【新視角看新聞】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因參與破壞香港人權及法制被美國制裁,彭博社7月5日報道說,沒有任何大亨直接捐助李家超的競選活動。
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因參與破壞香港人權及法制被美國制裁,銀行不敢為他開戶。港媒披露,李家超參選時只能收現金捐款,並購買幾台點鈔機數錢。
此外,彭博社7月5日報道說,沒有任何大亨直接捐助李家超的競選活動。有分析說,許多香港商界精英在美國擁有資產,他們已意識到為李家超參選活動冠名的後果。
香港《明報》7月4日報道,第六屆特首唯一參選人李家超的申報顯示,選舉總開支約為913萬港元,收到選舉捐贈約為1126萬港元。
捐款團體包括鄉議局、新界社團聯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及香港華菁會等,全部以現金支付。
彭博社7月5日報道說,前立法會議員、現任香港浸會大學政府學副教授陳家洛說,「以現金形式捐贈給受制裁的個人,會引起人們對無法追蹤資金軌跡和不合規行為的擔憂,並可能掩蓋資金的真正來源,這些資金甚至可能來自香港以外。」
陳家洛接著說,「一個候選人進行選舉活動,由於美國制裁,在沒有銀行服務的情況下拿錢和花錢,這是聞所未聞的。」
李家超申報文件顯示,購買三台點鈔機、三個保險箱和九趟現金轉運護送服務費合計花費了約63,765港元。
2020年8月,美國宣布制裁11名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時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等人均受到制裁,他們除了在美國的資產被凍結外,在美國有營運的任何銀行也可能凍結其資產,並且不能為其提供金融服務。
此前,林鄭月娥曾公開向外界訴苦,由於被美國制裁,沒有銀行敢為她開戶,她被迫每天花現金,家中已現金成堆。
在美國制裁令下,任何人向被制裁人提供「物質援助」都可能面臨潛在麻煩。彭博社說,李家超7月4日披露的申報文件表明,香港特首候選人的傳統捐助者,包括香港商業大亨,已經意識到被美國制裁的風險。
報道說,申報文件中最引人注目的細節之一是:沒有任何富豪為李家超參選活動捐款。而在以前的選舉中,特首候選人能從富商那裡籌集數百萬美元,超過1,000港元的捐款需要披露捐款人的姓名。
陳家洛表示,香港商界精英,其中許多人在美國擁有資產。他們無疑意識到為李家超參選活動冠名的後果,但也不敢得罪北京,要表忠誠就不得不「走鋼絲」。
因此,彭博社說,香港首富李嘉誠和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兆基以顧問身分加入競選活動。李兆基作為顧問加入了競選活動,而地產開發商信和置業則以527,500港元的價格租下了灣仔地區的競選辦公室。現任行會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個人向李家超捐贈了一批約值1.78萬元的口罩。
現年64歲的李家超擔任特首前曾在香港警隊任職30年,2017年7月,李家超退役後任保安局局長。2021年6月,李家超接任政務司司長。2022年4月6日,李家超辭任政務司司長並參加行政長官選舉,被認為是北京當局欽點的唯一參選人。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民主抗爭運動,超過200萬港人走上街頭抗議示威,遭到中共及港府暴力鎮壓,當時身為保安局局長的李家超配合中共及港府指令,鎮壓抗爭者。
中共國務院在6月時任命香港特區新政府26名主要官員,法廣引述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出,新班子是「武進文退」,但有所妥協,就是由已「漂白」五年、出身紀律部隊的前入境處長陳國基當二把手。
香港2019年發生大規模反送中運動後,中共拋出港區國安法箝制異議,美國對11名香港和北京官員祭出制裁。
這11人中有7人是香港政府成員,包括李家超本人、保安局長鄧炳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衛,以及現任政務司長的陳國基。
另外3名被制裁者為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前特首林鄭月娥,以及律政司司長鄭若驊。
被制裁的林鄭月娥曾說,由於銀行限制,她被迫以現金方式領薪。
林鄭在接受香港「有線新聞台」(i-CABLE News Channel)專訪時透露,自遭到美國制裁後,沒有銀行敢向她提供服務,她無法使用信用卡和行動支付,且由於沒有銀行戶頭,港府都只能用現金向她發放薪水,家中因而存有大量現金,在接下來搬離禮賓府時如何帶走和保存這大筆紙質現金林鄭將頭痛不已。
政經評論員利世民在接受大紀元《珍言真語》節目採訪時說:「我們就等待,看她(林鄭)往後的日子怎樣做人、怎麼生活。」
利世民形容林鄭是中共眼中「有用的笨蛋」(useful fool),指她既不是中共黨員,又不是「自己友」(與中共關係並不密切)。他說,林鄭從讀大學開始就是「有用的笨蛋」,當時香港有一大批「大中華膠」(真誠支持中國統一的民族主義者),以為自己一股熱血、為民為國,為了偉大的民族復興事業,但最後的客觀效果卻是在支撐中共政權。
利世民說,當「有用的笨蛋」失去用處的時候,就只剩下「笨蛋」兩個字了。
時事評論員季達表示,林鄭只是忠實的執行中共下達的命令而已,卸任後她哪都去不了,只能留在香港。但留在香港,香港人也討厭她、恨她,所以林鄭面臨著一個非常艱難的處境,這就是幫共產黨付出的代價。
時事評論員李慧玲在節目中指出,外界,尤其是商界,不熱衷加入新班子,反映現時的政府雖沒以前那麼難待,但面對制裁的風險不少,甚至會累及家人,故此他們加入政府仍是隱憂。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夏松、寧海鐘、葉依帆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138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