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以民掩軍持續擾台 中共無人機終遭擊落

【新視角看新聞】台灣國防部在最新版的《中共軍力報告書》提到,中共用搭配民用航空器與無人機的「以民掩軍」方式侵擾台灣,增強製造「灰色地帶」的衝突。

台灣國防部8月31日,送交給立法院《111年(2022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新增「非軍事行動」章節,說明中國(共)利用民用航空器、無人機或探空氣球,侵擾台灣外離島及本島,進行監偵、侵擾,更透過科研單位海釣船、海測船等「以民掩軍」方式,加強台海周邊戰場經營;海上民兵也配合中國(共)海軍、海警部隊從事聯合訓練,增加台灣海巡兵力的應對負荷。

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9月1日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的無人機、抽沙船、海警船,包括它的軍艦軍機在周邊的海域、周邊空域的活動都算是灰色地帶。

「無人機也是一樣,它雖然沒有發射火炮。這個算是灰色地帶,就是逐漸地蠶食、侵吞,壓縮我們的戰略縱深,壓縮我們的戰略預警的時間。」

中央社報道,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表示,9月1日中午12時,發現不明民用空拍機一架進入獅嶼限制水域上空。駐守部隊依程序應變,示警驅離無效後,即行防衛射擊、予以擊落。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2日訪台後,中共8月份已出動約29架次無人機騷擾金門,駐金門台軍遭外界質疑軟弱。

蔡英文總統8月30日赴澎湖空軍、防空連、雷達中隊、海軍146艦隊,並指出:「敵軍越是挑釁,我們越要冷靜。我們不會讓對岸有不當的藉口來製造衝突,我們不會挑起戰端,我們自我克制,但不表示我們不會反制。我已經下令國防部適時採取必要而且強力的反制措施,捍衛國家領空安全。」

台灣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發言人張榮順少將指出,8月30日及31日,多處地區出現民用無人機,並且遭到驅離。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總編陳奎德9月1日對大紀元表示,台灣這次反應對了,把中共的無人機用實彈驅除,要做回擊。

「因為天助自助者。像俄烏戰爭一樣,如果烏克蘭沒有表現出拚死決戰的決心,國際社會是不會有這麼高昂的支持度的。而台灣如果不表現出堅決反抗中共侵略的意志、決心和能力,美國也好、日本也好、澳大利亞也好,也不會很堅定地介入這個戰爭。」

台灣資深軍事評論家亓樂義表示,中共近期的軍事行動,就是接續了8月初的高強度的演練,希望能夠打破海峽的中線,把台灣的防衛縱深壓到最小的範圍。

不過亓樂義認為,中共沒有餘力去真正挑起戰爭。因為馬上就進入二十大,中共當局要去營造所謂好的環境,至少不能讓美國真正想要做些什麼,如果這個時候出事,二十大就不用開了。

亓樂義也認為,中共沒有能力全面侵犯台灣,因為它的軍隊現在正處於整個訓練的轉型階段,整個軍隊改革還在陸續地到位。

台灣資深軍事評論家亓樂義9月1日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對金門主要是用無人機,侵入領空,還拍照軍事的設施,這是很明顯的威懾,台灣國防部在驅離不退之下,用實彈擊落無人機,符合國際的規範。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8月29日曾說,「中國的無人機到中國的領土上去飛一飛,我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在台軍首次以實彈射擊驅離中共的無人機後,趙立堅8月31日在記者會反咬一口表示,「台灣當局渲染緊張氣氛,沒有任何意義」。

白宮國安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被問及台灣擊落一架據信來自中國的民用無人機,在過去幾天台灣對這些飛越台灣控制島嶼的無人機鳴槍示警,美國軍方是否知道這些無人機來自哪裡,這些事態發展是否是中共軍事活動增加的一部分。

柯比首先聲明:「我們支持台灣自衛的權利和能力,這就是《台灣關係法》的意義所在。美國將繼續幫助他們自衛。」

柯比提到這些報告屬於誤判風險、增加衝突風險的行為,且沒有人從衝突中受益,這些都是一直在談論的內容。「我們早就說過,我們不希望看到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且不是通過武力(去改變現狀)。你可以看到中國(中共)通過飛越海峽中線,通過派遣無人機在台灣海峽和台灣島嶼周圍飛行以改變現狀的行為。」

柯比表示,這是中共想要的現狀,且這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將繼續確保台灣能夠自衛,美國將繼續通過台灣海峽航行。」

柯比提到上週末兩艘美艦穿越台海,但沒有透露下一次美艦過境台海的時間,但他強調美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航行和飛行。

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目前對於兩岸關係還是要料敵從寬。因為當初在抗美援朝時中共那麼弱,說打就去打美國。軍事的東西說打就打的。這不是能力的問題,是它的企圖的問題,它內部如果是有動亂,權力不穩,會對外用兵來解決內部的問題,那很容易會爆發戰爭。現在也是這個狀況。

「(中共)它吃定台灣不開第一槍,就步步進逼,所以台灣現在如果以退卻來換取和平,這不是根本之道,不是務實之道。只是治標,沒有治本。」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夏雨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2824)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