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銀行房貸慘況 房企死水恐低價成國有?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民眾購房意願大幅下降。陸媒9月6日報道,2022年上半年,中共6大國有銀行的新增個人住房貸款額度,僅為2021年同期1/3左右,創歷史新低。
中國民眾購房意願大幅下降。陸媒9月6日報道,2022年上半年,中共6大國有銀行的新增個人住房貸款額度,僅為2021年同期1/3左右,創歷史新低,而中型銀行更是降到1/8左右。
分析說,這顯示,房地產泡沫破裂,市場將大規模萎縮;而寒冬無盡頭,很多業內人士尋求轉型;政府則會利用房企資金鏈斷裂的契機,讓國資低價脅迫收購民營房企。
據陸媒「第一財經」9月6日報道,人們買房意願很低,不僅體現在一手房、二手房成交數據上,也出現在銀行財務報表中。
根據上市銀行中報統計發現,2022上半年,6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僅為2021同期新增額的36%,創下新低。
2022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合計26.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與期初(2022年初,下同)相比,僅新增4479.6億元,而2021年同期的新增額為1.3萬億元。
報道說,中型銀行數據更糟。13家披露了個人住房貸款數據的股份行、區域性銀行,上半年僅新增596億元,是2021年同期新增額的13%。
股份行中,個人住房貸款規模最大的招商銀行上半年僅新增135.7億元,增幅1%,而過去5年中,該行半年度新增住房貸款多則千億,少則400億,2022年上半年增量創下新低。
從增幅來看,六大國有大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餘額與期初相比,增幅均不超過3%,其中,建行、工行、農行、中行增幅低於2%,郵儲銀行、交行增幅在2.7%左右。農行新增住房貸款超千億,達1022億元,其餘5家銀行新增額均在千億元以下。
銀行房貸創新低,表明居民買房意願大幅下降,房地產市場低迷,也會持續加深房市危機。原中國資深媒體人、現正創業的黃金秋今天向大紀元記者表示,房市已不可持續了。
黃金秋說,從價格上講,房市拐點到了,經過二十多年發展,高房價已達不可持續狀態。從老百姓角度看,這幾年疫情也沒有多少收入,老百姓變得很窮,更無力購買。
黃金秋還表示,政府不讓房企降價,房子不能及時賣出就無法變現,導致資金鏈斷掉,房企要麼破產、要麼向政府求救。
「地方政府可以派國資去收購這些民企資產,廉價收購,或是廉價拍賣,政府就搶劫了這些民企的資產」,黃金秋說,「把民企變為國有,這也是國進民退,民企『合法』的國有化了。」
一位上海房地產業內人士今天向大紀元表示,6大國有銀行都那麼糟糕,股份制銀行、區域性銀行上半年貸款更就慘不忍睹。而且,北上廣深很多人其實不看好地產,「我們拿的地也不多,現在裁員也很多」。
黃金秋表示,現在地產不保值,尤其是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降價很厲害,「我們都希望拿一二線城市地皮,現在拿地會更嚴格挑選,不會貿然拿」。
一線二線城市地比較少,但不拿地、不儲存地,房企會馬上極度萎縮,整個生命線會停止。「所以,最近大家都在裁員,我們又開始瘋狂裁員。」黃金秋說,「大家都覺得這是很危險的行業,都在走下坡路,都在尋求轉型。」
很多人想往商業地產方向走,但疫情封控影響該行業發展。黃金秋說,「像一線城市,上海的商業空置率很高,這個又是一個死因。大家現在在摸索,到底該怎麼走。」
這位業內人士還表示,看不出房市有止跌的可能,現在還是寒冬。黃金秋說,「地產本來就是泡沫經濟,不是實體經濟,是個投資類產品,而且供大於求,住房變成了投資、投機行為。」
時事評論員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國房地產泡沫破了,漫長的冬天到來了,過去「買房致富」的神話粉碎了。
王赫說,「經濟形勢不好嚴重限制了剛需,而剛需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比重大概也就三成左右,更多的是投機或投資者,現在都被套住了。未來一段時間內也沒什麼人敢來炒房了,因此,房地產市場會大規模萎縮,可能降到去年規模的一半以下。」
王赫說,「一句話,中國房地產現在需要轉型,全面、系統地『二次房改』,搞好頂層設計。但是,當局還不願意承認這個現實,還在扶持房地產,目的是維持經濟,愚不可及。」
據《財富》雜誌的報道,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榮譽教授羅伯特‧艾利柏(Robert Z. Aliber)說:「中國經濟正撞上了一堵高牆。」
艾利柏說,過去15年來,中國每年新建1,000萬套住房。這些項目的支出占中國GDP的10%。然而,由於低出生率和農村人口停止流入,中國城市的人口將開始下降。可預見的結果是,房市價格將崩潰。
隨著未售出的住房不斷增加,銀行將要求開發商償還貸款,開發商開始停止向地方政府購買土地,導致地方政府的收入急劇下降。建築業低迷,也將影響水泥、鋼筋、玻璃,以及所有相關材料的銷量。
艾利柏預測,中國可能會陷入「持續8年或10年的衰退」。他預測,GDP增長將很難超過2%,並在某些年份出現負成長。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松、駱亞、張婷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2944)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