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全球經濟衰退氣息漸濃 印度與黃金熱度上升

【新視角看新聞】全球經濟距離似乎衰退越來越近,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價格衝上1,900美元關口,在投資者全球尋找投資機遇之際,印度市場頻頻出現在分析師的推薦榜單中。

隨著世界銀行大幅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預期,全球經濟距離似乎衰退越來越近,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價格衝上1,900美元關口,在投資者全球尋找投資機遇之際,印度市場頻頻出現在分析師的推薦榜單中。

美國通膨降溫帶動黃金漲勢,並有信號預示金價上漲趨勢會進一步延續。

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在1月13日收盤價升穿每盎司1,900美元,達到1921.7美元,為2022年4月以來首次,單週漲幅達到了2.8%。

與此同時,市場黃金期貨價格出現「黃金交叉」,這預示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黃金期貨價格的「黃金交叉」是指短期移動價格平均線超過長期移動平均線,黃金期貨50日均線在星期五升至1,789.94美元,超過了200日均線1,786.74美元。

MarketWatch引述Gold Newsletter編輯Brien Lundin指出,黃金價格已輕鬆突破1,900美元關卡,這將吸引投資人關注。而「黃金交叉」將吸引更多技術分析導向的交易員進場。

在市場對黃金熱強高漲之際,以往的黃金進口國印度卻大幅減少了黃金進口。

路透社1月12日引述消息指,由於印度當地黃金價格大漲並接近歷史高位,抑制市場需求,12月印度的黃金進口量按年暴跌79%,為至少20年來同期的最低水平。

報道引述一位印度官員稱,印度12月黃金進口量為20噸,遠低於2021年同期的95噸;按金額計算,12月黃金進口額從2021年12月的47.3億美元驟降至11.8億美元。另有印度官員指,印度2022年黃金進口量較2021年的1,068噸減少34%至706噸。

雖然印度減少了黃金進口,這並非是印度政府沒錢了,反而市場正在給印度未來的經濟增長潛力打出高分。

印度股市在過去兩年表現亮眼,2021年印度股市躋身全球第六大股市,2022年,其全球排名更上升到第四。

高盛指,隨著高估值初創企業公開上市,將在未來幾年改變印度的資本市場和股票指數。預計未來五年,印度市場在全球股市的占比將從目前的2.8%上升至3.7%。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出,印度股市獲得越來越多投資人關注,其中一項原因是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擾亂供應鏈,促使外資企業加速遷移出中國,令印度成為「去中化」效應的受惠者。

此外,印度中產階級人口規模快速上升,增加了外資積極開發印度市場的意願。除了股市成績亮麗,印度的經濟增長亦表現出強勁上升趨勢。

根據印度官方公布數據,印度2022年前三季GDP增長7.7%,在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的趨勢下,印度接近8%的增速遙遙領先。

12月初,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表報告指,雖然不斷惡化的外部環境將對印度的增長前景造成壓力,但與大多數其它新興市場相比,印度在抵禦全球溢出效應方面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世界銀行認為,印度強勁的國內需求將支撐其GDP繼續強勁增長,並繼續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世界銀行將截至2022-2023年3月底止的印度財年GDP增長預測從6.5%上調至6.9%。

並且,在如此高基數以及全球即將迎來衰退的背景下,世界銀行報告預測,印度在2023-2024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經濟增速仍將達到6.6%。

此外,從中長期來看,多個金融機構認為印度會在10年內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22年12月初,包括標普全球、摩根士丹利以及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均預測,印度將以平均每年6%的經濟增速持續成長,並有望在2030年前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則在報告中寫道,在製造業投資、能源轉型和先進數字基礎設施的推動下,印度已具備實現經濟繁榮的條件。這些將推動印度在下個十年之內,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股票市場。

法國外貿銀行在13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印度政府最近推出10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以吸引半導體製造業;還宣布了價值1.3萬億美元的「大基建計劃」(PM Gati Shakti Master Plan),旨在未來25年加強國內基礎設施建設,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提高其製造業和出口能力。

印度將基礎設施放在經濟議程的首位,為鐵路和公路分別分配了高到1.4萬億盧比和1.9萬億盧比的預算。印度政府還希望在2023財年建設四個多式聯運物流園區,並在未來三年內建設100個貨運站。

此外,印度在人口紅利方面亦具有優勢。根據法國外貿銀行發布報告指,在2020至2040年期間,世界人口增長的三分之一將來自年輕的南亞和東南亞經濟體。其中,印度的人口增長最多,人口增長數量將達到2.13億。

根據該行發表的法國外貿銀行勞動力供應吸引力指數(NLSAI),印度在勞動密集型生產方面以及資本密集型產業方面排名第一。

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到了2027年,印度可能組裝高達50%的iPhone,生產規模將與中國相當。這意味著,5年內印度製iPhone將從不到5%急速攀升,而中國製比重將大幅降低。

據《南華早報》報道,台灣調研機構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俊吉(Luke Lin)預測,在這一波智能手機供應鏈「脫中」浪潮之下,印度、越南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報告指出,印度2022年已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預計到2023年底,印度的iPhone總產量將占25%,到2025年將達到40%。隨著蘋果供應鏈加速轉移,估計到了2027年,印度將生產45%至50%的iPhone,產能與中國相當。

林俊吉表示,由於美中脫鉤,加上中國疫情控制的不確定性,為分散風險,中國有可能失去其作為蘋果製造中心的主導地位。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曉彤、陳霆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538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