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高官專家壯年猝死 中國疫苗界疑有黑幕
【新視角看新聞】近兩年在中國的疫苗相關領域,有多位重要人員在50歲左右突然死亡,有鑒於中國疫苗產業背後的重重黑幕,每一宗死亡都引發大量的聯想。
根據中國遼寧省地方官媒《大連日報》7月25日報道,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曾兵,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7月23日晚去世,年僅52歲,曾兵於6月24日才接任此職務,上任時間不到一個月。
曾兵在大連市的職務只是「掛職」,曾兵還有另一個身分——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新聞發言人以及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醫藥集團簡稱國藥集團,就是COVID-19國藥疫苗的研發者。
曾兵將近30年的工作履歷都與醫藥有關係,2020年9月,曾兵曾帶隊赴南美洲秘魯,進行中共病毒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
中國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政府事務中心 高級經理曹曉斌,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17日去世,而且年紀更輕,年僅45歲。
曹曉斌畢業於中國疾控中心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經網民搜索出,曹曉斌的研究生導師不是別人,正是當紅的中共御用防疫專家、中國疾控中心 流行病學 首席專家吳尊友;曹曉斌及吳尊友兩人曾經在中國疾控中心共事,而且合作過多篇論文。
曹曉斌去世前兩週,另一家上市企業剛剛發布2021年報,年報顯示,這家上市企業2021年度利潤暴增,主要增量來自於上市企業投資的疫苗廠商科興中維。
有投資者按照相關的股權比例粗略推算,科興疫苗2021年度淨賺超過900億元人民幣,大約133億美元。
曹曉斌的死亡,與曹曉斌背後的當紅專家以及暴利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的關係,網民做出了種種聯想與猜測。
第三位去世的是一位與科興合作的外國科學家;中國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inovac)在印尼進行疫苗試驗的首席科學家巴夏亞爾(Novilia Sjafri Bachtiar)於221年7月7日死亡,年僅52歲。
印尼國家企業部長托希爾(Erick Thohir)在Instagram上公佈了這一消息,但托希爾沒有披露巴夏亞爾的死因,托希爾表示,巴夏亞爾是生物製藥公司數十項臨床試驗的首席科學家和負責人,包括與科興合作的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
路透社援引印尼媒體的話說,巴夏亞爾是根據中共病毒的處理協議被埋葬,報道還說,接種科興疫苗的衛生工作者感染和死亡,增加了當地人對科興疫苗有效性的質疑。
中國醫學科學院 病原生物學研究所 研究員趙振東教授,於2020年9月17日在北京死亡,年僅53歲,令人奇怪的是,官媒過了兩三個月後才披露這一則消息。
澎湃新聞2020年12月2日說,趙振東到外地參加學術會議,晚上返回北京後,突然倒在首都機場的航站樓,次日淩晨即去世,。報道表示,趙振東是因連續工作的「過勞」死,死亡前三個小時,趙振東在外地機場時還與學生們聯繫,即事先沒有徵兆。
2020年中共病毒爆發後,趙振東受中共國家衛健委委託,擔任中共國務院相關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支持組組長,負責給中國五條技術路線的12個研發單位出主意。
目前已知第一位死亡的疫苗研發專家最為神祕,是中共軍方微生物流行病專家周育森;周育森於2020年5月死亡,周育森曾經屢獲殊榮,但是中共官方對於周育森的死亡沒有任何報道,更不用說悼念,只是事後在相關的論文中將周育森的名字列為「死者」。
澳洲主流媒體《澳洲人》(The Australian)2021年6月報道,周育森早在2020年2月24日已申請了COVID-19疫苗的專利,此前五個星期,中共剛剛承認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界衛生組織甚至還沒有宣佈大流行,周育森卻已經研發出疫苗。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周育森在申請疫苗專利三個月後,突然神祕死亡,報道表示,這件事也是美國總統下令進行調查的一部分。
對於這些人的突然死亡,中國問題專家夏一凡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官方的說法完全不能相信,這麼多人在年富力強時突然死亡,而且都集中在與「COVID-19疫苗」相關連的企事業,不排除有「被滅口」的可能性,因為疫苗的背後涉及到巨大的利益爭鬥與權力爭鬥。
疫苗是中國的一項龐大的產業,根據中共國家衛健委6月28日通報,中國的中共病毒疫苗接種已經超過34億劑次,這還不包括輸出海外的。
科興生物2021年報顯示,2021年總營收近194億美元,同比激增約37倍,稅前利潤約176億美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近85億美元,除了科興疫苗外,中國還有國藥疫苗以及康希諾疫苗等。
在極權國家,利益的分配往往與權力密不可分,2021年5月,中共成立了一個新機構——國家疾控局,2022年2月當局下發通知,明確國家疾控局為副部級單位,由中共國家衛健委負責管理,但是,衛健委下屬的中國疾控中心究竟歸誰管理,一直存在爭議。
官媒《新京報》稱,到2022年7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召開大會並明確新的定位,由原來的衛健委管理改為由國家疾控局管理,相關的部門、人員與配置因此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用14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一次機構的調整與相關權力的變更。
此外,中國產疫苗的效力屢屢受到質疑,2022年5月,中國網絡上傳出兩封公開信,多省民眾指控在接種國產疫苗後罹患白血病,目前已統計上千例。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易凡、王佳宜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42159)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