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極端清零政策 中國人噩夢遠未結束
【新視角看新聞】Spectator新聞10月1日發表以「中國的封鎖噩夢遠未結束」為題的文章,引發外界對中共無休止的極端「清零政策」的關注。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未知性。
深圳市福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於9月26日發表通告稱,將福田區的沙頭街道一些區域調整為高風險區、中風險區。高風險區實行「足不出戶」的封控措施。深圳地鐵7號線沙尾站已經在9月26日夜晚停止營運。民眾在當晚也舉行了抗議。
9月初,深圳剛剛因為出現新的疫情而關閉學校和娛樂場所數十天。剛剛解封卻又因為新增的病例而再次採取封控手段。該市居民需要持有24小時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餐廳就餐以及去醫院就醫。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余先生的話表示,官方不停地解封再封控,已經讓很多人的生存陷入了危機,而深圳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城市。余先生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深圳這個地方會遇到更大的危機,會遇到更大的麻煩。因為這種反覆折騰,受損的最終還是底層的人。我想,更大規模的衝突應該是不可避免的了。」
當局在10月16日召開二十大之前加強執行清零政策。外界普遍預計,習近平將在二十大上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
Spectator新聞10月1日發表以「中國的封鎖噩夢遠未結束」(China’s lockdown nightmare is far from over)為題的文章,再一次引發外界對中共無休止的極端「清零政策」的關注。
Spectator文章表示,習近平一直想利用遏止新冠病毒,來體現中共治理模式比西方民主國家的優越。黨的宣傳在黨代會前進入了超速狀態。中國民眾在網上、電視和擴音器上隨處可聽到當局傳播的一連串口號,敦促他們「撲滅每一次疫情!」,並告訴他們「歷史會記住那些做出貢獻的人」。
十一假期通常是中國民眾出遊的時候,但現在大量的人被敦促留在家中。Spectator文章指出,儘管中共打出口號「我們打贏了抗擊新冠病毒的偉大戰鬥」顯然為時過早,但它反映了黨對清零的癡迷。儘管該政策在國內外醫學專家中被普遍認為是荒謬的,但在中國,公開質疑它就是質疑黨,這在當今中國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清零政策」的經濟成本持續攀升。深圳南山區是許多高科技公司所在地,該地區於9月初進入半封閉狀態。
深圳爆發的憤怒聲音尤為強烈,中國民眾對無休止封鎖的沮喪感也普遍存在。
2022年較早時候,上海發生了為期兩個月的封鎖事件。由於人們被關在家裡,無法獲得醫療服務,導致一些人的死亡。很多人還面臨斷糧風險。
9月初,四川成都在發現幾宗病例後開始封鎖,即使是四川發生了6.8級強震,造成數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也沒有說服當局允許居民離開他們的公寓樓。當時有居民從高層跑下樓逃離,但遭到防疫人員阻攔,雙方發生對峙。
針對二十大前,各地爭相實施嚴格的「清零政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Yanzhong Huang)的話表示,黨想要確保沒有意外事件發生,例如重大疫情,可能威脅社會穩定,影響領導層過渡進程。
中共始終抓著「清零政策」不放,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未知性,世界銀行將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4.3%下調至2.8%。
根據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顯示,2021年12月31日,A股的總市值為99.10萬億元;到了2022年9月30日,其總市值跌至84.67萬億元。換言之,前三季度A股總市值蒸發約14.42萬億元,相當於近10家工商銀行,或20家比亞迪的總市值跌沒了。
而三季度以來,一貫被稱為「績優成長股」的機構重倉股更是遭遇了連番拋售,成為大盤殺跌的主力軍:機構前300支重倉股三季度跌幅超過32%的多達20支,其中東方雨虹、科沃斯、康龍化成、聞泰科技的跌幅更是超過40%,接近腰斬。
另據網易財經9月30日報道指出,從9月13日至今,幾乎每天都有一支白馬股被「殺」,而且被「殺」的白馬股來自完全不同的行業。
招商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管理一部總監王景表示,年初以來的市場演繹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年初至4月底,美聯儲超預期加息、俄烏衝突以及國內的上海、深圳等主要大城市的疫情爆發,使得市場風險偏好降至冰點、權益市場一路下行。
第二階段為4月底至7月初,國內權益市場在過度悲觀情緒釋放後出現了一定的反彈。第三階段則是從7月初至今,國內房地產市場風險,疊加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大幅加息,A股市場再次縮量下探。
另外,在消息面上,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9月14日高票通過《台灣政策法》法案(TPA, 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這是1979年美台斷交及《台灣關係法》生效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調整,主要在外交、軍事等領域提升美台關係。《金融時報》表示,TPA還將要求白宮對至少五家中共國有銀行實施制裁。
9月15日,七國集團的經貿部長在柏林結束了一連兩天的會議。德國聯邦副總理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會後對媒體指出,七國集團已同意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共採取更強硬、更協調一致的立場。
以上新聞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李冰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43375)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