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加拿大敞開大門 港人移民關鍵機會點

【新視角看新聞】反送中運動後,香港局勢動盪,很多港人、特別是年輕人陸續移居加拿大,人數成爆炸式增長。加拿大移民局在11月1日宣佈,計劃未來3年吸納145萬人。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香港的局勢變得動盪,很多港人、特別是年輕人陸續移居加拿大,人數成爆炸式增長。

加拿大移民局在11月1日宣佈,計劃未來3年吸納145萬人。

加拿大爲什麽要吸納這麽多新移民?加拿大歡迎香港移民嗎?香港人喜歡移民加拿大嗎?

人在溫哥華的Sam,是 YouTube頻道「住加男人」的主持人之一,他們製作的影片,不時分享移民資訊。最近政府移民局和統計局的報告公佈後,他們也有出節目幫助大家瞭解相關的資訊。對於加拿大政府爲何要在未來3年接納這麽多新移民,Sam是這樣看的:

1. 加拿大國家地大人稀 需要勞動力促進經濟

2. 嬰兒潮造成人口老化 急需填充

Sam舉例説明:拿醫護人員來講,現在已經有四分之一的醫護人員已經是接近退休年齡;再過10年,那四分之一就會完全退休。但是又缺乏填充的人員。「比如我身邊讀醫護的,甚至麻醉師、醫生等等,他們很多在加拿大讀完書就去美國工作,因爲美國工資高很多。因爲我們的醫生是聯邦政府發工資,他們是公營的嘛。不像美國是私營的,它會搶你的人走,所以我們一直不夠人,那麽就要填充。這只是一個行業,其實各行各業都會這樣。」

Sam認爲這都是嬰兒潮的後遺症。這其實也不是只是加拿大所面對的問題來的,這個其實是很多國家都在面對的問題。所以反映出來,你看到爲什麽新加坡也在搶人才、香港也要搶人才,其實大家都在面對同一個問題。

據他所知,在加拿大,現在不單是傳統的魁北克、安省和卑詩這幾個省份,也陸續看到中部的省份。就是其實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較量,都想增加自己的人口,加大自己的本錢。問題是,引進什麽人口,移民局就要把關了。所以Sam預計政府的政策是會不停修改的。

關於移民類別,Sam表示,其實一直都是經濟類的移民占多數,但是就算是經濟類也有所改變。

比如90年代很多是投資移民,之後政府發現,這些人雖然帶了一大筆錢過來,但是未必會出來工作,未必有勞動力,也未必會給你交足稅,但是他又會領福利,其實反而是加大了國家的負擔。所以你看到魁北克停了投資移民,只處理剩餘的個案;卑詩省其實也已經沒有投資移民了,沒有了90年代那種,投入一百來萬,就可以坐等拿楓葉卡、入籍的好事了。

現在是著重你要工作,你要用技術類型計分。投資移民不是沒有了,但是他不會再放溫哥華、多倫多了,可能會是去一些偏遠地方。

Sam注意到,經濟類移民仍然是超過一半的一個大類別,因爲未來三年吸納的145萬人,其實難民類別和家庭團聚類別加在一起,都不夠經濟類別的多。經濟類也有細分,有些是高技能、聯邦高技能的;也有一些可能是創業簽證(Start-up Visa),只能投資在某一些地方,或者是在某個特定板塊裡面。估計政府吸納人過來一段時間後會進行評估,會再洗牌、調整計畫,再定新策略。

Sam表示:首先,加拿大推出救生艇計劃本身已經增加了香港人的移民機會。時任移民部長也説,其實加拿大一直都知道香港人是一個什麽身分,也都知道香港人在加拿大貢獻過多少,也知道是一個好的移民類別,所以他會這樣開放。

「當然,這個開放條件,並不像接受烏克蘭或阿富汗難民那樣,一過來就幫你搞移民。你可能要讀1~2年書,又或者要工作一年,那是有一個過渡期的。」

Sam認爲,估計加拿大政府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究竟通過Stream A、B來的人,究竟有多少會最後留下申請永久居民,或者入籍做加拿大人。因爲去年6月公佈stream A、B,那麽最快的應該是stream B,剛剛畢業,做了認證,大概8月拿到工作許可過來加拿大。其實來這裡說的是15個月左右,如果這15個月他又剛好做了一年工作,就可以申請永久居民。那申請永久居民的程式就算最快也要2、3個月之後。就是説救生艇計劃過來的第一批來香港人,應該今年年底開始才有機會出到第一批拿永久居民。所以其實未來3年145萬也只是一個預算,有浮動性,可以提供填充的機會,那些香港人反而就在那些位置上。

所以Sam覺得如果針對香港人來説,那就要留意2、3年以後。當第一批通過救生艇計劃的人已經達到所有要求的時候,合資格申請永久居民的到底有多少。如果政府覺得這些移民填充了勞動人口,或者填充了不同省份的需求,政府是可以因應局勢、需求再去延長這個計劃。

可能是香港移民往往對英聯邦國家情有獨鍾,加拿大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港人移民目的地。

Sam分析,新一批選擇定居溫哥華的香港人,已經不局限在列治文市。

他覺得,回流的人會喜歡列治文。因爲他們原本就拿了加拿大身分,之後回香港工作,然後現在二次回流。因爲90年代最多香港人在列治文落腳,也有在溫東、溫西的。可能小時候普遍是在列治文上學,他們還有家人、朋友仍在列治文居住,最好是有親戚朋友在附近,比較方便適應。

但是,新移民已經開始會找其他地方落腳。他看到:「比如本拿比、高貴林,甚至北溫、西溫也多了很多香港人。其實是整個大溫都多了香港人。但是就沒有90年代那麽集中在列治文,而是分散到了其他地方。」

Sam認爲: 「原因有幾個,比如,有些人因爲經過2019年,他們不喜歡那個政權,那麽過來他真的不想見到這麽多中國人,而列治文的中國人比例是比較大的,那麽他們可能就會找其他地方。那有可能去一些偏遠一點的,比如南素裏啊,或者是北溫。」

他認爲另一個原因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 「去那高貴林很明顯是因爲那個房價。」

Sam指出,新來的港人不再像90年代的人那樣,說這裡房子這麽便宜就買房子吧。根據大溫地產局公佈的數字,這三五年房屋漲幅超過50%。

據Sam所知,通常都是有孩子的家庭,或者是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比較感興趣移民過來。一些中產的,或者一些年輕有工作能力的、甚至是有特定學歷的人;那些做生意的、很有錢的那些人,很多時候他們反而會選擇留在香港,他們當然是覺得香港機遇多,加拿大機遇少。

在香港出生的Marco Cheng是一個地產經紀,移民溫哥華快十年了。據Marco介紹,溫哥華街坊會(Vancouver Kaifong Association)(簡稱:街坊會)於2020年11月成立,目的就是希望建立鄰裏間的互助關係,承傳香港文化,幫助從香港新移民、新過來的人,特別是年輕香港人融入加拿大這個新環境、新生活,大家團結一起在這個新的國家裡成長。

以上新聞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楊欣文加拿大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44105)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