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吹十年成就非凡 網曝十年真爛尾排名
【新視角看新聞】自由亞洲電台依據對網友的民調,製作了一個中共十年爛尾圖。前三名分別是「十萬億晶片工程」、「一帶一路」和「雄安新區」。
中共20大在即,黨媒不斷造勢,吹噓「十年非凡成就」。外媒回顧中共這10年「成就」後發現,北京當局確實不斷提出大戰略。然而,這些大項目最後竟一個個淪為爛尾工程。
自由亞洲電台依據對網友的民調,製作了一個中共十年爛尾圖。前三名分別是「十萬億晶片工程」、「一帶一路」和「雄安新區」。
其他「爛尾工程」還包括,北京證交所、亞投行、「中國製造2025」計劃、千人計劃、房地產、扶貧工程、節能減碳、21個自貿區、阻擊佩洛西訪台、香港變天等等。
中共「爛尾工程」榜第一名是「十萬億晶片工程」。2014年,中共工信部宣佈成立「大基金」,重點投資集成電路晶片製造業,兼顧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首期募集資金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9年10月,二期基金成立,規模超過2000億元,「造芯運動」席捲全國。
2020年彭博社披露,華為被美國「斷供」後,北京計劃在2025年前投放9.5萬億元研製晶片,優先程度「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
旅美資深晶片工程師李文澄告訴自由亞洲電台,「晶片工業不是靠金錢積累發展的,而是靠技術為基礎的逐漸發展的金字塔。」
李文澄說,「現代化晶片的金字塔完全是基於紮紮實實的基礎,現代化的晶片設計,高端晶片設計軟件,超級精準的製造設備,逐步優化的產業鏈技術,全方位精準測試、質量控制,缺一不可。」
然而,這些產業界常識並不能阻止中共的「晶片大躍進」。僅2020年1月至10月期間,新成立的半導體企業至少有5.8萬家,相當於每天增加200家,其中大部分沒有任何晶片經驗或技術,只是蹭熱度、騙經費。
報道還說,「晶片大躍進」的結果就是巨額損失和普遍爛尾。
據中國集成電路入門網站「集微網」統計,2019至2020年間,包括成都格芯、武漢弘芯等七家大型晶圓製造企業資金鏈斷裂,先後爛尾。
「爛尾工程」榜第二名是「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伴隨全球經濟放緩和清零政策打擊,中共地方政府負債累累,資金鏈斷裂,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中共的「一帶一路」走向爛尾已成必然。
日前自由亞洲電台報道說,斯里蘭卡一夜變天。暴動發生前4天,總理拉賈派克薩(Rajapaksa)就已宣佈國家破產,因為該國正面臨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再次為「一帶一路」倡議敲響警鐘。
斯里蘭卡被視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方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基建項目貸款。在斯里蘭卡4月宣佈的510億美元外債違約中,至少10%來自中國。
拉賈派克薩家族與中共關係密切,推動了許多昂貴而無用的「白象工程」,但都以爛尾告終。2017年,斯里蘭卡因無力償債,將其深水港漢班托塔港出租給中共99年,震驚世界。
美聯社7月報道,阿富汗、阿根廷、巴基斯坦、埃及、老撾、緬甸、土耳其、黎巴嫩等9國的經濟也瀕臨破產邊緣。其中除阿富汗外,全都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
全球發展研究所去年的報告顯示,目前約有35%的「一帶一路」項目遇到比較嚴重的實施困難,也有越來越多國家選擇擱置「一帶一路」項目。
排在第三的爛尾工程是雄安新區。最近剛去過雄安的張先生告訴自由亞洲電台,酒店、餐廳現在都生意慘澹,縣城裡不僅沒有任何高大的建築,連三層以上的樓房都很少。
旅居德國的國土規劃專家王維洛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雄安從一開始選址就是個錯誤,因為從地質上看,它處於華北凹陷的最低點。而且,雄安附近的白洋澱污染嚴重,水質很差。
王維洛說,「這個城市不是利用當地資源來支撐這個城市的發展和壯大,所以它是沒有前途的。」,導致這一決策錯誤的根本原因在於,習近平在決策之前不能聽取各方意見,聽信片面意見,更缺乏可行性評估。
除了前面網友總結的三大爛尾外,中共宣稱的「全面脫貧」同樣爛尾。
2020年11月23日,中共央視宣佈,隨著貴州9個縣的脫貧,全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邁進小康社會。
2021年2月25日,政治局常委參加所謂的扶貧表彰大會。習近平在會上稱,脫貧是「創造人間奇蹟」。
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政論家胡平2月26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國(中共)脫貧的標準,其實比國際公認的脫貧標準要低。李克強也談到,中國還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的人群,平均每個月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中共當局制定的脫貧標準,個人達到年收入4,000元人民幣就算「脫貧」。但依據世界銀行2018年公佈的數據,「每人的每日生活費低於5.5美元」被列為貧困線,同時還有日生活費低於3.2美元和1.9美元的極端貧困線。
事實上,就在中共中央宣佈「全面脫貧」的同時,大陸多地政府紛紛高喊「過緊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在聲稱「全面脫貧」同時,在2021年的「中共中央一號檔」中仍宣稱,「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
為什麼要設立「過渡期」?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解釋,中共當局是強行脫貧,政府花錢購買當地產品,造成有收入的表像,這種「消費扶貧」只是權宜之計,一旦政府和國企改變政策,「脫貧」地區馬上就返貧。
以上新聞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松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43476)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