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專家:應對中共威脅 國軍應持續發展潛艦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8月率團訪台,中共持續派軍機、軍艦擾台已成常態化。專家指出,潛艦為最佳的不對稱武器,因應中共武力威脅。
中共持續派軍機、軍艦擾台已成常態化。專家指出,潛艦為最佳的不對稱武器,國軍應持續發展潛艦因應中共對台武力威脅,不對稱指的是軍力弱者對上強者的戰爭中,如何取勝或達成戰鬥目標。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8月率團訪台,中共在她離台後以此為藉口,開始在台灣周遭區域軍演。據中華民國國防部統計,2022年8月至12月擾台軍艦高達661艘次。
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盪寇組教官彭傑燊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潛艦能深藏於幽暗的廣大海域中,不易被敵軍所偵查或掌握。如果中共登陸艦隊犯台,在海上前進時,其中的登陸艦、油彈補給艦、指揮通信艦,或其他主力戰艦,只要任何一艘被國軍的潛艦隊擊沉或喪失動力,中共艦隊登陸作戰任務立即受阻,而且在混亂中,國軍潛艦隊可再打擊其他艦,是取得更好戰果的最佳時機。
前雷神諮詢公司講師彭傑燊說,潛艦有如獵豹利用夜暗時分襲擊,可以在海面下對共軍船艦進行主動襲擊、伏擊,即使國軍一艘潛艦出現,對中共登陸艦隊或登陸船團都會形成無限的恐懼與威脅,中共兩棲登陸艦可以搭載2個營的陸戰隊兵力,所以只要國軍潛艦打沉一艘中共兩棲登陸艦,那艘船裝的兩營陸戰隊就完了,所以潛艦非常重要,也是不對稱作戰的戰略嚇阻武器。
中華民國國防部智庫、國防院發布的「2022年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所長歐錫富在文章《中國艦艇在台海周邊活動》中分析,隨著共軍的戰力擴張,共艦在台海周邊活動,企圖掌握與封鎖台海態勢越來越明顯。共軍遼寧艦編隊從近海訓練形成戰力,轉到西太平洋演訓,在於牽制美軍行動。
歐錫富說,中共軍艦打破從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進出慣例,多次穿越台灣和與那國島間海域。東海艦隊有一艘艦艇常駐於那國島西北北海域,共軍已將台灣和與那國島間海域視為進入太平洋重要航道,同時牽制台灣艦艇及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
歐錫富表示,佩洛西訪台後,台海緊張情勢升高。他建議,面對中共軍事威脅,台灣要以小搏大,應該採取多重拒止戰略。海上拒止有潛艦、艦射與岸基反艦導彈、導彈快艇,以及智慧型水雷或自殺無人艇,潛艦為最佳的不對稱武器,主要部署台灣南北兩端,阻止穿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的中共軍艦。除了海上拒止,再配合空中與陸上拒止,將有助於構建台灣堅韌的多重拒止防衛。
歐錫富說,國軍的導彈有國產雄風與美製魚叉導彈,甚至採購遠程反艦導彈。由於反艦導彈射程長短不一,彼此互補形成多重拒止。導彈快艇小且易於分散,具有不易被捕捉特點,目前有沱江級與光華6號導彈快艇。台灣現有的水雷,仍然具有一定威力,若能在取得智慧型水雷或自殺無人艇,無疑更具殺傷力。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江炘杓在國防院報告的文章《走向深藍:2022中共海軍水面作戰力量評估》中分析,中共海軍現階段能夠「走向深藍」的兩棲作戰艦(LHA、LPD和LST)有26艘,但能夠執行攻台作戰的數量則有46艘(加上LSM和LCU各10艘),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足以一次輸送20,000名武裝部隊對台灣進行兩棲攻擊,致使其對鞏固灘頭堡有相當難度。
彭傑燊表示,台灣海峽就是天險。中華民國海軍現有4艘潛艦,2艘是比較舊的茄比級海獅及海豹潛艦有提升性能一次,可以在台灣近海做防禦性的伏擊。另2艘是荷蘭製「劍龍級」海龍及海虎潛艦,剛裝備跟美軍買的最大魚雷,可以在更遠的地方做中遠程的主動攻擊或防禦伏擊,以因應中共攻台的威脅。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022年12月26日表示,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交付執行史無前例的「潛艦國造」任務,台船全力全工時趕工,目標2023年9月份國造潛艦原型艦下水,以不負國人自我防衛期待。
彭傑燊表示,潛艦是傳統武器,從二戰純海中戰術作為,因為科技的進步,至今不但對水下或水面目標,甚至空中目標都具打擊能力。彭傑燊強調,潛艦能以小博大,令敵軍防不勝防,對共軍的登陸戰極具嚇阻威力。國軍在9月原型的第一艘潛艦就要下水了,如果台灣未來的8艘潛艦陸續都建立起來,就足以對共軍有威懾的作用,所以中共想要登陸攻台是絕對不容易的。
彭傑燊說,國軍潛艦隊建立、目標政策方向是對的。政府推出「潛艦國造」計劃,新建潛艦用美國洛馬公司的電戰系統和雷神公司的聲納系統,配備18枚美製的MK48 MOD6 AT重型魚雷時速可達50公里及多枚潛射型魚叉導彈。新潛艦有靜音深潛能力,噪音分貝低,在傳統潛艦中是當今最強的,可以一直潛伏到上海,或到海南島榆林港,國軍潛艦潛伏到台灣海峽水深的地方,對中共造成威脅。
據台灣《自由時報》報道,軍方人士表示,現役的2艘劍龍級潛艦現正進行性能提升計劃,計劃完成後,整體戰力可符合台海周邊海域水下作戰要求,在國造潛艦原型艦以及後續第2至8艘潛艦建造完成並且成軍服役後,海軍潛艦戰隊也將提升成為潛艦艦隊。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鍾元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5963)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