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普習會談場面冷清 中俄各有盤算

【新視角看新聞】普京和習近平於9月15日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期間會晤。俄中因為共同反美立場而結交,但並非天然的盟友,引發國際關注。

9月15日,普京和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會晤。在俄羅斯戰場失利,和中共清零導致民怨沸騰的時刻,兩人的會晤引發國際關注。

專家們認為,俄中因為共同反美立場而結交,但並非天然的盟友,而是各懷心思,中共利用俄羅斯,但俄羅斯魯莽入侵烏克蘭,反而使中共的野心受挫。

普京在會後發表的講話中說,莫斯科理解中方對這場戰爭有「疑問和擔心」。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認同,雖然含糊其辭,但北京可能不會完全贊成入侵。習近平在公開言論中也沒有提及烏克蘭。總而言之,這表明俄羅斯缺乏中方的全力支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Ned Price)在9月1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此次峰會的情況時表示,北京對這場戰爭感到擔心「不足為奇」。

普賴斯接著批評北京沒有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普賴斯表示,中方(中共)一直試圖避免批評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至少試圖避免公開批評它。這違背了中方(中共)自己宣稱的主權不可侵犯的承諾。

儘管俄中關係主要由共同反對美國所驅動,但也部份源於習近平和普京密切的個人關係。在習近平執政的十年間,與普京會面38次,是習近平與其他世界領導人會面次數的兩倍多。

9月14日,普京與習近平在會晤中高調互捧、互相抱團取暖,不過他們會面場面冷清,與二百多天前北京冬奧會期間簽署「無上限」協議時的火熱場面相去甚遠。當時,他們發表了一份長達5,000字的聯合聲明說:「世界正在經歷重大變化」、「全球治理結構和世界秩序的轉變」。

分析認為,中方聲明語氣疏遠,沒有感情色彩;俄羅斯聲明更加熱情,但也沒有為雙邊關係唱讚歌。且與習近平在俄烏戰前的2月初語氣截然不同。兩國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發表了聯合聲明,稱他們的夥伴關係「沒有限制」。

但到目前為止,中俄兩國在塑造有利於自己的世界秩序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戰場上遭受重大損失。與此同時,北京發現自己在台灣和新疆的侵犯人權問題上,與西方國家的分歧越來越大。

由於烏克蘭的成功反擊,俄烏戰爭非但沒有打破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反而重振了北約,加強了跨大西洋的關係,使西方國家更加團結。

CNN報道表示,這讓中國(中共)感到緊張,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俄烏戰爭的結果關係到中國(中共)的切身利益。俄羅斯被打垮將加強西方的力量,一個被削弱的莫斯科可能也會讓美國少分心,使得華盛頓能夠更專注於北京。

習近平選項不多,如果他過多地幫助俄羅斯,中國(中共)就會受到西方的制裁和外交打擊,從而損害中國的自身利益。對習近平來說,這也是一個敏感的時刻,因為距離他尋求打破常規第三任期的中共二十大只剩二十幾天時間。

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不太可能向普京提供更具體的支持,這樣做可能會面臨西方的反擊,從而加劇越來越多的國內挑戰,包括中國經濟放緩、房地產危機和公眾對嚴格的清零政策的不滿。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布萊恩‧哈特(Brian Hart)對CNN說:「中國(中共)願意在政治上、外交上以及某種程度上在經濟上,給予俄羅斯一些默許支持,但底線是它不會為了支持俄羅斯,而不顧自己的其它戰略目標。」

進入全球市場對中國(中共)至關重要,尤其是當中國經濟已經被嚴重的問題所困擾時。到目前為止,北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可能違反西方制裁的行動,例如向莫斯科提供直接軍事援助。

普賴斯9月15日表示,美國迄今做出的評估仍是北京沒有向俄羅斯輸送武器。

普賴斯說:「幾個月前,我們已經清楚地表明我們獲得的消息顯示俄羅斯聯邦正在尋求中國(中共)的援助,尋求中共軍事援助它對烏克蘭的戰爭。在系統的基礎上,規避已經實施的制裁將產生巨大的成本。在這一點上我們沒看到中共有什麼變化。」

普賴斯表示,美方將密切關注這一事實,如果中方在戰爭中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或者如果它以有系統的方式幫助俄羅斯逃避國際社會對其實施的制裁,中方將付出巨大代價。

《華盛頓郵報》分析認為,中國(中共)可能會持續採取被一些分析家稱為「北京跨坐」(Beijing straddle)的做法,即在旨在對抗華盛頓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夥伴關係中,向俄羅斯提供外交支持,同時也遵守西方的制裁規定。

專家們表示,中俄這種夥伴關係主要是一種相互利用,推動他們在一起的主要力量,是他們共同認為美國威脅到他們的利益。

上合組織由中共於2001年成立,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成員,伊朗和阿富汗是觀察員,伊朗將在本次峰會上有望成為正式成員。這激起了一些觀察家長期以來的擔心,即該集團正在成為一個反西方的集團。

但部份專家說,在目前的情況下,上合組織並不足以成為中俄推動反西方世界秩序的平台。作為一個多邊組織,上合組織與歐盟或東盟相比,是一個弱得多的區域集團。

同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個前蘇聯共和國,讓中亞領導人感到擔心。尤其是哈薩克斯坦,該國一直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總統托卡耶夫更公開拒絕承認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地區。

吉爾吉斯外交政策智囊團歐安組織學院的高級研究員邱芷恩(Niva Yau)對CNN表示,中國(中共)拒絕譴責俄羅斯,這在中亞國家中引起了不安。

邱芷恩說,中國(中共)與中亞國家有分歧,因為它仍然用這種反西方的敘事,看待俄烏戰爭。這有可能阻礙中國(中共)與中亞鄰國建立更緊密聯繫的努力,而中國(中共)二十年來在中亞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宋唐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311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