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高電價重擊歐製造業 歐盟緊急措施度難關

【新視角看新聞】不斷上漲的能源成本削弱歐洲公司的競爭力,歐盟啟動緊急措施遏制高電價對工廠的衝擊,並引入美國和挪威的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

歐盟委員會主席近日表示,不斷上漲的能源成本正在削弱歐洲公司的競爭力,歐盟已經啟動緊急措施遏制高電價對歐洲工廠的衝擊。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usla von der Leyen)10月5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過去7個月來,歐盟成員國減少了10%的天然氣消耗,與此同時,歐盟國家還通過擴大引入美國和挪威的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成功將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占比從40%降到了7.5%。

馮德萊恩提到,歐盟將進一步加強與值得信賴的夥伴,比如挪威、美國等進行能源談判,以降低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並且要推動歐盟電力市場的改革,控制發電用天然氣的價格,一定要遏制天然氣給整個歐洲帶來的電價通脹,目前,能源成本的上升已經對歐洲的製造業帶來嚴重衝擊。

9月6日,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與歐洲肥料協會、玻璃協會、水泥協會、礦業協會、化工理事會、鋼鐵協會等12個行業協會聯名致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usla von der Leyen)尋求幫助。

這12家組織在信中表示,2022年8月下旬,歐盟的天然氣TTF價格飆漲至每兆瓦時334美元的高點,這是能源危機之前價格的15倍,是美國天然氣價格的10倍,也大大高於亞洲的價格,這種極端的天然氣價格,正對歐洲基礎工業的價值鏈產生嚴重影響。

俄烏戰爭爆發前,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占到歐盟進口量的近4成,根據歐洲央行2022年發布的報告,歐洲工業部門約6成的消耗能源是天然氣,其中,金屬冶煉加工行業、紙質品、化學品、藥品等高耗能行業對天然氣的依賴度都較高,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受到的影響也較大,由於對電力需求巨大,歐洲的鋁、鋅、鋼鐵等高耗能行業都出現了企業大幅減產和關門的情況。

在法國,歐洲最大的鋁冶煉廠——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Aluminium Dunkerque Industries France)削減了22%的產能,而歐洲另一家的鋁業巨頭——挪威海德魯鋁業(Norsk Hydro)則在2022年9月底關閉位於斯洛伐克Slovalco的鋁冶煉廠。

在荷蘭,全球最大的鋅冶煉企業之一的尼斯塔公司(Nyrstar)在2022年8月宣布,從9月1日起對旗下位於荷蘭Budel的鋅冶煉廠進行維修和保養。

在造紙行業,衛生紙、食品和運輸使用紙包裝的生產也受到影響,2022年9月底,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德國老牌衛生紙製造商,海克爾公司(Hakle)因無力消化飆漲的能源成本而宣布破產。

德國造紙工業聯合會(German Paper Industry Association)表示,2022年8月份,幾乎所有德國的包裝廠都宣布削減2萬噸到5萬噸再生紙的採購量,比正常情況減少15%。

能源高成本甚至波及到仿製藥的供應,2022年9月27日,歐洲製藥商致信歐盟成員國的能源和衛生部長,要求在仿製藥品價格上獲得更大的靈活性,根據歐盟規定,仿製藥通常以當局規定的價格出售。

信中說,歐洲一些製藥廠的電價上漲10倍,原材料成本上漲50%~160%,成本飆升吞噬許多基本藥物製造商的利潤,如果不能提高銷售價格,歐洲製藥商可能會停止生產一些廉價的仿製藥。

歐洲製藥行業稱,仿製藥占歐洲所有配發藥品的70%,其中包括許多用於治療感染或癌症的藥品。

在化工領域,全球最大的化學品製造商——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也在2022年9月份表示,如果當局在冬天實施工業天然氣配給制度,公司可能會對部分工廠進行限產。

不過,面對經營困難,一些企業在求助當局救助的同時,也在自己想辦法化解當前的危機。

德國造紙商費爾德米勒公司(Feldmuehle)決定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生產中用輕質油,也就是汽油、輕柴油等,取代天然氣來產生蒸汽,雖然完成這一項生產改造需要額外支出260萬美元,但費爾德米勒公司表示,這麼做是為了保持公司的運營以及競爭力。

聯合經營德國第二大化工廠的道默化工(Domo Chemicals Holding NV)則開始使用自己的全球網絡來分擔歐洲區的困難,道默化工在2022年9月份對彭博社表示,道默化工已經使用在北美等地工廠的材料來完成歐洲的訂單。

還有一些企業將業務轉到可靠能源地區,全球最大的鋼鐵製造商之一的安賽樂米塔爾公司(ArcelorMittal)在2022年9月關閉位於德國布萊梅與漢堡的兩家工廠,與此同時,安賽樂米塔爾公司宣布對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家鋼鐵原料工廠進行了戰略性投資。

俄烏戰爭後,歐盟更重視建立可靠的能源供應鏈,而挪威和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成為首選,近日,歐盟緊急開通南北兩條天然氣輸氣管道。

9月27日,一條從挪威經過丹麥進入波蘭的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10月1日,希臘-保加利亞天然氣互連管道(IGB)工程正式啟動運營。

美國在幫助歐洲加強能源安全方面擁有巨大潛力,有報告說,到2030年,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將占歐洲總需求的一半。

2022年3月,美國政府與歐盟達成供應協議,承諾每年輸送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不過,美國石油學會和國際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協會(IOGP)在2022年9月26日發表的報告則表示,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需求增長將是該協議輸送量的兩倍多。

該報告表示,自2000年以來,美國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幾乎每年都在增加,2022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接近歷史高位,美國有能力滿足更多的天然氣需求,未來幾年,美國應擴大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幫助歐洲獲得可持續的、可負擔的天然氣供應。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宛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352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