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中共治下的嚴重貨幣危機
【新視角看新聞】人民幣貶值的一個主要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共對中國各地不斷爆發的新冠病毒的零容忍高壓政策。中共統治下的貨幣崩潰是當前一系列經濟衰退症狀中最新的一個。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James Gorrie發表於大紀元文章。
中共統治下的貨幣崩潰是當前一系列經濟衰退症狀中最新的一個,中共領導層正在千方百計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到目前為止,成效甚微。與中共政權的失敗結局一樣,人民幣的下跌也是可以預測的,因為兩者都具有破壞性的本質特性。
人民幣貶值的一個主要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共對中國各地不斷爆發的新冠病毒的零容忍高壓政策。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裡,中共政權對全國各地採取了出現少量病例就全面封鎖的強制政策,嚴重干擾了商品出口正常活動。
此舉不祇造成了中國製造業出口的放緩,而且還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國內需求和消費的全面放緩。中國2022年7月的消費者和製造商的生產力遠遠低於預期。另外,7月份兩者的增長率都明顯低於6月份。隨著數百萬工人在這些看似無休止的防疫封城措施中被解僱失業,消費者的收入和消費意願都隨之明顯下降。
情況更惡劣的是,出口收入下降、製造業放緩和消費需求萎縮並不意味著壞消息的全部。另一個因素是房地產開發行業的全面崩潰,而房產行業約佔中國GDP的29%。這對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也是一個巨大的負面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個人對房地產開發的投資是中國個人退休一攬子投資組合的一個主要部份。
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簡稱PIIE)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城市家庭擁有的總資產中,近60%是房產。低收入家庭的比例甚至更高。因此,房地產價格的急劇下降可能引發社會動盪,這是中共政權希望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發生的後果。
國內眾多投資者的反應程度之強是史無前例的。數百萬業主已經停止或威脅停止支付未完成的或嚴重貶值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按揭抵押貸款。這種抵制可能會影響80個城市的200個項目,並對金融業造成巨大的負面作用。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在廣大公眾收入普遍下降的同時,通貨膨脹卻在上升。簡而言之,中國的消費者正被收入減少和價格上升這把雙刃劍所切割。再加上數百萬憤怒的房地產投資者,一個潛在的後果是國內民意沸騰,動盪加劇。
中共經濟低迷的負面影響並不局限於中國境內,還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中國持續的貨幣貶值、房地產開發危機以及經濟增長率下降,正在促使眾多外國投資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
全球投資者正在拋售中國的貨幣,退出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如股票和債券等。他們也在出售嚴重依賴中國的新興國家的眾多資產。這些投資者的擔心是合理的。中共因嚴苛的防疫政策造成的持續停工措施正在擾亂其它新興國家的供應鏈。中國的經濟萎靡不振預計會蔓延到世界其它國家,導致其它貨幣貶值。
北歐最大的金融集團之一的瑞典北歐斯安銀行(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簡稱SEB)的首席新興市場策略師佩爾‧哈馬隆德(Per Hammarlund)最近指出,隨著人民幣將進一步疲軟,其它新興市場將面臨國內貨幣的下行壓力。在出口方面與中國直接競爭的國家將感受到最大的負面影響。
正是這種連鎖反應可能引發更多的資本外逃到美元市場,這個現象不是由於美國經濟如此強勁,而是因為其它國家的經濟情況相對而言變差了很多。
中共內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決策者們正在千方百計地採取不同的策略來試圖阻止甚至扭轉人民幣的貶值趨勢。人民幣目前滑落到最近兩年來的最低點,迄今為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8%;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9月15日開始,它將把外匯準備金率從8%降至6%。
中國人民銀行就此表示,外匯準備金率削減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金融機構使用外匯資本的能力」。然而此舉的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國際著名房地產投資管理服務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的首席經濟學家龐溟(Bruce Pang)博士就指出,這個措施「可以緩解人民幣快速貶值的壓力」。
避免快速貶值可能是中共政權能夠希望達到的最現實結果。然而,在將來某些時候,中共可以讓人民幣浮動,而不是總是維持一個固定匯率。事實上,人民幣的控制權完全掌握在中共的手中。評論認為,中共一貫堅持必須達到對國內經濟的完全控制,這包括人民幣匯率。
然而,也有分析家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不僅僅是中共政策的作用,而是結構本質性結果,這可能也是事實。在這種情況下,中共政權可能不得不讓人民幣浮動,因為它無法控制全球投資者的資本外逃,以及對經濟低效但政治忠誠的國有企業利潤增長的必要過度依賴。
紐約彭博社(Bloomberg)旗下的記者西蒙‧懷特(Simon White)同意這個觀點,「導致人民幣下跌的力量是結構性的,中國最終可能完全放棄固定匯率制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對於中共而言,令人民幣浮動的挑戰將是不動聲色地逐步實施,同時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正確的政治宣傳包裝。
另一方面,在對全國各地持續進行防疫封鎖之後,中共的經濟刺激措施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而這種針對國有企業的獎勵措施基本上是以犧牲消費能力為巨大代價的。因此,自2020年以來,中國的貿易順差已經增加了約0.5萬億美元。
此舉在經濟層面上並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出口收入的增長不能彌補消費需求的損失,消費需求正在萎縮,仍然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此外,作為進口的主要驅動力,消費者按揭貸款正處於13年來的最低水平。
隨著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上升,特別是年輕一代受到更大的影響,加上房地產行業接近崩潰,中共的經濟形勢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中共的貨幣大崩潰是否會挑戰中共有效管理經濟崩潰後果的能力,從而引發涉及面更廣的經濟困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324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