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需求不足? 習談話反曝經濟無解
【新視角看新聞】習近平在中共黨刊《求是》雜誌稱,經濟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總需求不足」,要提振消費,發揮出口貿易。分析表示,習著力擴大內需,卻沒有解決問題的切實措施。
中共黨媒新華社2月15日報道,於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黨刊《求是》將以「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為題,發表習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部份講話。
文章引述習近平的話稱,總需求不足,特別是內需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重大問題,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文章表示,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抓主要矛盾,從提振發展信心入手;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持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時事評論員王赫向大紀元表示,中共迴避了疫情死人的問題,該問題是中國經濟的最大衝擊因素、不穩定因素。這是鴕鳥政策。
王赫說:「中共內部可能會有安排,但在社會輿論上忽略。不敢直面,沒有告訴大家真相。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各方面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
雖然中共當局一再強調提振內需,但個人和企業信心已大幅下降,消費持續低迷。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表示,中共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後,正試圖推動經濟增長。然而,中共當前面臨的挑戰是,中國民眾2022年減少了舉債、增加了儲蓄,尚不清楚要過多長時間,他們才能重新隨意花錢。
據中共政府數據,2022年累計新增居民按揭貸款相當於5,640億美元,同比下跌過半,創下自2014年以來最低累計新增量。居民不只降低按揭貸款,還轉而積攢現金。2022年,累計新增居民存款達到逾2.6萬億美元,創下高位紀錄。
《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消費者的任何重大變化都將對銀行和企業產生廣泛影響。居民存款增加,意味著銀行獲得更便宜的資金來源,但借款放緩,將損害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志武指出,在2022年裡,中國個人和企業的信心大幅下降。當人們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時,第一反應是存錢。
此外,中共央行2022年底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受訪者對工作前景感到不確定,近四分之一的人收入減少。
該調查覆蓋了全國50個城市的2萬名儲戶,詢問他們傾向於儲蓄、消費還是投資。約62%的受訪者選擇儲蓄,23%的人選擇消費,只有約六分之一的人打算增加投資。
王赫表示,中共這些年的經濟研究思路非常僵化,找不出方法解決經濟問題。經濟決策失誤,對中國經濟形勢判斷失誤。當局經常會說,超出預期的困難,超出預期的衝擊。
超出預期是什麼意思?他們沒料到,為什麼料不到?這說明對現實的經濟形勢認知出了問題。
王赫稱,為什麼認知出了問題?習近平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而事實證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這一套根本就完了,不可能支撐下來。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最近寫了篇文章指出,中共的理論遠遠落後於實踐。換句話說,就是理論跟現實完全不搭,馬克思主義完全不對頭,但現在習近平要保黨,還堅持這一套東西,這就成了中國經濟研究和經濟政策的最大制約因素。
在習近平提到的重大經濟問題中,除了內需不足外,還包括貿易,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事實上,大量企業外貿訂單銳減,上海、廣東等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內地傳媒財新網2月14日報道表示,一名上海港碼頭操作人員近期向財新披露「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現在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這種景象很多年都沒見過了。」不只是上海,空箱堆積如山的現象正在廣州等全國各大港口上演。
2022年,國際航運諮詢分析機構Alphaliner公布了2021年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30的榜單,中國佔據了10個席位。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位列前三的分別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進入前30名的還有深圳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香港港等。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指出,上海、寧波北侖港一片冷清,貨櫃車司機和員工幾乎消失。
浙江、江蘇沿海地區大部份企業依賴外貿出口生存,但疫情「清零」政策給企業造成的傷害已大面積呈現。許多大型企業紛紛裁員,小企業倒閉。
深圳做外貿生意的肖女士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外貿生意在大轉向,外商訂單都取消了。其訂單去了越南、印尼,還有泰國,直接在那邊下單了。產業鏈移到東南亞了。這樣一來,集裝箱運輸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貿公司要想其它辦法。
內地傳媒界面新聞報道,李姓貨代指出,年前沒有等來出口訂單爆發,很多工廠提前放假,空集裝箱沒能及時轉運出去,從而造成港口積壓,而年後本來就是淡季,出口量不高,於是空集裝箱持續累積。
某海運公司員工表示,當下東南亞到歐美出口量快速上升,也是導致國內出口減少、空集裝箱增多的因素之一。
此外,企業訂單減少也直接反映在招工大量減少上。很多網友發出的影片,披露長三角、珠三角的招工見聞。
有網民發推文說:「深圳旅館被擠爆,找工作的人太多了;1,100萬大學生將畢業,工價創歷史新低;大量人逃離蘇州,數十萬人滯留長三角;訂單被搶走了,長三角、珠三角都沒有工作了。」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松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588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