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新北極戰略 遏止中共北極野心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發表新的北極戰略文件,華府加強與北極區盟友,在安全及經濟等方面合作,共同維護利益及應付挑戰。提防中共在北極的擴張,而且在軍事上嚴加防範。
中共的北極野心及中俄密切關係給北極地區帶來不明朗的因素。美國最近再公布一項新的北極戰略,以尋求遏止中俄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學者分析,中共覬覦北極事務已久,美國等北極國家非常提防中共在北極的擴張,而且在軍事上嚴加防範。
美國10月7日發表新的北極戰略文件描述了北極地區日益加劇的戰略競爭,並宣稱這與俄烏衝突以及中共加大努力在該地區獲得影響力相關,而美國尋求在有效競爭和管理緊張局勢方面處於有利地位。
文件主要包括安全、環境保護、持續經濟發展以及國際合作和管治等內容。文件稱,北極目前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轉變,可能加劇國家之間的戰略競爭。美國希望促進區內安全、穩定、繁榮和合作,華府會加強與北極區盟友,在安全及經濟等方面合作,共同維護利益及應付挑戰。
《南華早報》最近報道,美國蘭德公司的新報告稱,過去10年來,中共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關係不斷加深,兩國在北海航線簽署了多項商業和航運協議。2017年,兩國還同意共同建設中共的「極地絲綢之路」,這項計劃涉及創建通過北極圈連接東亞、西歐和北美的新貨運航線,也涵蓋科學、環境和資源開採工作。
航運佔中國國際貿易運輸的90%以上,北極航線的開通將降低海上運輸成本和風險,緩解中國能源短缺,使中國成為北極能源輸往世界的樞紐。
報告指出,倘若俄羅斯經濟因烏克蘭戰爭、西方制裁和貿易雪崩而萎縮,俄羅斯可能會向中共尋求幫助,以實現北極發展目標,包括對能源開採和北海航線商業航運投資。但中俄這種密切關係將會給北極地區帶來不明朗的因素。
報道表示,隨著航道開闢,中共對北極的興趣與日俱增,雖然中國不是北極周邊國家,但與其它12個國家是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
2004年,中共建立了北極考察站。2013年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
2017年3月29日為期兩天,中共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在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市舉行的第四屆「北極—對話區域」國際北極論壇。
中共近年來公開對北極表達興趣。中共不但將北極航線納入「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並於2018年1月正式發表了首部《北極政策》白皮書,成為北極博弈國家的一員。白皮書中稱,中國在地緣上是「近北極國家」。
北極地區包括整個北冰洋以及丹麥、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八個國家的部份地區,主要由一個被廣大海冰覆蓋的北冰洋和環繞在其周圍的一圈無木本植物的凍土地帶所組成。北極冰川近幾十年來加速融化,其豐富的資源和新航線成為中共覬覦的目標。
北極地區擁有可觀的自然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森林資源(亞北極地區)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除油氣資源外,北極地區還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礦以及鐵礦、銅礦、鉛礦、鋅礦、石棉礦、鎢礦、金礦、金剛石礦、磷礦和其它貴金屬礦。出於地理上的原因,通過北極地區是從東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線。
過去幾年裡,中共對北極圈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也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對冰島和丹麥。中國企業在格陵蘭開發稀土、鈾、鋅等資源,還在該島上修建科研基地和衛星站。
《北極政策》白皮書中寫道,中國擁有在北冰洋開採資源與航行、飛越等權利。中共還將北極和南極政策納入其2021年3月公布的最新五年計劃。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10月6日對大紀元表示,北極的領土性質、土地的屬性跟南極是完全不同的。北極並不完全是公共領地。中國靠近北極,但不是北極國家。它現在只是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
王赫認為,中共稱自己是「近北極國家」,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含糊的,西方是不承認的。這是中共的北極野心。歐美國家、八個北極國家除了俄羅斯之外,都對中共嚴加提防,美國現在非常提防中共在北極的擴張,而且在軍事上嚴加防範。
王赫稱,中共唯一能夠打進北極的,就是搞科研合作,如跟加拿大、挪威。而中共能夠打進北極最有可能、最有效果的就是跟俄羅斯合作,中俄聯合開發北極航線。但是俄烏戰爭之後,俄羅斯會衰落成為第三世界國家。
美國拜登政府於8月底宣布將任命一名「北極大使」,負責處理北極事務與政策。在10月7日,白宮公布了新的北極戰略文件,以尋求遏止中俄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王赫認為,北極是中共要進攻的重點。但是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聯合起來,主導北極的政策形勢,它們會防堵中共進入北極。但是雙方都很難,美國防守也難,中共進攻也難。現在處於僵持狀態,美國佔上風。
台灣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隨著地球暖化冰融,北極成為北極圈國家的必爭之地。鑒於北極圈的戰略位置,中共也要把北極圈列為它下一階段戰略部署的重要議題。中共與俄羅斯合作是否要獨佔北極圈的物資、石油、礦產等資源,都引起了各國的關注。
李正修表示,美國鑒於之前跟中共在南海交手的經驗,加上這幾年來中共不避諱、不掩飾它對外擴張的企圖性,所以美國會針對中共做出強硬反制。這也等於美國把它的整個印太戰略向北延伸。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受訪時表示,中共在《北極政策》白皮書發表之前已經在海洋侵略方面做準備(包含了北極)。中共提出《北極政策》白皮書,其實是在回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質疑。
孫國祥指出,中共要在北極找到機會也是非常困難的。它號稱的「冰上絲綢之路」,它的局限性遠遠超過它可能的機會。現在俄烏戰爭持續,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圍堵。中共原本想搭俄羅斯的北方航道的便車,出現的變數是中共當初沒有想到的。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新安、方曉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3550)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