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廣州三萬多人被轉移 民衆:後人必感荒唐

【新視角看新聞】廣州市官方11月6日宣布新增COVID-19感染者已近2,000人,涉及海珠區、白雲區、番禺區、荔灣區等地。目前已轉送涉疫人士3.4萬人。將來的人看此事會覺得很荒唐。

11月6日,廣州市官方宣布新增COVID-19感染者已近2,000人,感染者涉及海珠區、白雲區、番禺區、荔灣區等地。

已啓用儲備隔離酒店,早在11月4日,位於廣州海珠區琶洲島的廣交會展館方艙醫院已經啓用,目前已轉送涉疫人士3.4萬人。

廣州白雲區化名薛強的居民告訴大紀元記者表示,到處都封閉,隔離。一個小區有一個陽性的感染者,就全民核酸檢測。

微信群裡傳出隔離站沒有吃的,沒有藥品;隔離人士被拉到哪的都有,有的給拉到精神病院去了,有的甚至被封控在公共廁所裡。

廣州亂套了。大家看當年文革發生的事,覺得很荒唐,將來的人看現在發生的事,也一定會覺得很荒唐。

薛強認為,疫情本身沒有什麼重症,但清零政策引發的次生災害太多了,各地都有跳樓的,有人因基礎病得不到救治而喪命。

只有生產核酸的,搞測試的部門和上面利益集團勾結在一起,賺得盆滿缽滿的,可是整體社會經濟垮塌了。沒有稅收,搞人民公社和大食堂也維持不了多久吧。中共是獨裁,不受制約,這種狀態估計不會太長就會發生突變。

廣州市海珠區從11月5日0時至11月7日晚上12時,實行社會面動態清零,全民核酸檢測,所有人居家辦公,各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實施全封閉管理;中小學、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校外培訓機構、託管機構暫停線下服務。

因11月7日感染者人數較多,海珠區清零防控延長至11月11日晚上12時。其實,早前在10月23日起廣州市海珠區、白雲區就公布聽課通知。

廣州市番禺區定於11月7日、11月8日連續兩天對全區16個鎮街大規模核酸檢測。

而廣州荔灣區重點疫情場所已更新至11月7日,凡是在11月5日9時30分至10時30分去過領展購物廣場多寶街、11月4日至11月5日8時至22時去過步雲天地站前街的,要求主動報備。

自11月7日起,廣州市南海區桂城開放「便民核酸檢測站」,開始實行收費檢測。黃碼的免費,綠碼的自費。

廣州海珠區飯店業主化名安華告訴大紀元表示,剛解封就又封了。現在飯店都關了,不可以叫外賣,很多行業都靜止了,尤其是中小企業老闆內心焦急,但又無可奈何。

上面說這次疫情是三年來最嚴重的,都不讓出去。沒事也不想出去,不知道路過哪兒就變成黃碼了,那就麻煩了。

這邊很多人都被拉走隔離了,城中村都拉空了,幾萬人被拉走,幾百輛大巴士在路邊排著。

安華指出,11月4日還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雨中等著轉送到隔離站呢,看陣勢就挺嚇人的。天天核酸檢測,百姓沒錢,在家吃泡麵,人們對生活充滿了未知和擔心,不像以前還對未來充滿希望。

廣州市海珠區單日新增感染病例連日暴增,海珠區封城時間延長至11月11日夜間12時。

11月8日,廣東省通報,在11月7日廣東省新增感染者2528宗病例,其中廣州市新增2377宗。而目前廣州市最為嚴重的疫情集中在海珠區。早前通報稱,11月6日新增1935宗,11月5日單日新增感染者1325宗。

由於中共一貫掩蓋真相,外界普遍質疑官方數據真實性。不過,近期官方數字可見當地病例數暴增。

廣州市新聞發布會早前已通報稱,海珠區新增感染人數佔全市94%,鳳陽街康鷺片區和赤崗街客村、大塘片區的感染人數佔全區84%,是疫情集中暴發點。

當地居民較早前告訴大紀元表示,康樂、鷺江村數萬人被拉走隔離,甚至有居民深夜被困在轉送大巴上。

海珠區11月4日晚間宣布,11月5日起進行封城,一直到11月7日。但因疫情持續嚴重,廣州當局11月7日又宣布延長海珠區的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至11月11日夜間12時。

海珠區封城措施要求市民非必要不外出,每戶每天只一人外出購物或領取物資,全民核酸檢測,地鐵、公交車停運,學校停課等。

此措施引發大量網民不滿。「廣州海珠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廣州疫情」等11月6日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民直接在相關話題下以廣東話爆粗口的方式發洩不滿。不過,大部份網民的留言已被刪除。

新增一千多宗?搞邊科「全民陪你癲,越控新增越多,搞咗大半個月仲可以日增800宗,不如頒個防控最爛獎過你地好唔好?」

廣州地鐵方面,大石站、嘉禾望崗站、雙崗站停止對外服務。自11月7日營運時間起,廣州地鐵二號線、三號線、十四號線的嘉禾望崗地鐵站的所有出入口實施臨時關閉,保留站內換乘功能,三號線大石站停止對外服務,五號線大沙東站A口封閉。

公交方面,從11月7日首班車起,新增臨時撤銷站點:公共汽車空港大道站、廣東警官學院站、武警廣州指揮學院正門站、廣州市第八醫院站、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站等48個站點被撤銷,近10條線路暫停營運。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鐘元、蕭律生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4039)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