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國際香水巨頭 正與中國「分手」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極端防疫及限制政策,知名設計師香水製造商Inter Parfums正在與中國「分手」。國際企業越來越難以依靠「中國製造」。更多專家擔憂中共若再對長三角升級防控,後果恐不堪設想。
中共極端的防疫政策以及其它的限制政策,已使得國際企業越來越難以依靠「中國製造」。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知名設計師香水製造商Inter Parfums,已經受夠了中國的供應問題,正將中國供應轉為美國供應。
《華爾街日報》7月10日報道,近兩個月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設計師香水和古龍水在上海的一個倉庫裡無人問津,因為與Covid有關的封鎖,使工作人員無法進入倉庫。
對於Inter Parfums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讓‧馬達爾(Jean Madar)來說,因此而累計損失的銷售額,已驗證了他與中國「分手」決定是正確的。
《華爾街日報》援引馬達爾的話說:「儘管中國的價格便宜得多,但我們還是要這麼做」。
馬達爾表示,當你有更便宜的部件但卻無法得到它們時,那有什麼好處?
這家總部設在紐約的香水商,是將業務從中國和其它國家轉移到美國的公司之一。
疫情大流行和隨之而來的全球供應鏈崩潰,使企業重新思考低成本進口。麥肯錫諮詢公司(McKinsey & Co.)調查的供應鏈高管中,近20%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將部分產品遷移到一個鄰近國家,這個調查數字是一年前的兩倍。
超過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同一時期在附近國家所增加的供應商,高於一年前的15%。 這份調查研究樣本是3月28日至4月29日期間接受調查的113名受訪者,其中包括半導體製造商、鋼鐵生產商和汽車電池製造商。
《華爾街日報》援引麥肯錫製造業和供應鏈專家丹尼爾‧斯萬(Daniel Swan)的話說:「等式已經改變。」
由Inter Parfums所生產Oscar de la Renta、Jimmy Choo和其它品牌的香水,所創年收入接近10億美元。
馬達爾說,Inter Parfums正在將其大量「合同製造」永久地從中國和其它國家轉移到美國,製造將在美國銷售的產品。
該公司同時將與美國供應商的合同增加了一倍;現在近70%的組件來自美國供應商,而不是依賴中國的玻璃、金屬和泵供應商。
這個轉移過程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大約70%的灌裝和組裝業務在美國進行,遠遠高於一年前的30%。該公司計劃到2024年,會將所有這些業務都移轉至美國。
馬達爾說,即使上海重新開放,海運費從高峰期退下來,對中國的依賴所帶來的後果,也已經促使Inter Parfums領導層相信,不可能再回到現狀了。
「看起來就像,當你有了瓶子,你就缺少瓶蓋,當你有了瓶蓋,你就缺少了香水泵。」馬達爾指出:「物流已變得不可能。」
Inter Parfums在美國的合同製造商之一「Voyant Beauty」的商業開發主管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s)說:「供應鏈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他表示「在供應鏈領域工作了二十多年,我從未見過如此迅速的轉變。」
馬達爾說,改為美國供應是永久性的,即使在通貨膨脹加劇的情況下,一瓶50美元或100美元的香水,也有足夠的利潤來吸收優先考慮可靠供應進而所產生的較高費用。
但Inter Parfums的一些美國供應商,則對於該公司是否永不再返中國持謹慎態度。
中共極端的防疫措施以及去年的限電政策引發的電荒,給在華外企帶來了巨大衝擊。《華爾街日報》5月21日的文章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告知其部分代工廠商,希望在中國以外地區增加產量。
《華爾街日報》說,作為美國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公司已加強在中國以外生產的任何行動,並且都可能影響到其它西方公司的決議。這些公司一直在考慮,如何減少對中國製造或關鍵材料的依賴。今年,北京不肯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在中國大多城市進行COVID-19清零封鎖,更是加強了西方公司的這種考慮。
根據大紀元記者夏松7月4日報道,中共堅持「清零政策」看似失效,泗縣疫情蔓延,安徽及鄰省12個城市爆發本土疫情。外界擔憂中共清零政策破壞長三角經濟,將進而波及到太陽能電池板、藥品及半導體芯片全球供應鏈。
僅在一週內,長三角地區的安徽合肥、宿州、蚌埠、淮北,江蘇徐州、南京、無錫、鹽城、蘇州、淮安,與浙江杭州、金華等3省12市通報本土疫情。其中,安徽宿州靈璧縣、蚌埠固鎮,江蘇南京、徐州、無錫、淮安等地疫情與泗縣有關。
另據中共衛健委數據,單就7月3日一日,大陸新增41例本土確診及339例本土無症狀感染,分布在安徽、江蘇、山東、上海、福建、廣東、遼寧、陝西、浙江、四川等10個省份。
中共清零政策所形成的連鎖反應,不僅引發人道災難,也重挫中國經濟、危害供應鏈,殃及世界經濟。
泗縣疫情蔓延後,所引起外界的憂慮是,中共剛放鬆對上海的嚴厲管制,下一步是否會對長三角再次「清零」?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
路透社7月4日報導說,長三角製造業中心無錫市,7月2日報告了42例無症狀感染後,當局翌日下令停止公眾場所各類營業,餐館堂吃暫停,民眾居家辦公,非必要不離開。同日,徐州發現13例陽性後,市民也是非必要不離開。
安徽靈璧縣7月1日也進行了封城管控,要求居民不得離家,除非外出接受強檢。此外,小商品出口重鎮義烏在過去一週報告3例感染後,取消了所有飛往北京的航班。
彭博社7月4日報導說,新一輪疫情可能蔓延到中國最具經濟意義的長三角地區,當局正試圖清零這場新疫情,進而波及到全球供應鏈。
報道中說,江蘇有全球超過1/3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能力,而且還集中了太陽能電池和硅片的主要生產商。長三角也集中了iPhone和Mac筆記本電腦部件、半導體芯片的主要製造商,也是製藥商和電子商務業務的所在地。
而一些製造商還沒從上海疫情中恢復正常。
報道稱,截止到目前,新疫情中心只是個小縣城(泗縣),當局還沒有在主要地區實施封鎖,但任何限制升級都有可能波及全球。
自上海7月1宣布解除兩個月來的封城措施,嚴厲封控措施進一步嚴重打擊了工業產出和消費支出。中國今年4月的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中共一旦對長三角升級防控,後果恐不堪設想。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夏松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1535)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