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劉國中介入防疫 號令不一引猜測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官媒新華社1月3日報道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國中1日至3日在四川、重慶調研防疫,傳達習近平有關防疫「重要指示」。
在中國疫情大爆發之際,中共官媒新華社1月3日報道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國中1日至3日在四川、重慶調研防疫。劉國中強調習近平有關防疫「重要指示」,提到當局將COVID-19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要求將防控工作重心轉向「保健康、防重症」。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0歲的劉國中是黑龍江望奎人,華東工程學院(今南京理工大學)炮彈系觸發引信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工藝系壓力加工專業、管理學院系統工程專業研究生學歷。
在二十大上晉升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劉國中,2022年11月27日離任陝西省委書記。隨後在北京頻頻露面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等,傳言將在2023年兩會擔任副總理,或分管防疫。
劉國中此番露面,被指他有可能接替現任副總理孫春蘭分管防疫工作。但目前離孫春蘭在兩會卸任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除了劉國中,候任總理李強,此前也曾被傳提前介入防疫工作。親北京的《星島日報》2022年12月28日撰文指出,北京官方外流的一份防疫會議文件披露,25日下午,中共全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李強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身分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2020年初設立的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李克強,主管黨務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擔任副組長。據前述消息披露,李強已經接替李克強任組長,而王滬寧目前仍擔任副組長,而非主管黨務的常委蔡奇。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1月4日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李強、劉國中現在在國務院並沒有正式名分,這些新一屆政治局委員、常委們提前介入國務院的工作,在現在疫情嚴重的狀態下,會造成「兩個司令部」的問題。因為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組,孫春蘭職務應該還在。未來疫情防控,如果孫和劉的聲音不同,下邊到底該聽誰的,肯定會造成混亂。
李林一還說,之前李強被曝光已經接手了部分疫情防控的權力,也存在一樣的問題。李強、李克強一旦說的話不同,地方應該聽誰的?搞得不好就會出現內鬥。不過,中共是以黨領政,也就是說李克強和孫春蘭現在變成了接受李強領導,劉國中也領導孫春蘭,這已經是不管政治規矩的事了。
另外,對於由炮彈專業的劉國中管防疫,外界不少觀察人士認為是個國際笑話。時評人士令起航2022年11月在「希望之聲」刊文表示,中共當局人事任命屢破慣例,似乎走向一個極端,已經完全不管專業對口的原則。
另一方面,由於各地疫情嚴峻,整個殯葬系統處於癱瘓。一名上海老太太的屍體在她和家人居住的住所放了五天後,才有靈車來運走。
一個親戚上週在上海龍華殯儀館告訴彭博社,「我們很幸運,現在是寒冷的冬天。」當家人和其他大約300名送葬者一起等待告別時,他們講述了這種困苦。
雖然這名八旬老人沒有死於COVID-19,但中國各地爆炸性的COVID病例使火葬場超負荷運作,屍體難以及時火化。
據一名參加葬禮的人說,龍華殯儀館12月底的公告說明,火葬場當天收到了五百多具屍體,大約是通常處理的五倍。經過數小時的等待,每個家庭有5到10分鐘的時間在一個沒有任何裝飾的儀式上進行哀悼。在一個狹窄的房間裡有諸多被裹在黃色屍袋內的屍體。
所有這一切剝奪了喪親之人以及死者在中國葬禮上通常應得的尊嚴。
類似場景在中國各地的殯儀館上演。在那裡,無數悲痛家庭和疲憊不堪的工人在講述中國疫情死亡人數的真實情況。
北京東南部通州區的民政局在2022年12月22日告訴中國媒體,當地主要的殯儀館每天焚燒約140—150具屍體,而過去每天為40具。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面臨類似困境。大量死亡對習近平來說是又一次打擊,他曾吹噓「清零」政策比美國和歐洲更人道。
中共政府自上個月初放棄「清零」政策以來,只正式承認了大約十幾例COVID死亡病例。這種不透明度促使世界各國政府對中國旅行者實施限制。
由於死亡人數暴增,殯儀館超負荷運行,殯葬服務也趁機大幅抬高價格。「殯葬黃牛」也隨之出現,乘機賺黑心錢。
當彭博新聞社致電北京德順祥殯儀服務商時,一名員工說,可以在三天內安排火化,費用為6.8萬元,當天火化的服務費為8.8萬元。在正常情況下,殯儀服務的費用大約幾千元人民幣,如果不尋求快速服務,就得等一個月。
彭博社援引一名用戶在微博上發表的言論說,「清零封鎖下我們活不起。」,「現在我們也死不起。」
讓親人安息的困境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緊張。外媒對北京和上海殯儀館工作人員的採訪表明,現在火爐通宵工作,等待火化的屍體急劇增加。
由於需求量激增,龍華殯儀館於12月27日宣布了一個在線預訂系統,允許家屬等待電話,避免排長隊。
即使對富人來說,現在也處於艱難時期。毛大慶(Mao Daqing,音譯)是「優客工場」的創始人,談到了在一名家中長輩突然去世後尋找火化地點的艱難,「殯葬的各個環節,其艱難程度完全超乎我的想像。」
彭博社報道,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的岳父於12月21日因COVID引起的肺炎去世。老人發病時,家人等救護車等了數小時,才將老人送往醫院。去世後,家人又想辦法在八寶山殯儀館火化屍體,目前唯一期望是老父親能夠單獨火化。」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張婷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504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