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 港商 讚揚《為甚麼會有人類》
【新視角看新聞】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於1月20日發表了文章《為甚麼會有人類》,香港電影監製/導演何駿怡認為,在這個時候出現這篇文章,相信因果報應 應反思價值觀。
法輪功創辦人李洪志先生1月20日發表的《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社會上流傳,受到了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讀者們稱讚。
香港電影監製/導演何駿怡認為,李大師罕見在這個時候對大眾發表文章,也許是因為有些事情要改變,希望大家在這個改變當中不要慌。
對於李大師早前向媒體透露在中國這波疫情已經死了4億人,何駿怡認為這個數字一點都不為過,還提出一道算術題予以佐證。
何駿怡在拜讀了李大師文章後說:「我很認同李洪志大師講的話,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人是應該要這樣的,而不是為了上位不擇手段。」
神是教你做人向善,是教你應該怎樣去面對你要面對的事,我們做人或者死了之後跟著會有下一世、下一世,這個都是我相信的。就是今世做多點好事下世會好一點,如果今世做了壞事下世就會更衰。
對於李大師選擇了這個時候向外界發表文章,何駿怡說:「其實會不會是到現在這一刻,大家都覺得是時候有些東西要改變,從而希望大家在這個改變裡面不要慌,不要感到怕。因為那個改變可能會很大。希望大家用善心、用一個正常的心態,去面對將要發生的一切。」
何駿怡對於《為甚麼會有人類》這篇文章裡的內容有這樣的理解:「現在有很多很多大家認為對的事其實是錯的!大家認為錯的事或者其實是對的!其實大家是否應該去回顧一下自己,不要說是否追名逐利了,自己本來的價值觀也好,自己所認知的一切究竟是否正常的呢?」
他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李洪志大師這篇新的文章《為甚麼會有人類》,然後反躬自省。
此外,1月16日,大紀元網站首發文章《法輪功創辦人:中共掩蓋疫情 中國死亡人數達4億》,報道了李洪志大師開示,三年多來中共一直在覆蓋疫情,中國的疫情已經死了4億人。
李洪志大師揭示出的天機,令世人感到震撼、震驚。何駿怡則表示:「這麼久以來,中國(中共)都說它有14億人。首先我不信!」
何駿怡解釋,疫情期間,大家可能從不同管道看到很多的新聞或畫面,殯儀館前有多少長龍,有多少屍袋等等,「用一個學術的角度去想這件事。」
何駿怡當場算了一筆數,說:「整個中國大陸面積很大,有省、市、鄉、村,以我所知,村是最小,究竟全中國大概有多少村呢?我之前找到一篇文章,說全中國有超過66萬個村,如果每個村每天死一個人,平均來算不誇張吧?66萬個村,這個數自己可以慢慢算一下。66萬個村,每天死一個人,365天,這個數是多少呢?」
記者當場計算一下,一年就已經是2億多人。
何駿怡稱:「其實大家去想4億是否誇張?大家可以去理解一下。66萬個村,其實我覺得4億已經是少了。因為當大家看到新聞,都是焚化爐不夠燒,有些甚至沒得燒,在街上燒的時候,究竟這件事是否誇張呢?對我來講一點都不誇張。」
法輪功創辦人李洪志大師1月21日發表了文章《為甚麼會有人類》。退休港商何哥閱讀後認為,在這個時候出現這篇文章,「可謂是一股清流,在當今的社會是起到當頭棒喝的威力!……就覺得現在的世界進入了急功近利和大部份人都不信邪,現今發表這篇文章,就是提醒世人。」
在中國出生的何哥,70年代來到香港,被香港的五光十色、繁榮氣象深深吸引著,也從中吸收了不少都會氣息,他熱愛香港這個地方,認為這個地方給了他這生擁有的資源。因為生意的緣故,他熟悉國內官場眾生相。
何哥從小在家也有接受傳統教育。「我阿爸阿媽反而沒有怎麼教我,而是我阿婆教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阿婆是貴族來的,1912年在廣州的女子中學畢業,字寫得非常漂亮,她教了我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與人為善。
就是你做甚麼都好,但是你不要害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與人為善就是去做多些善事……那麼這篇文章帶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當頭棒喝,這個文化在我們中國的老一輩就已經有了,現在的人都忘光了,是需要有人提醒一下。」
何哥對於有信仰的人有一個觀察:「人信了教,信了神就有一種抑制力,他就不會那麼邪惡……所以說信了神的人無論怎麼惡,都不會這麼邪惡的。不信神的人他可以做到你無法想像的那麼凶殘。神代表大自然,代表人類的發展規律。那麼你信神就會敬畏自然。」
「……就是說我們人要尊重自然規律,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要拜大自然所賜的各種物品,天然的資源給我們享受,我們沒有理由去對抗它,去反自然。
何哥認為,人在面對災難時更加需要警惕,做一個做善事的人,不違背良心的人。所以我們應該驚醒了,聽到這樣的話就是要去反省自己。到底我做錯了甚麼,做錯了就改,小錯不怕的,但是千萬不要鑄成大錯,做了魔鬼的幫凶!」
何哥表示,凡是好文章,對世人有驚醒的他都會推薦,「你為了利益而去忘記了古訓,就是我們本來就要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那麼這篇文章就是這種驚醒,當今的世人太過於急功近利了,是不是?」
最後何哥推薦大家都看一下這篇文章,「每個人看完都有不同的看法,獲益不同,各自修行!」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雪兒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588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