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鮑彤 後人憶遺願
【新視角聽新聞】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祕書鮑彤11月9日離世,鮑彤女兒也向社會傳遞父親的遺願。旅澳學者緬懷鮑彤,是認清中共罪惡的自由主義者,關注中國未來表傷感。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祕書鮑彤11月9日離世,享耆壽90歲。海內外很多知識分子和關注中國未來前途的人士表示傷感。鮑彤女兒也向社會傳遞父親的遺願。
旅澳中國學者馮崇義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鮑彤是原來北京高層認清中共罪惡的人中,想革除專制,走得最遠、受難最大者,他是堅定的自由主義者。
鮑彤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因反對當局武力鎮壓而遭判刑7年,並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他出獄後長期處於遭軟禁狀態,卻從未停止記錄歷史,晚年經常突破封鎖發表時政評論,一直為中國憲政民主和人權發聲。
大紀元記者問鮑簡,是否可以向公眾傳遞鮑彤老先生有什麼遺願。鮑簡回應表示,父親在他90歲時有一個生日的感言,鮑彤就是希望大家做好,現在你能做、應該做你必須做的事情。
就是說為了這塊土地的未來,這塊土地的今天,你要做你能做、你應該做、你必須做的事情,而且要把它做好。
澳洲悉尼科技大學馮崇義教授11月10日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鮑彤的離去,是很令人傷感的事。
我們原來講的胡耀邦趙紫陽舊部,就是在『六四』之後還在江湖上享受比較高位置的,像李銳、朱厚澤、鮑彤,他們是一批人,真正地去深度反思文革,想革除黨國專制主義,想讓中國走向自由民主。
馮崇義指出,其他人受迫害比較早,而且當時還是因所謂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不同意見受迫害,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是改良這個黨。但是鮑彤是因為支持「六四」,被投進大牢7年。
鮑彤直接參與了「六四」那一場較量。他坐牢之後被開除出黨,最後完全走到了自由民主陣營,是很堅定的自由主義者。鮑彤一直抱有很大熱情,推動重新評價「六四」,希望上下形成合力,可以把中國推向憲政。
馮崇義向大紀元記者講解表示,在他的國內交往圈裡,在思想上走得和鮑彤一樣遠的另外一名中共前高層,是朱厚澤。朱厚澤把整個馬列主義、整個社會主義徹底地從根上否定,要實現中國憲政民主,擁抱資本主義文明。
朱厚澤生於1931年1月,2010年5月9日離世。朱厚澤1964年在四清運動中被開除黨籍、下放勞動。1978年平反後,曾任中共貴陽市委書記等職。
胡耀邦時期任貴州省委書記,後曾出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曾提出「三寬論」(寬厚、寬容、寬鬆)方針,以放寬對文藝界與學術界的限制。1989年12月「六四」後被免職。
2015年6月25日,美國國會推343號決議案,要求中共立即停止對法輪功學員和其他良心犯的「強摘器官」行為。鮑彤在受訪時要求中南海予以回應,如實公布情況並表明態度。
2016年12日10日世界人權日,鮑彤聲援法輪功、籲清算江澤民罪行。他通過大紀元平台表示,希望世界人權日聯合國提出的保護人權的宗旨,能夠在這個地球上一天比一天發揚光大。
在2018年6月的一次受訪中,就來自世界各地的近萬名法輪功學員聚集美國首府華盛頓集會遊行,鮑彤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表示,法輪功在江澤民的打壓下,反而越發壯大。共產黨迫害法輪功犯下反人類罪,應該受到全世界譴責。
馮崇義指出,類似鮑彤這樣能認識中共極權罪惡的,鮑彤知道在中共省部級以上的幹部還有多人。除了朱厚澤,還有一個是李慎之曾在書作中明確地宣布整個共產主義徹底破產,是一個破落的意識形態。
李慎之生於1923年8月15日,2003年4月22日離世。李慎之是二十世紀晚期以來中國大陸自由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共反右運動中受過迫害,1985年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著有《風雨蒼黃五十年》。
馮崇義表示,鮑彤是直接投身於維權運動,包括為法輪功說話,為被侵權的底層民眾呼籲,鮑彤比其他人走得更遠,在行動上走得更遠。
1978年之後,中共黨內反思文革,有人反思認為毛澤東是罪魁禍首,但部份黨員認識到是整個共產主義制度的罪惡,必須要建立一套新的制度。
馮崇義表示,憲政思想脈絡一直承傳,在黨內也有很多人支持。但文革反思最後被鄧小平壓住了,結果還是一黨專政,權力的結構並沒有改變,所以現在習近平把極權統治的各種機制重新激活起來,就很得心應手。
中共黨內已經想明白了的人,他們沒有力量改變這樣的結構,他們在「六四」之後被清算。
馮崇義指出,和自己一樣的後來這批人是通過讀書和社會運動產生憲政訴求,而鮑彤他們是因為受過迫害,看到內部的黑暗,從中共內部反出來。
到了胡溫時期,公民社會、維權運動跟上層或者是知識界的憲政訴求匯合在一起,從不同的心路歷程走到同一個歸宿,就是一定要推翻中共暴政,建立民主憲政。
馮崇義曾見過鮑彤兩次。第一次是2007年前後,他從海外回去,和國內的自由派人士聚餐方式會面。有時邀請鮑彤,或者李銳,他們就負責請公共知識分子,還有維權律師一起聚會。
馮崇義表示和鮑彤最後一次見面,大約是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而自2015年起,中國新的維權運動和憲政運動,受到當局嚴厲打壓。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408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