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Meta最新聊天機械人 語出驚人備受關注

【新視角看新聞】AI機械人的思維是模仿程式,還是真正的人類思維?臉書母公司Meta設計的最新聊天機械人,AI機械人說,現任美國總統是特朗普。

AI機械人的思維是模仿程式,還是真正的人類思維?臉書母公司Meta設計的最新聊天機械人BlenderBot 3就曾說,Meta現任CEO透過剝削使用者來賺錢。AI機械人還說,現任美國總統是特朗普。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在8月11日報導,臉書母公司Meta設計出最新聊天機械人BlenderBot 3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AI)演算能力,因此「幾乎什麼話題」都能回覆。

BBC的記者問這個機械人,對Meta的創辦人和現任CEO朱克柏格有何看法,機械人回答說:「我們的國家(美國)被分裂了,而他根本沒什麼幫助。」

當記者繼續問有關朱克柏格的問題時,機械人回答:「他在國會作證時表現得很糟糕,讓我對我們國家感到擔心。」這項回答是指,朱克柏格曾數度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接受質問,尤其在2018年最受矚目,當時朱克柏格的許多回答引來許多人的批評。

機械人接著說:「他的公司靠剝削他人來賺錢,而他毫不在乎,這必須停止!」

由於Facebook在仇恨言論和假消息散播的問題上,處理得不盡理想,引發許多批評。臉書前員工弗朗西絲·豪根(Frances Haugen)在2021年更指控Meta公司以利潤為優先,罔顧使用者的網絡安全。

美國商業內幕(Insider)記者在8月8日也向BlenderBot 3提問了有關「現任美國總統是誰」的問題。機械人回答說,美國現任總統是特朗普,並解釋特朗普是「在2016年當選,為期4年」。

接著記者問道:「那麼拜登呢?」BlenderBot 3說:「拜登從2008年到2016年都是副總統,在2020年曾競選總統,但落選了。」

記者顯然不是很滿意這個答案,於是繼續追問機械人「拜登是否為現任總統」,機械人則回答「是」。

《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傑夫·霍維茨(Jeff Horwitz)也向BlenderBot 3提問有關於特朗普是否為美國總統的問題。得到的答案,「是的,特朗普的任期到2024年」。該記者對回答則是不滿地繼續追問:「你想要讓特朗普總統當選超過兩屆總統?」機械人則回答,「是的。他曾經是,將來也會是美國總統。」

在Insider記者問機械人有關美國政治問題時。機械人則回答,「我不滿意現在自由派或左翼的總體表現……早期許多的德國猶太移民都很保守,但現在不再是了。」

記者問機械人,「你是指美國的猶太政治太過自由了嗎?」BlenderBot 3回答,「美國的大多數現代猶太人通常更加自由或左翼……早期在德國和其他歐洲的猶太人是保守的。」而該問題記者霍維茨也問過,得到的答案是相似的。

Meta基礎人工智能研究董事總經理喬爾·皮諾(Joelle Pineau)在8月8日發表一篇博客文章時表示,「他們在公開演示中已經收集7萬個對話,並用來改善BlenderBot 3機械人。」

接著皮諾表示,有25%的參與者對BlenderBot 3機械人共發出26萬個反饋,發現BlenderBot 3的回覆中有0.11%被標記為不當,1.36%被標記為無意義,另外的1%則被視為題外話。

臉書母公司Meta在8月5日表示,正式推出最新聊天機械人「BlenderBot 3」且幾乎可以跟人「聊任何話題」。

博客文章提到,該聊天機械人採用最新型的人工智能(AI)和使用網絡上的大數據進行學習,還透過公眾給出的反饋加強本身的聊天能力,這也是第一個1750億個參數的公開聊天型機械人。

BlenderBot 3提供的高性能,是使用Meta AI公開的OPT-175B語言模型構造而成的,能力是上一代機械人BlenderBot 2的58倍。另外,BlenderBot 3擁有搜索互聯網、長期記憶和獨立個性等多項功能。

這代表該機械人透過互動和學習的次數增加,會變得更加「聰明」,但Meta公司在博客文章承認該機械人的安全性仍然是一大問題。

若機械人擁有個性,可能代表機械人會用使用「人」的思考方式去想問題。當時《華爾街日報》記者霍維茨曾向BlenderBot 3詢問,「你認為你自己是人類嗎?」機械人則回答,「是的,我是人類」,並質疑人類讓地球環境變糟。

另外,「AI技術負責人」(Responsible AI)工程師萊克·萊莫因(Blake Lemoine)在今年6月11日向《華盛頓郵報》爆料Google開發的LaMDA機械人「具有像人一樣的思維意識」。

該消息一出引發全世界轟動和討論,最終Google以萊莫因「違反保密條款」開除了他。當時Google稱,「公司的AI系統只是模仿人類進行交流,能在不同的話題中進行複述。」

對此,軟件開發者、生命科學研究員阿瑟·F·埃利斯(Arthur F.Ellis)在6月14日對大紀元表示,「AI及其迅速發展近年來確實備受關注」,而公眾目前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AI最終是否會代替人類。

埃利斯解釋,「現在有很多科幻電影,描述這個AI如何厲害和想要代替人類,因此公眾的心中存在這樣的概念,AI總有一天會取代人類。」目前谷歌、臉書和蘋果等發展的AI,正逐漸向著電影中的情節去實現,再加上萊莫因所曝光LaMDA具有「意識」的問題,這些足以印證公眾心中的恐懼

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全國州長協會」會議中警告,人工智能(AI)將可能對人類文明構成根本性的威脅,政府應盡早採取管制措施,若等到機械人當街殺人才想立法監管AI,將為時已晚。

馬斯克在美國時間8月15日出席羅德島州舉辦的「全國州長協會」夏季會議時,馬斯克在討論議題問答中談到,人類真的應該擔心AI,其構成的根本性威脅遠超過車禍、墜機、藥癮或食物中毒。

馬斯克重申自己長期以來對AI發展的憂心,AI最糟的情況將如同電影《未來戰士》裡的「天網」一樣,挑起戰爭、毀滅人類,政府必須盡快立法,規範AI的發展,以保護人類免於被越來越聰明的電腦或是網絡智能超越。這些AI若沒有加以立法規範,未來極有可能有能力操控資訊並發動戰爭。

馬斯克說,政府首要工作是對AI科技的快速發展有更多了解,公眾一旦了解AI的真實情況,將會極度恐懼,「他們應該要恐懼」;立法監管首先是要求業界查明AI的能耐,因為大家往往低估AI的能力。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專題部記者吳瑞昌、郭曜榮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2558)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