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2023年新格局風向標? 台海戰略博弈變化大

【新視角看新聞】2022年台海緊張形勢升級,面對中共的步步緊逼,美、台分別加大反制力度,美國還將台灣定位為「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台海局勢走向為何即將成為國際戰略新格局的風向標?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王赫文章,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

2022年台海緊張形勢進一步升級,面對中共的步步緊逼,美、台分別加大反制力度,美國甚至將台灣定位為「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

台海局勢走向即將成為國際戰略新格局的風向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軍機、軍艦擾台數量劇增

根據台灣國防部的資料,12月25日6時至26日6時止,台灣偵獲「共機」71架在台海周邊活動,創下了新高。這也是中共「戰訓合一」的體現,「仗怎麼打,兵怎麼練」、「仗在哪打,兵在哪練」。

第二、否認、抹殺台海中線

海峽中線是美軍在1950年代擬定的一條分界線,並未納入國際法。多年來已經成為兩岸默契,除了天氣不佳等特殊情況外,鮮少發生越線。

2020年9月21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首次對外聲稱「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

今年5月26日,中共官方第二次否認「海峽中線」。

這兩年間,中共軍機頻繁的飛越「海峽中線」。

由台灣防空識別區違規追蹤數據庫的公開數據顯示,從2020年9月到2022年7月底,中共軍機總共23次飛越中線;今年8月,飛越中線的次數就高達300次。最嚴重的是,8月中共舉行的大規模封鎖台灣實彈軍演,部分演習區域不僅涵蓋台灣領海,更發射4枚導彈飛越台灣北部上空。

第三、宣稱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

6月14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藉口國際海洋法上沒有「國際水域」一說,稱中共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台灣海峽最窄處約70海里、最寬處約220海里,根據國際法,台灣海峽是一個國際海峽,依據「公海自由」(freedom of the High Seas)基本精神,各國皆可以自由通行。

美國軍艦依國際法通過台灣海峽,用以表明美國對「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之承諾。中共宣稱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表面是玩文字遊戲,實質是海洋霸權野心的大暴露,跟美國的戰略對抗。

第四、修改黨章重申解決台灣問題

10月召開的「二十大」,中共修改黨章首次納入「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等內容;而「二十大」報告也罕見出現重申解決台灣問題「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這不僅具有象徵意義,更有政策含義。其中謀求的是「以戰逼和」,實際上正在令台海局勢升溫。

台灣民間憂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但不懼戰。

許多年輕人除了探尋防空洞、編製避難場所地圖外,還自發性投入戰術射擊和實戰模擬課程,並學習戰場急救等生存訓練,強化自我防衛的能力。VOA6月報導,戰術訓練公司表示,2月以來,台灣男子投入訓練人數增2-4倍,女性學員也增加近三倍。

8月5日,也就是中共軍隊圍台演習第二天,著名企業家曹興誠,宣布捐出新台幣30億元,希望資助獎勵個人與團體辦理推動國防教育、研究反制中國大陸的專書與活動等。

9月1日,曹興誠又宣布將資助新台幣10億元,推動協助防衛的民間勇士加強台灣的防衛力量。

台灣政府方面,則有兩大舉措。

第一,2023年度軍費整體開支增長13.9%。

8月25日,台灣國防部表示,2023年度國防歲出預算4151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度法定預算增加475億元,增長約12.9%;若加計新式戰機及海空戰力提升計劃採購特別預算1083億元,合計高達5,234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增加677億元;若連同非營業特種基金629億元,整體國防預算計5,863億元,占GDP比率約為2.4%。

第二,自2024年起,將義務役役期從四個月延長至一年。

12月27日,蔡英文在「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記者會」宣布上述決定,並表示這是「無比艱難的決定」。

蔡英文的安全團隊,自2020年以來就一直在進行對整體防衛戰略的研究。事實上,1990年之後,民進黨和國民黨輪流執政的前幾屆政府,已經將男性義務兵役役期從兩年減至四個月。

如今,兩岸局勢緊張、戰爭風險日增,對台灣而言,已演變為: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

而統治台灣,是中共實現其全球野心的關鍵一步,美國對此看得非常清楚。

拜登四次表示要武力保衛台灣,無論是不是口誤,其實都在表明美國嚴陣以待的立場。12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示,對美國國家利益而言,台灣比烏克蘭更加重要。

對美國而言,如果能以強大實力懾止中共武統台灣,那當然最好不過;不過,如果威懾戰略失敗了呢?那就將要進入實戰,美國必須要確保自己戰而勝之。

2022年,美國按照這個思路,對台軍事政策進行了全面調整和強化。這裡我們只先談兩點:

第一,中美軍事實力差距甚大,美軍把最精銳的部隊和裝備都部署在西太平洋,以嚇阻中共的冒進。

第二,美再次對台提供軍事財政援助。

冷戰期間,作為遏制共產主義的重要「前沿防衛」陣地,台灣一直是美國對外軍援的主要受援對象之一。12月24日,由拜登簽署的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授權美國政府五年內向台灣提供100億美元軍事援助、20億美元軍事貸款,以及加速對台軍售等等。

如果說2022年台海局勢風急浪高,2023年則是處於高度不確定性中。

最大的變數,是中國的疫情。

當前,中國新一輪疫情海嘯,染疫人數將可能高達8、9億,死亡人數巨大。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中共必遭重創,甚至可能解體;這種形勢之下,中國政局將如何演變,一切都在未定之中。

各方只能嚴陣以待,提前預防中共可能的鋌而走險,以觀其變。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487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