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控重創經濟 企業主焦慮看病激增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第二季度GDP可能出現了萎縮,因為中共在幾個方面拚命提振遭受重創的經濟。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0.4%,這是有官方記錄以來第二弱的季度增長。
與官方報告相反,中國第二季度GDP可能出現了萎縮,因為人們看到,中共在幾個方面拚命提升遭受重創的經濟。
北京宣布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0.4%,這是有官方記錄以來第二弱的季度增長。
但非官方數據顯示的情況更差。中國十幾個城市因新冠疫情封控所造成的影響、消費者支出的疲弱,以及對外國商品需求的減少,這些都表明經濟正在萎縮。這將是自2020年病毒大流行開始以來的首個季度收縮。
彭博社引用了多個關於經濟活動的替代性非官方數據,表明第二季度的增長遠不如中共所報告的那樣有力。例如國內航班減少。
美國調查機構「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提供關於中國經濟的替代性經濟指標,其調查的中國企業表示,由於第二季度持續的封鎖,消費者活動和需求減弱。
消費者支出也比去年疲弱。包括Nike(耐克)在內的多家外國零售和消費品公司報告稱,銷售額下降。彭博社利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計算出,2022年第二季度汽車銷量下降超過10%。
所有跡象都表明經濟非常疲弱。
當然,中共永遠不會報告季度GDP收縮,這對士氣非常不利。
中共堅持2022年GDP達到5.5%的年增長,考慮到第二季度的GDP表現,這一目標幾乎不可能實現。儘管如此,在過去幾個月裡,李克強總理一直在全國巡視,呼籲各地方政府努力擴大經濟增長。
2022年對中國來說是關鍵的一年。中共總書記、中國實際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在2022年秋天舉行的二十大上獲得新的中共領導人任期。最近幾週,中共官方媒體對習及其政策大加讚揚。北京方面堅稱,在尋求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將繼續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
根據長城證券的數據,中國地方政府6月份發行了創紀錄的1.9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合2,900億美元)的債券,同比增長超過140%。中共一直以高於計劃的速度發行債券。長城證券發現,僅在2022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全年3.65萬億專項債券配額中,超過93%已發行。
這些債務的大部分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這將具有提供臨時就業、為政府創造持續收入的雙重目的,此舉將大大抵消因疫情封鎖、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退稅和房地產銷售低迷所造成的收入損失。
2022年的配額幾乎已滿,北京正在考慮允許地方政府利用明年的計劃配額發行更多債券。彭博社報道稱,財政部正在評估允許在2022年下半年發行高達1.5萬億元(2,200億美元)的特別債券。
這將是第一次如此早地提出此類債券的發行,這表明,中國經濟的狀況比最初設想的還要差,北京方面迫切希望填補增長的不足。
中共的中央計劃經濟,每年都允許發行一定數額的債券,以支持當年的財政收入預算。
但同樣的舊手法可能不管用了。社會動蕩破壞了中共對經濟的控制,中共救經濟的願望變得越來越迫切。
7月,有報道稱,由於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無力完成新樓的建設,置業者拒絕供樓,這一現象已經蔓延到中國約100座城市。幾個城市的置業者舉行了抗議活動。7月,一段影片在網上瘋傳,影片中抗議者被政府僱用的白衣人毆打。
房地產是中共一直努力管控的行業之一,許多大型房企都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困境。
為了提高消費者信心,中共還宣布將開始向外出用膳的消費者提供「消費券」,中共將通過市政府發放一些可以在餐館和其它場所消費的現金券,這是絕望經濟形勢下的絕望之舉。
近兩年來,在中共強制「清零」防控政策下,衝擊大陸經濟,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倒閉。在這種壓力下,造成許多老闆精神崩潰。有大陸精神科醫生透露,深圳有許多中小企業老闆湧入精神科求助,該院門診量多了一倍。
7月11日,大陸微信公眾號「每日人物」題為「焦慮、抑鬱、睡不著…疫情下,深圳老闆湧入精神科」的長文,描述了疫情以來,深圳企業老闆患上各類精神疾病,到深圳唯一的一家三級甲等精神疾病專科醫院康寧醫院就診。
據報,疫情之後,康寧醫院多出了許多中小企業老闆的身影。該院成立42年,其精神心理科下,設立了睡眠障礙、焦慮障礙、抑鬱障礙等門診,正好與這些前來醫院求助的企業老闆們的症狀相一樣——焦慮、抑鬱、睡不著。
2022年2月深圳統計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數量超過250萬家。在康寧醫院的一次調查中,發現深圳市居民各類精神疾病加重。而疫情放大了這種壓力。
文章採訪了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精神病研究室主任王永軍,近兩年來,他接診了許多焦慮的老闆們。從2020年疫情後,他明顯感覺到該院的門診量越來越大。幾乎都是因為疫情、國際貿易的原因,生意一落千丈而產生焦慮。
目前,上述文章在大陸網站已經被刪除。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在2020年疫情期間,大陸一共倒閉了46萬家企業。2021年截止到9月底全國有8億人負債,50萬家公司倒閉(100家電商企業倒閉,超32萬家中小企業註銷)。
2022年以來,大陸各地紛紛封城、企業被迫停工停產。隨後互聯網企業接連傳出大規模裁員潮和中小企業倒閉潮,或迎來大規模失業潮。同時,也加速外資企業撤出中國。
5月初有份針對上海中小企業家經營信心的電話調查結果顯示,有89%受訪企業已失去經營信心或準備關門。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欄作家Fan Yu撰文/原泉編譯。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189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