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中共間諜在美 問題比氣球更大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主席科默2月12日表示,中共竊取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知識產權,並在美國機構中擁有一個「龐大的間諜網」,問題比間諜氣球更大。
詹姆斯•科默(James Comer)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This Week」節目上,批評了允許氣球飛越美國大陸的作法,並表示讓中共氣球越過軍事基地,才在大西洋上將其擊落,「非常令人不安」。
科默說,「到目前為止,本屆政府還沒有樹立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來對抗中國」
然而,科默表示,拜登政府未能打擊中共在美國的間諜網絡,才是真正的問題。中共監控問題的規模,遠比漂浮在美國上空的間諜氣球「大得多」。
科默說,「中共持續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和專利。我們相信中共深入學術界,在我們的研究型大學裡有龐大的間諜網(massive spy ring),持續竊取我們得之不易的研究和開發。」
科默說,「我很高興,本屆政府更加認真地對待氣球的問題。但對我們來說,中共造成的問題比間諜氣球要大得多。」,科默也在節目上警告,中共軍隊正不斷發展、壯大。
在過去10天之內,美國在美加領空擊落了四個飛行物。第一個是在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擊落的中共間諜氣球,第二個、第三個不明飛行物,則是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育空(Yukon)上空被擊落。2月12日,美國軍方在密歇根州休倫湖上空又擊落了第四個不明飛行物。
當被問及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和密歇根上空被擊落的飛行物時,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NORAD)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在簡報會上表示:「目前還沒有排除任何可能性。」
美國和加拿大已部署了回收小組,以收集和分析這些飛行物的碎片。聯邦調查局正努力確定第一顆氣球部件的製造商,並可能提出刑事指控。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間諜氣球是中共對五大洲、四十多國廣泛間諜活動的一部分,在被發現之前,曾多次飛越美國領土。這使美中關係再度陷入冰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取消了訪華計劃,雙方都沒有宣布會議的新日期。
日前,美國和加拿大軍方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繼續進行海上和陸地搜索,以儘快回收包括一個中共間諜氣球在內的三個物體。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2月12日受訪表示,中共很難堪且受挫,中共撒謊被揭穿。
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2月12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中表示,他已聽取了白宮的簡報,官員們現在確信,空對空導彈擊落的所有三個飛行物體都是氣球。舒默將責任歸咎於中共。
2月4日,美軍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岸上空擊落一個中共間諜氣球,這個氣球有三輛巴士大小,在被擊落前,從蒙大拿州一直飄流到南卡海岸。這個氣球事件也導致美中關係極度緊張,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因此無限期推遲北京之行。
中共當局回應說被擊落的是一個民用氣象氣球,且誤入美國領空。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官員也承認,他們不知道北京最初是否打算讓氣球在冒險飛越阿拉斯加後向南飛越美國腹地,這在布林肯計劃的中國之行前幾天發生可能是一個挑釁舉動。美國官員考慮過的一種可能性是,風是否可能將氣球推離了原定航線,並飛離了加拿大邊境以南。
然而,美國官員相信,中共指示氣球飛越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美國官員認為這個氣球從海南島起飛。這些官員說,即使強風將氣球帶到比中共最初預期更南的地方,中共似乎也趁機利用這次飛行來監視氣球飛越的敏感美國軍事地點。
一位美國官員說,「氣球是刻意被操縱的。」,「氣球移動的路線是臨時起意的。」
隨後2月10日及11日連續2天,美軍F-22在阿拉斯加海域上空和加拿大北部育空上空分別擊落兩個不明飛行物。舒默對ABC表示,這兩個物體比第一個中共氣球要小得多,且在40,000英尺高度飛行。而中共氣球是在60,000-80,000英尺高度飄浮。
舒默說,「當第一個氣球飛越美國時,我們通過監視氣球獲得了大量情報信息。」
舒默接著說,通過在距南卡羅來納州僅6英里的美國水域上空將中共氣球擊落,美國或能夠將整個監視氣球的全景拼湊起來,並確切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顆間諜氣球也促使美國對外公布中共在運作一個氣球艦隊,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監視計劃。美方也因此向40個受到中共氣球監視的國家通報情況。
在回答記者提問中共是否會關閉氣球監視計劃時。舒默說,中共很難堪。「對中共來說是真正的挫敗,我認為中共將不得不放棄氣球監控計劃,因為真的很糟糕。中共不只是在美國搞監視,我們在南美洲見過一個,中共氣球可能已經遍布世界各地。」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一位發言人在舒默發表上述言論後表示,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目前非常專注於收集有關飛行物體的信息,然後分析未來需要採取哪些步驟來保護美國的利益。美國政府直到「幾個月前」才知道中共有「瘋狂的」氣球間諜計劃。
美國和加拿大的人員現在正忙著從三個擊落飛行物的地點取回氣球等物體的部件。2月12日,加拿大軍方在育空地區一個偏遠崎嶇的地區尋找飛行物的碎片。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共和黨主席邁克•特納(Mike Turner)2月12日呼籲拜登政府在飛行物體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特納告訴CNN:「我寧願他們使用武力而不是姑息。」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陳霆、夏雨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5820)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