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終究是場大戲 習連任意味什麼?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二十大即將10月16日登場,著有《權力的劇場,中共黨代會的制度運作》一書的吳國光教授說,「我並不覺得中共黨代會有那麼重要,其實就是一場大戲。」
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吳國光教授,日前在接受法廣專訪時,分析了中共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一脈相承的政治格局。
吳國光認為無論習近平是否連任,外界期待中國從經濟市場化到政治民主化的幻想早破滅,北京在走回頭路,而帶來的是國際格局巨大改變。
中共二十大即將10月16日登場,著有《權力的劇場,中共黨代會的制度運作》一書的吳國光教授近日表示:
「我並不覺得中共黨代會有那麼重要。 我在書裡講到,當中共黨代會開會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場大戲。」
「這場戲最大問題,就是只能看點兒熱鬧,有時候連熱鬧也看不到,根本不知道實際上在進行什麼東西。但是,卻反而會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因此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和傳言,所以就使得輿論顯得很熱鬧。」
吳國光認為:「其實很不願意談二十大這個話題的原因,是國際上關於中國的輿論報道,往往會被中共的這個輿論議程設置引導著走,而我並不想被這個議程引導著走。 」
習近平在2018年修憲取消了國家主席兩個任期的限制。
對此,吳國光表示,二十大並不決定習近平是不是連任中國國家主席,那是需要等到2023年3月中共全國人大開會時,才會走完這個形式,應該大概率才會繼續兼任。
中共國家主席從60-70年代劉少奇被罷黜、林彪爭位失敗出逃後,就一直空缺,1982年恢復,到9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主席由中共總書記出任,但卻是相對權力比較邊緣的位置,並不領導任何國家機關,僅負責簽署全國人大及常委會通過的法令。
吳國光說,習近平二十大要連任中共總書記,包括軍委主席在中共黨章中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如果習近平連任甚至搞終身制,中國前景到底什麼樣子,大家就覺得沒什麼希望了。
吳國光解釋,首先第一點,從1980年代一直到前不久,不論西方社會還是中國普通人都相信,中國通過引進市場化,通過經濟上的自由不斷增加會慢慢漸進發生在政治上的改變,乃至於發生轉型。
此外,還有一般人的政治自由和個人權利也會增加,進一步讓一般民眾通過參與政治來影響決策,影響權力的途徑也會慢慢敞開。用專業術語來講 ,就是從市場化到民主化的轉型之路。
但是,習近平已經執政了10年,吳國光認為「習近平第三任連任成功就表示這個路——也就是從經濟轉型到政治轉型、從經濟市場化到政治民主化、中國從經濟上的繼續開放、民眾物質生活有所改善到將來個人權利和公民權利也有所提升的這條路——是走不通了。」
吳國光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什麼? 因為從1980年代一直到2010年代至少大約40年當中,整個世界的格局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基本假設和基本預期上的。
過去,美國為什麼大幅度和中國交往?吳國光認為,在很多政治問題——包括台灣問題在內——的一些重大國際關係問題上都向中國讓步,甚至(和中國貿易)有那麼巨大的貿易逆差,從總體上不賺錢的情況下持續推進和中國的經濟交往呢?
就是因為剛才說的這個假設。
第二點,大家也發現中國從毛澤東死後開始的所謂改革已經走到了一個絕境,甚至已經走回頭路了。實際上,吳國光個人的看法是,中國的改革早就結束了。
吳國光在20年前就曾講過中國改革的終結:中共不想進行進一步改革。
現在,吳國光認為「市場的因素越來越被限制,越來越被打壓,市場所帶來的微小程度的民眾自由也要被完全剝奪,市場的多元在共產黨體制內部一定程度的反映也要完全被掐死,這個路顯然已經是走不通了。」
很多人懷念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吳國光表示:「從中國政治發展的大脈絡中來看,從毛到鄧再到習這個大脈絡中可以看到,他們都是堅持共產黨的一黨專制。」
但不同的是,「鄧小平時代出現了共產黨從毛時代的個人獨裁專制走向寡頭專制的轉變,這個轉變事實上是和引進市場機制來發展中國經濟相聯繫的 。」
當時中國經濟由於市場機制的引進,吳國光解釋,社會的活力在一定程度的釋放,也由於精英內部多元利益的分化,精英能夠通過追求市場,拓展市場活動帶來個人家庭物質利益。這都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在鄧時代獲得成功。
但是,吳國光說,這也是必須以精英的腐敗乃至某種程度上的全民腐敗作為後果的。特別是鄧小平用1989年天安門鎮壓事件,來表明他的市場化改革,並不會危及共產黨一黨專制這個根本。而後再到江澤民的「悶聲大發財」,是用金錢洪流來洗去天安門的鮮血。
吳國光指出,中國改革這條路一旦走不通,整個國際格局在這個新的認知下當然會發生重大轉變。
「今後10年將是什麼樣的格局,吳國光則認為由於這個路走不通,兩種基本政治制度的對立競爭,甚至衝突就會凸顯出來。」
針對這兩種基本政治制度,吳國光表示自己並不想用「民主」和「專制」這兩個詞去概括 ,因為「民主」現在在中文裡被汙名化了,同時雖然大家就說「專制」,但這個專制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個就是公民有基本權利,能夠影響政治,也許這個影響不夠有力量,但這個社會有基本的,法治規定的規則, 也許這個法治在衰敗,但這些基本的東西都在,我們一般來說把它叫做「民主」。
另外一個,就是公民完全沒有權利,不可能影響政府的運作,你的權利即使被寫進了憲法,各種法律也都寫得很好看,說得很好聽,但是沒有任何保障,一般我們現在就稱其為「專制」。這兩種制度的對立現在就顯現出來了。
吳國光認為,能夠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什麼救星,但可悲的是,人們在抖音化的娛樂狂歡中麻木神經,任由專制機器控制而不反抗。
那麼,為什麼十四億人只能被一個人牽著鼻子走呢?
以上新聞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程靜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43513)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