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前最後實話? 李克強不提經濟轉低調
【新視角看新聞】各地更大規模的「清零」封閉,對經濟的衝擊顯然加劇,李克強卻變得低調,不再透露經濟實情,僅把責任釐清而已。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鍾原發表的文章,於大紀元首發。
習近平出訪如今成為中共黨媒宣傳的重點,其他政治局常委的露面只能算陪襯,尤其李克強近日變得低調,李克強9月8日主持國務院專題會議,黨媒拖到9月12日才報道;各地更大規模的「清零」封閉,對經濟的衝擊顯然更大,李克強卻不再透露經濟實情,僅把責任釐清而已。
數月前,「穩住經濟大盤」是李克強主導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度還主持號稱10萬人參加的「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並為李克強贏得黨內地位的某種提升,引發對「清零」防疫的某些質疑,這應該也為團派在北戴河會議上賺取了有力的籌碼,習陣營估計不得不與團派重新合作,以確保習近平在二十大上連任。
無論李克強續任政治局常委,還是選擇退休,都已經為團派爭取到利益;二十大在即,李克強不再輕易表達不同調的言辭,還開始與習陣營協調對外的說法。
北戴河會議後,李克強的媒體曝光率實際有所提高,但這恐怕也是中共高層間互相妥協的一部分,二十大前後,無論內部如何鬥爭、妥協交易,對外都儘量要協調一致、製造一片和諧的假象。
北戴河會議結束後,李克強最先露面,趕到深圳主持6個經濟大省座談會,稱「7月份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但仍有小幅波動」;「當前正處於經濟回穩最吃勁的節點」。這與黨媒當時吹噓經濟形勢大好的調子仍然不同。
李克強考察深圳鹽田港時,稱「改革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黃河長江不會倒流」;在鄧小平銅像前還說,「不管國際層面如何變化,不管有什麼樣的複雜情況,改革開放一定是堅定前行。」,但相關網絡影片很快遭到刪除。
隨後,李克強主導國務院赴各地的督導工作,派出的督導組由中央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帶隊,聲勢不小,黨媒也曾高調報道,並連日追蹤各地督導中發現的問題,隨後,中國大陸相繼遭遇旱災、電荒、水災、颶風,各地疫情再次擴大,封閉的地區越來越多,國務院赴各地的督導也逐漸悄無聲息了。
國務院督導組最初稱要「深督細查」,最後變成了「服務」、「協調」,新華社的報道不再提到任何發現的問題,各地還稱讚「是對地方的有力支援」,國務院督導工作虎頭蛇尾,應該也是為了配合二十大的召開,此時要掩蓋一切問題和負面消息,各地大員們都搶著要晉升政治局常委或委員,都不能在此時被查出問題。
不僅如此,面對更大面積「清零」封閉帶來的經濟衝擊,李克強看來也不再質疑習近平提出的「算政治賬」。
9月12日,新華社報道9月8日的國務院專題會議稱,「李克強説」,「當前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態勢,但有小幅波動,正是頂風爬坡的關口」。
黨媒少見地直接報道李克強的話,對當前經濟的定性是「總體延續恢復態勢」,沒有再提疫情多發造成的不利影響,僅稱「有小幅波動」,看來,中共高層經過協調、推敲後,一致決定對外不說實話。
8月下旬以來,中國至少有74個城市、超過3億人處於完全封控或部分封控之下,各地疫情管控再度升級,對經濟的衝擊可想而知;再加上旱災、電荒、水災、颶風和地震等,對經濟的影響絕不只是「小幅波動」,「穩住經濟大盤」恐怕只是口號。
雖然黨媒不再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但各地出現疫情後,官員們寧可繼續嚴格執行封閉措施,也要先保住烏紗帽,二十大前,誰也不想因放鬆疫情防控而栽跟頭,各地封閉、核酸檢測只會更極端,大家心照不宣,為了習近平的連任,「動態清零」絕不可能被否定,錯了也要幹下去。
不過,中共黨媒完全迴避報道各地疫情和封閉情況,也極力掩蓋乾旱、缺電、颶風、地震等導致的所有負面消息,二十大前,中國經濟無論多慘,都只能宣傳「新發展格局」的成就,誰也不准透露實情,李克強也一樣,當然,李克強不會願意為此而背鍋。
李克強當然知道目前的經濟實情,8月16日,李克強曾經著急地跑到廣東主持沿海經濟省份座談會;在每週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還不斷強調「市場主體」、「就業」、「消費」等,但在二十大前也不得不守中共的「政治規矩」。
李克強無論續任常委、或是退休,都將卸任總理一職,自然不想為當前的經濟問題而背鍋,在9月8日的國務院專題會議上,李克強還説,「穩經濟所有政策出臺及時,接續政策又果斷推出,政策有力有效,關鍵要繼續狠抓落實」。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李克強主導的「穩經濟所有政策」,都「出台及時」,「果斷推出」,「有力有效」,最後的關鍵在「落實」。
李克強不能再透露經濟實情,但也要提前摘除自己的責任,李克強擋不住極端防疫政策,但因此導致「穩經濟所有政策」最後落實不下去,都與己無關;不管「清零」導致了多大的經濟「波動」,都不是李克強、國務院的責任。
李克強主管的國務院,不打算為經濟問題背鍋,某種程度上還在展示業績,至少證明沒有犯下政策性的錯誤,可以理直氣壯地交差。
二十大前,李克強雖然不得不變得低調,但也及時說了想說的話,二十大之後,李克強恐怕再難有說實話的機會。
李克強已經被認為是歷屆總理中權力最小的一個,偶爾說些實話也只能算發發牢騷,並不能真正解決什麼問題,李克強之後,估計再難看到有人還能說一些實話,老百姓會更難知道實情,日子會更難過。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308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