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建築設計師、工程師:法輪功創始人文章 忠告世人 給人希望

【新視角看新聞】對未來抱持希望,是人努力向前推動的方向。在很艱苦的環境中,仍然選擇正義,仍然選擇保持善良;當一無所有的時候,仍然保持感恩。

法輪功創辦人李洪志先生1月20日發表的《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社會上流傳,受到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讀者們稱讚。

舊金山華裔建築設計師Natalia Khaw女士是香港人,也是天主教徒,在舊金山有自己的建築設計工作室,在認真學習這篇文章後表示,「李洪志大師說的是真理,在最後忠告世人,神正在不停地救人。」。

Khaw女士說,「雖然看不到,但是相信有天堂和地獄。大法師父講的很多東西,自己都看不到,但是良知告訴自己,大法師父說的是真理。」,「自己決定,要朝著真理的路走下去」,「總之,我們相信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們就是按神的指引而行。」,「看法輪功,自己不覺得是宗教,覺得是真理,並不是選擇天主教或者法輪功,而是裡面的真理本身就是真理,輪不到人去選擇。只不過,神給了人自由意志,可以選擇相信神,或者離開神;可以選擇相信真理,或者離開真理。」。

Khaw女士深有所感地說,做一個真正的好人不容易,「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做一個好人,可能不那麼困難。在一個很惡劣的環境下,仍然做一個好人,其實是很難的。」,「就像自己現在在美國可以暢所欲言,如果現在在香港、在中國,就不知道自己敢不敢說這些話,要去到那些地方、那一刻,才知道我自己究竟是什麼回事。所以,自己都不可以說自己是一個好人,要去那一刻真正面對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能夠面對死亡,仍然選擇神。真是要面對這樣的考驗,才知道人對神信仰的堅貞程度。所以,自己覺得是很難的。」。

Khaw女士說,李洪志大師教人在苦中還要保持善良,「大法師父教的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在很艱苦的環境中,仍然選擇正義,仍然選擇保持善良;當一無所有的時候,仍然感恩,這是很重要的。」。

Khaw女士很認同大法師父說的社會亂象,認同現在人是最壞的,壞過聖經裡面所有被滅的人類。聖經裡面的壞人很壞,但是現在的人更多壞東西,更壞。就如墮胎,不但墮胎,甚至說是神允許的,太褻瀆神,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都沒有見過這麼壞的時期、這麼壞的人類。

不過,Khaw女士閲讀了李洪志大師文章後說,大法師父是在最後忠告世人,神真是很慈悲,雖然現代人類已經很壞,應該被滅,神卻都一直在給機會,一次又一次,甚至有很多好人在救壞人,這不是好人慈悲,是神慈悲,神指派這些好人去救那些壞人。

Khaw女士表示,自己發現越來越多人正在覺醒,有很多人醒悟了,自己以前好像也都是在做夢,不知道世界發生什麼事,自從COVID-19疫情之後,才開始清醒,覺得神在不停地救人,自己也會不停地叫醒人,不停地為人們祈禱。

還有一位讀者,弗蘭克·塞盧奇,是一位工程師,在賓州和加州擁有自己的建築和房地產生意,在仔細通讀《為甚麼會有人類》文章後,表示深受啟發並且感受到希望。

塞盧奇表示李老師的文章中一再強調做人要做好人、多積福德,引起自己的共鳴,也看到整篇文章充滿慈悲。

塞盧奇說:「李老師有偉大的感知力,偉大的洞察力,偉大的智慧,偉大的理解力。自己僅僅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就有這種看法。」,「越是多讀這篇文章,就越能理解,越能與其它宗教比較,與世界事件、歷史事件相比較,這篇文章裡包含很多東西、大量的訊息,非常鼓勵大家閱讀這篇文章。」

塞盧奇認同李老師的文章中談到宇宙過程中,成、住、壞、滅的四個階段,而我們正處於滅的最後階段,那些壞人、那些人們創造的壞東西,都將被毀滅。

塞盧奇認為,壞人就是那些充滿仇恨和憤怒,與任何人接觸都會引起衝突和破壞的人,雖然壞人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但低比例的壞人卻給其他人帶來災難。

塞盧奇相信輪迴的存在,自己相信,總要試著做好事,做正確的事,幫助人,「李老師的文章中有一句話說,得到拯救,獲得解脫,回到天堂,」,「第一次讀李老師的文章時,就能感受到文章確實給出了希望。」。

塞盧奇引述李老師的文章中說:「所以人生在世無論生活貧富,一定要做好事,不做壞事,保持善良,敬天敬神,樂於助人,這樣就會積下福德,來世就會有福報。」,「 人生在世多積福德,為的是用來積累鋪墊自己回天之路才是最關鍵的。」,李老師說得很清楚,有下一輩子,這給予人未來的希望,這表明即使在最後的階段,所有的生命都將被毀滅,但有些人,有些動物都將從這一切中得到拯救,將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塞盧奇認為好人有希望回到天堂,就像「《聖經》中描述的伊甸園天堂。」,「希望」對人來說非常重要,人們所做的一切,所說的一切或夢想,都必須有希望,必須有希望事情會解決,會好起來,對未來有希望。這是人努力的方向,人們自己向前推動的方向,除非是壞人,因為壞人不想要這些,壞人想現在毀滅。

塞盧奇表示,李老師描述慾界、色界和無色界,這三界吸引自己的注意。

塞盧奇說,自己同意文章中描述人們生活在慾界,是宇宙中最壞的境界,「我們所處的境界,絕對是一個慾望的境界。人們在生活中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滿足人們的慾望。而且有很多掙扎、衝突、矛盾、痛苦,並試圖實現這些慾望。」,而塞盧奇以自己為例,當不追求慾望的時候,生活變得更有樂趣,更愉快,更輕鬆,很容易與人溝通。不為自己個人慾望奮鬥是一種非常無私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給予關懷的生活方式,然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做。因此,這是這篇文章中引起自己注意的另一方面。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肖捷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577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