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古希臘哲學研究者:神的真理 打動我心

【新視角看新聞】古希臘哲學流派「斯多葛主義」(Stoicism)的研究學者Kelly Kinkade博士,在閱讀了法輪大法創辦人李洪志先生的《為甚麼會有人類》之後,感到震撼與驚喜。

法輪功創辦人李洪志先生1月20日發表的《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社會上流傳,受到了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讀者們稱讚。

一位古希臘哲學流派「斯多葛主義」(Stoicism)的研究學者、著有《論美德》(On Virture)一書的非營利組織所長Kelly Kinkade博士,在閱讀了《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後,感到震撼與驚喜。

「李大師的文章真的打動了我的心。」Kinkade在早前新唐人採訪時重複了他給大紀元反饋中所說的話,即作為一個斯多葛主義者,Kinkade在李大師的文章中發現了很多與他的哲學思想相似之處的論述,「這種體驗是中西世界觀之間的深刻統一,這種統一只能是來自神的真理。」

Kindade稱,他在李大師的文章中看到了斯多葛主義強調人的四大美德:正義、節制、智慧和勇氣。

作為一個斯多葛主義者,Kindade驚喜地發現文章中強調了積累功德的重要性。李大師談到了信仰體系的最終結果,即理想的行為最終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什麼影響。

Kindade表示,他的信仰中也有在這方面的論述。所以,李大師的話讓他產生共鳴。

李大師所發表的文章,『一定要做好事,不做壞事』,要信神、要虔誠,還有真誠、慈悲和忍耐的理想品德,這些都是對個人有利的,能讓個人獲得幸福,讓他們成為一個更好的公民。當我們遵守這些原則的時候,我們也是在為整個社會造福。」

Kindade還談到了李大師文章中讓他震撼的幾個方面。一個是關於消業。李大師在文中說,「苦能消罪業是一定的,痛苦與矛盾中,人還能保持善良就會積功德,從而生命得到提升。」

Kindade表示,這和他的信仰非常相似。我們處理生活中痛苦的方式可以導致比我們不經過這種痛苦更好的結果。這在任何一個世界觀中都是一種強大的理念。

Kindade體會到,因為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痛苦並不意味著你正在做錯事,它可能表示你在生活中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另一個令他震撼之處是李大師關於眾神造人的論述。文章中說,雖然人的外觀不同,但是內在的生命都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Kindade認為,李大師的文章證實了他的信仰,那就是:人類是一個大家庭,共同的價值觀將所有人連在了一起。

「就像文章中談到的,我們人類擁有這些共同的價值觀,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聯繫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感到對信仰的攻擊就是對理性的攻擊,就是對神性自身的攻擊。」

Kindade表示,看了李大師的文章之後,他明白了世界有上億人修煉法輪功的原因。

因為文章闡述了一個連貫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有益於整個社會,法輪功對任何合法政府都沒有威脅。這篇文章表明,迫害法輪功的政府或覺得受到法輪功威脅的政府是多麼癲狂。

同時,文章也讓法輪功修煉者的形象在Kindade的眼前鮮活起來。

Kindade稱,李大師的深刻思想對他來說是「無價的」;看完文章後他感到「充實」,並恢復了對人類的信心;使他更加堅信光明比黑暗更強大,黑暗的力量註定要失敗。

一位美國基督徒、78歲的退役上校Jim Smith在英文《大紀元》網上看到了《為甚麼會有人類》這篇文章後,自己讀了三遍,並推薦給妻子和朋友,之後他們就文章展開討論。夫妻倆和朋友們發現,文章中的教導與他們的信仰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Smith在早前向大紀元表示,這篇文章是如此之好,它告訴了你如何進步,直至達到永生,達到被救度的地步。

Smith先生是一個基督徒,在南方浸信會長大,結婚後皈依了天主教,是一個堅定的信仰者。讀了法輪大法創辦人李洪志先生的這篇文章後,他覺得這篇文章的意義重大。

絕對地讓人受益,只要你去讀,你就能看到他寫的多麼好,多麼有意義,並從中受益;如果你把你所讀和所相信的付諸於實踐,那麼它真的就會變成現實。

Smith和妻子完全相信文中的論述,包括輪迴轉世和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當Smith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其中有這麼多的事情說的有道理,而且反映了我們的信仰;Smith妻子也讀了文章,我們一起討論,我們太同意這篇文章了,可以說是最接近我們的真實感受。

Smith表示,他相信人生在世不是隨機的,而是神給人的一次機會。李大師的文章證實和加強了他的這種信念。

Smith和妻子從文章中發現,世界上有人似乎已經到了更純潔、更準備好了的地步。

Smith說:「神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回來糾正我們的錯誤,淨化我們自己,實踐他的教導,成為他希望我們成為的人,做他想讓我們做的,直到一個地方:你已經經過了一種轉變,已經足夠虔誠,已經準備好去天堂了。」

「我們堅定地相信上帝,也相信文章中所說的,我們在地球上生活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是為了做好事,直到我們贏得進入天堂的方式;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就不能去。文章中表示,你將為你的錯誤負責,我們已經做了部份我們必須負責的事情,我們已經經歷了這些。」

Smith指出,這篇文章強化了我的信仰,確實如此,加強了我的信念,也可以說建起了我的信念,這篇文章太好了,我讀了三篇,然後我分享給了幾個朋友。我們後來進行了一次集體討論,都說這篇文章說出了我們所有人內心的信念,文章真是超級好。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Tiffany Meier、Catherine Yang、施萍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026)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