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芒留給別人 香港《大紀元》印刷廠員工的日與夜
【新視角看新聞】香港《大紀元》印刷廠的工作日夜顛倒,人手很少但人工卻很低,甚至是義工形式。在他們的堅守下,一個個重要的不被過濾新聞,通過報紙傳達給香港讀者。
印刷廠的工作日夜顛倒,好像「轉去另外一個世界」。這裏沒有時間的概念,員工一進入印刷廠的密封環境,已經分不清外面是白天還是黑夜。這樣的工作時間,導致員工很少和朋友交往,有時家人一周也見不到一次。
這些員工沒有主播和記者的亮麗光環,他們總是默默地在黑夜裏工作,與紙屑油墨為伴,把光芒留給別人,工廠之外的同事可能也不認識他們。員工的收入也十分微薄,甚至是義工形式。
但是在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下,電子時代下紙張報紙的傳統得以延續,一個個重要的不被過濾的新聞,亦透過報紙傳達給香港讀者。
印刷廠剛成立時,A先生(化名)就入職印刷廠,現在早已把印刷廠當成自己的家,已聞不出剛來時聞到的濃烈油墨味。
外界難以相信的是,A先生在十多年來的印刷廠的工作幾乎沒有薪水,因為家境尚算優渥,A先生用自己的積蓄挺過了十多年。A淡然地笑著說:「說出來普通人不會相信的,但是我們確實因為信仰,節衣縮食,可以放棄這些物質上的利益。」
多年的堅持亦算有所成就,香港《大紀元》因為報道真相受到越來越多的港人理解。A先生欣慰地說:「以前這麼辛苦還不被人理解,現在被理解了,我感到很欣慰,覺得再怎麼辛苦也是值得的。」
A先生也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等到這個世界變好的時候,我們就放心了,就可以退休了。」
今年年初第五波疫情在港爆發時,香港《大紀元》印刷廠面臨很大考驗。生產主管需請假2周,當時印刷團隊中已有一位員工染疫,4個人的印刷團隊,短缺2人。
本來打算工廠停印兩周,工廠立即收到各種反饋:「一定不能停印!」一位印刷員工提出能操作的建議,工廠上下人員也出來幫手一齊印,那幾日工廠員工早來晚走,一些員工長時間在工廠加班,總是樂呵呵地做事。
報社那邊同事說可以夜晚去幫手。當晚所有同事都提前早到達工廠,工廠裏燈光一片明亮。所有人都認真做著自己的工作。機器緩緩啓動,當第一份報紙從傳送帶上送出時,大家都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我們可以出報了!」
然而,這天報紙準時出街後,印完後機器卻出故障,幸得工廠人員G先生加班維修,把問題解決。
所有人都把工廠的事當是自己的事。在香港疫情十分嚴重的時候,《大紀元》兩周的印刷工作完全沒有停止。在困難面前,每位員工都努力想辦法,默默付出與配合,心中只有一念「報紙一定要準時出街」。
2000年8月,由於中共對內實行新聞過濾與封鎖、對外操縱海外媒體,為讓海內外民眾有一個發聲和了解真相的媒體,一群留美中國年輕學子籌辦的《大紀元時報》在美國正式面世。
《大紀元》香港分社成立於2001年11月3日。2005年1月,香港《大紀元》從周報轉為日報,同年不久承印商疑受中共壓力不再承印報紙,迫於無奈,香港《大紀元》著手籌辦印刷廠。
2006年1月26日,《大紀元》印刷廠第一次印刷當日報紙。同年2月28日,中共刑毀印刷廠的機器。不過,在員工的堅持和社會正義人士的協助下,翌日的3月1日,《大紀元》仍然能如期發行。
之後,《大紀元》的印刷廠不斷有不法份子企圖闖入工廠不果。不過,工廠分別在2019年11月及2020年4月先後兩次遭歹徒縱火和刑毀。連續兩年被破壞,員工和員工家屬也受到很大心理壓力。即使在多次遭到騷擾的情況下,工廠員工仍堅持不懈,確保工廠能夠準時送出報紙。
全程參與香港《大紀元》從零開始過程的前任社長Amy表示,初期《大紀元》員工沒有任何媒體經驗,甚麼都要一步步學習。當時資金不足,人手緊缺,初期的員工自己出錢出力,白天有其它工作,凌晨才全身心投入《大紀元》工作。
Amy講述,當時籌辦印刷廠時,運載印刷機的貨櫃從碼頭搬到工廠,在行家看來,報社買了一堆廢銅爛鐵,但在員工眼裏是如獲至寶。機器全是散件,上面很髒很油膩,員工要忍受天拿水(稀釋液)的難聞味道,用其清洗機器整整一月。
Amy回憶,機器是60年代的古董機器,需要全部手動操作。員工對安裝機器不了解,需花很長時間去安裝,「其它印刷廠有設備『對機器』來完成裝置,我們員工只能嘗試用線對的最原始方法來完成這種精密機器裝置,最後竟然成功了,當時幫忙裝機器的人也覺得很神奇!」
試機那天Amy很緊張,很擔心不當操作,會導致機器爆炸。Amy遂邀請一位有30多年經驗的印刷業老前輩來看「古董」,這位老前輩說:「如果你們這部機器可以印出報紙來,那就是天方夜譚!」最終,這位老前輩親眼看到印出報紙的質量很好,不比其它媒體的質量差,連連感嘆「這是神蹟」!並且,這部機器還頑強地運轉了13年。
Amy強調,有信仰的人,對中共的打壓有不同理解與對待,越打壓越覺得要把真相告訴別人。即使整個過程很艱難,「但信念定下來後,只要這是應該要做的,就一定要做下去。從來沒有想過不做,只想著怎麼做。」在印刷廠多次被中共突然破壞時,「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明天早上報紙一定要出去!」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哲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4298)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