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20大報告聚焦安全 中共如何走上不歸路?

【新視角看新聞】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中共對過去五年來打壓私企、清零政策、經濟放緩,導致國內外環境惡劣等等行為,沒有做任何反思,且談得最多是國家安全和鬥爭。

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中共對過去五年來打壓私企、清零政策、經濟放緩,導致國內外環境惡劣等等行為,不但沒有做任何反思,所有的這些反而都被認為是偉大成就,談得最多的不是人們最關心的經濟、失業、清零問題,而是國家安全和鬥爭。

耶魯法學院教授張泰蘇在推特上表示,對中共二十大報告關鍵詞做了一個統計。發現與十八大報告相比,二十大報告中,提及經濟、改革、市場、創新、開創、和平的次數大幅減少,而安全、鬥爭、意識形態則大幅上升。

這一轉變顯示,與過去相比,中共的戰略重點已發生了重大改變,即由過去的「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轉變為以保中共政權安全為中心,在兩者相衝突的情況下,可以為了安全不惜犧牲經濟。

在報告中,習近平要堅決維護中共的國家權力、中共制度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要嚴厲打擊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顛覆和分裂活動。

彭博社報道,習近平在20大上的政治報告,未能在經濟發展上給人以任何信心和鼓舞,而國際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和中國國內動態清零政策持續,導致中國經濟發展受到衝擊。

在共產主義思想幻滅之後,中共一直試圖把經濟發展作為其合法性的來源,從鄧小平到胡錦濤,中共領導人都明確地提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但習近平改變了這種模式,自2012年掌權以來,習近平一直把意識形態正確、國家安全和共產黨的控制放在中心位置。

習近平先後提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口號,並寫入黨的文件, 2020年又推出了「雙循環」,目的都是在不損害中共制度的情況下,從外部環境中獲利。

中共的國家安全最基本的就是「政治安全」,用中共的話來表述就是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而所謂的「政治安全」,就是維護中共的統治地位和中共制度的安全,即「保黨」。

根據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2014年,中共正式提出了 「總體國家安全」概念,包括16個安全領域。中共已將國家安全變成了黨的意識形態的核心組成部份,成為滲透到中共治理各方面的國家理論。

報告指出,中共的國家安全概念與國際趨勢並無不同。但歐美的國家安全是在憲法和公眾監督之下進行的,而中共的國家安全觀完全被納入了黨的意識形態,其核心是捍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任何憲法限制或制度化的監督。

中共還越來越多地將國家權力編入法典,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無視國際條約和國內立法,特別是在人權領域。

中共對國家安全的重視,不只滲透到政策和法規中,而且還滲透到公眾和企業的指導方針和隱私聲明中。對於私營公司來說,在習近平的「新時代」,國家安全問題無處不在,中共監管機構被要求在每一層決策中考慮到國家安全。

2021年7月份中共以數據安全為由,將叫車公司滴滴應用下架,導致滴滴股價暴跌近20%。

專家們表示,私營部門是中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份,而習近平的講話強調,創新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這表明國家將在未來創新舉措中發揮主導作用。

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國有企業收購了110多家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超過830億美元。此類收購在習近平2012年上任之前並不多見;早前,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份額一直在下降。

歐美國家也正在針對科技龍頭採取反壟斷行動,但他們的措施要有限得多,與中共的做法有本質的不同。中共擔心的是,阿里巴巴、騰訊和滴滴出行等公司集聚過多的財富、數據和權力,對中共政權構成挑戰。

中共的國家安全也正在向國際方面擴展,中共擴大了報復性工具箱,多項法律和法規現在都有明確的條款,允許在國家和企業行為危及中共主權、安全或發展利益時,採取對等措施,外國公司面臨著額外的風險。

中共以國家安全為由,收緊對外國投資的監管審查,已導致更多跨國企業撤離或計劃從中國撤資。榮鼎集團和大西洋理事會的研究發現,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GDP之比一直穩步下降,從10年前的近30%降至2021年的21%。

中共政府也越來越多地使用「非正式」的經濟脅迫,來維護其國家安全紅線,例如,在立陶宛允許台灣代表處在該國設立後,中共對立陶宛進行了持續的經濟施壓活動。其它方法包括對個別公司的抵制活動,如H&M。

《經濟學人》用「No turning back(不歸路) for Xi Jinping」來形容這次二十大報告。文章中表示,在經濟放緩、清零、打壓香港民主運動等所有這些行為中,中共二十大報告沒有做任何妥協,更不用說承認錯誤。

文章指出,習近平不是人民選出來的,甚至不是參加大會的2300名代表選出來的,習近平的上位,來自極少數中共的領導人和元老,他們早就祕密開會確定了人選。中共內鬥的殘酷性,使得領導人付不起承認錯誤的代價。

《金融時報》報道表示,在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將會連任第三屆。對於這個世界上的新興超級大國來說,是一個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具有分水嶺的時刻。

如果中共是躍躍欲試、與世界對抗,給中國經濟和人民穿上安全緊身衣,那麼它就有可能扼殺企業家精神。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宋唐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370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