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將百姓當勞改犯 捧習 「三個一分鐘」被冷淡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20大在即,黨媒新華社社長傅華最近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三個一分鐘」,吹捧中共與習近平。讓作家聯想到勞改隊的規矩,他把自己和全國百姓都打成勞改犯。

中共20大在即,黨媒新華社社長傅華最近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三個一分鐘」,吹捧中共與習近平。

目前,中國媒體對此鮮有轉發,微博等網絡平台的反應也極為冷清。與此相反,海外華人在推特上不斷抨擊、諷刺。

曾被中共關押10年的旅澳作家向美國之音表示,傅華的言論讓她聯想到勞改隊,他把自己和全國百姓都打成勞改犯。

9月2日,中共黨媒新華社社長傅華在《中國網信》雜誌署名發表3000字長文,要求新華社加強宣傳習思想,「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並提出「三個一分鐘」。

傅華在文中要求做到,「一分鐘都不站在黨的隊伍之外,一分鐘都不偏離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分鐘都不離開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視野」。

並聲稱,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重鎮,新華社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恆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將其作為新聞報道邏輯起點。」

傅華還稱,無論時代、媒體格局如何變化,「黨管互聯網的政治原則不能動搖」。

目前,該文章在中國轉發極少。也許文章引發網友普遍不適,出現大量反諷而被限制轉發、刪文,也許網友根本不想關注。大紀元記者9月8日在微博上搜索時,只顯示兩條轉發,其中一條是「八大商人」,而且都關閉了評論區,無法看到網友留言。

美國之音也報道,傅華的文章通過微博被轉發的次數並不多,多數留言區的反饋幾乎掛零,或因遭封鎖而無法顯現。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三個一分鐘」在中國受到如此「冷落」,實屬罕見。

不過與「牆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牆外」華人在推特的自由發言,對此極盡嘲諷。

Petrichor發推文說,「中共二十大將在10月16日召開,習近平意欲打破黨規在二十大連任,中共宣傳口高調為習近平連任造勢。新華社社長傅華提出新華社要做到三個『一分鐘』……網友反諷,筆桿子的拍馬屁『恥度無限』。」

旅居美國的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在推文中痛斥,「『比拍馬』文字競賽,這些當官的真是官迷心竅了。『三個一分鐘』在牆內評論大翻車。這幫拋棄任何底線拚命往上爬的傢伙,自己要當奴才,還要新華社全體人員給他當墊腳石。中國共產黨裡現在這幫傢伙讓人們大開眼界,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

令人產生「遐想」的是,傅華的「三個一分鐘」發出當天,中共浙江宣傳部於9月5日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發表文章《「低級紅」「高級黑」的六種形式》,稱這兩類文章對中共政府形象造成傷害。

文章稱,所謂「低級紅」,「是指有意無意把黨的政策簡單化、庸俗化,用看似誇張甚至極端的態度來表達『政治正確』」。

而「高級黑」則是「明褒實貶、或指桑罵槐、或指東打西,以精心策劃但又不易察覺的方式進行攻擊抹黑」。

美國之音說,浙江宣傳部文章一出,被部份觀察人士視為,疑似有影射傅華的文章為低級紅的意味。

不過,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王信賢向德國之聲表示,傅華的言論聽來像「低級紅」,但有時候這些擁護習近平的言論,「不一定是講給民眾聽,而是講給黨內聽、講給習近平聽。釋放信號說:對習是擁戴的。」

「三個一分鐘」堂而皇之發表後,曾經遭中共勞改10年、現旅居澳洲的作家齊家貞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傅華的論述讓她聯想到勞改隊的規矩,他把自己和全國百姓都打成勞改犯。

齊家貞說,「他(傅華)是習近平、黨中央的犯人,只准規規矩矩,不准亂說亂動。但是他這篇署名文章發表出來,他是想要全中國的老百姓都做到三個一分鐘,全中國的老百姓都當犯人,只准規規矩矩,不准亂說亂動。

而且他在意識型態上將事情說得那麼極端,又使我想起了文革當中的對毛主席的『三忠於、四無限』。一個東西到了無限的程度了,把它提高到了這樣的極點,那就是辦不到的事了!」

資深媒體人、採訪中共黨政、社會新聞長達30年的朱建陵向美國之音分析,「三個一分鐘」應是傅華求官的個人行為,他和講出「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的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一樣,向習近平表忠心,以求高升。

朱建陵表示,全中國媒體都是黨的喉舌,宣誓效忠的言論在中國習以為常,但在專業的國際媒體人面前,傅華一定「會被罵死,一堆人會對他吐口水」。朱建陵認為,中國已沒有言論和新聞自由空間。

朱建陵說,「像微博那反應非常快,一下子就刪(文)。你看,現在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根本沒有發話,因為他發話,除了被刪以外,他還會被追究。很多媒體,台灣的媒體也好,香港媒體也好,海外媒體在中國越來越難採訪,你沒有辦法找到一些人願意講話、敢於講話,而不會有事,已經沒有這樣的人。」

在中國境內、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聞系教授告訴美國之音,他周圍的新聞專業人士都沒將傅華當同行,新聞報道最基本的原則是事實,而不是所謂的「三個一分鐘」。

這位教授感嘆,媒體現在除了為黨國宣傳外,已沒有做真正新聞的空間,中共政府這些年的言論打壓,讓所有新聞人都「躺平」,即便對公共事務心有不滿,也不敢發聲。

他還說,現行的言論環境不祇打擊專業人士的士氣,更影響學術界的教學方式。中共在校園有指定的馬克思主義教材、對教師下達禁言令,讓不少像他一樣對新聞曾懷抱理想的學界人士,喪失熱情,只能退而求其次,將教職當成飯碗。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自大紀元記者夏松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2994)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