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初生嬰兒被摘腎 專家:恐成器官生產機器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仁濟醫院醫生完成了22次嬰兒腎臟移植,在《美國移植雜誌》網站上發表文章,只報告兩宗移植腎衰病人移植的案例。醫學專家憂心恐淪為器官生產機器。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醫生最近在《美國移植雜誌》網站上發表文章,報告了兩宗使用新生嬰兒的腎臟給晚期腎衰病人移植的案例。
兩名新生兒分別在出生一天和三天後就被摘取腎臟。醫學專家對大紀元表示,新生兒腎臟配型移植可能需要幾十天到幾個月的時間。
中國醫生可能在嬰兒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瞄準了他們的器官,並通過抽取羊水進行配型。專家擔心中國醫生在將新生兒當作生產器官的機器。
這篇2023年1月11日發表的論文中有兩個案例。在第一個案例中,文章聲稱,在嬰兒出生後的第2天,嬰兒的父母就同意捐獻腎臟。父母同意停止生命維持治療 (WLST),並同意在嬰兒出生第2天進行腎臟DCD(心臟死亡後器官捐獻)。撤除維持治療之後15 分鐘,機械心搏停止。5分鐘之後,醫生宣布死亡。
根據紐約長老醫院網站資訊,腎臟在體外保留最長時間為24小時-48小時。在這名嬰兒出生之後的三天內,醫生必須完成移植配型和腎臟移植手術。
而在第二個案例中,文章聲稱,嬰兒的父母同意在他出生後第3天進行腎臟DCD(心臟死亡之後器官捐獻)。在停止生命維持措施之後25 分鐘,機械心搏停止,5分鐘之後,醫生宣布死亡。這意味著,在這名嬰兒出生後的5天之內,醫生必須完成移植配型試驗和移植手術。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外科、醫學影像學、生理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哈爾佩(Zain Khalpey)3月4日向大紀元表示,器官移植通常需要7天到98天的時間來交叉匹配患者。
那麼上海仁濟醫院的醫生是如何做到,在嬰兒出生後3天-5天內就完成配型的呢?
哈爾佩推測,早在嬰兒出生之前,醫生就已經通過抽取羊水完成了配型。
據上海交通大學網站2月27日的消息稱,迄今為止,仁濟醫院已「成功」實施新生兒供腎移植22宗。
哈爾佩指出,仁濟醫院如此大批量的將初生嬰兒作為腎臟供體,令人懷疑他們在將新生兒作為用於生產器官的機器。
在西方國家,新生兒腎移植的受體通常是非常年幼的嬰兒,但上海仁濟醫院的論文中的受體,一個是34歲,一個是25歲。
所以這樣做非常奇怪。它看起來確實似乎是一種製造模式。
對於仁濟醫院將嬰兒作為移植供體,哈爾佩表示:「這是未經檢驗的,不道德的。如果它是提供給另一個孩子,那還好。但是如果它是提供給成人,我會質疑它。使用初生嬰兒的做法令人難以接受,因為他們沒有發言權。」
哈爾佩表示,西方極少將嬰兒腎臟移植到成人身上,因為存在技術和倫理問題。
哈爾佩回顧了腎移植手術的歷史。1954年,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萊漢及婦女醫院的莫里醫生(Joseph Murray)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腎移植手術。這也是哈爾佩進行過心臟外科受訓的醫院。
第一個技術問題是,供體和受體之間可能存在臨床不匹配。
新生兒的腎臟比成人小,大小不匹配會導致血栓形成或狹窄和腎靜脈阻塞等併發症。 此外,新生兒腎臟發育不如成人腎臟,這會導致功能差異,進而使得患者容易受到傷害。
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是,這些被當作供體的嬰兒常常有先天性異常。
先天性異常在新生兒中很常見,其中部份異常會影響捐獻腎臟的功能。具有先天性異常的捐贈腎臟可能更容易感染或濾過能力降低。因此,將嬰兒腎臟用於成人移植可能會導致更高的併發症風險。
此外,將新生兒器官移植給成人,還存在倫理問題。
哈爾佩表示,另一個潛在的倫理問題是,新生兒腎臟移植的商業化。
在等待移植時間長的國家,將新生兒腎臟用於成人移植可能被視為增加移植器官供應的一種方式,這可能會導致新生兒器官的商品化,以及對弱勢群體的剝削。有報道說,有人販賣已故新生兒的器官。這些都是嚴重的道德問題。
儘管存在這些技術和倫理問題,上海仁濟醫院仍然將大量新生兒作為成人移植的供體。哈爾佩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嬰兒器官存在一個「優勢」。
2022年4月,《美國移植雜誌》對1980年至2015年間在中國學術期刊上發表的2,838 篇移植論文進行大規模計算文本分析,發現中國移植外科醫生違反了國際公認的「死亡供體」規則,即在捐獻者被(或可能被)宣布為「腦死亡」之前,摘取了他們包括心臟和肺在內的器官。
美國國會湯姆蘭托斯人權委員會網站說,中共被廣泛指控強摘器官。現有資料表明,法輪功修煉者是這種殘忍做法的主要受害者。被監禁的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也是受害者。
2021年6月14日,12 名聯合國特別程序執行人表示,他們對有關在中國被拘留的法輪功學員、維吾爾人、藏人等少數民族和基督教徒被「摘取器官」的報道「極為震驚」,並呼籲中共政府「允許國際人權機制進行獨立監督」。
在此背景下,從新生兒身上摘取器官,讓人懷疑,中共在將新生兒作為器官生產機器。
哈爾佩對於《美國移植雜誌》接受上海仁濟醫院的論文感到驚訝。哈爾佩認為,雜誌編輯應該向論文作者提出四個問題,包括:嬰兒的父母是否有知情和同意?嬰兒的父母是否是良心犯和弱勢群體?移植的腎臟有沒有先天性異常?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在移植手術至少一個月之前,醫生就知道22名患者的存在並完成交叉配型了嗎?
哈爾佩說:「如果他們已經完成了22次嬰兒腎臟移植,而他們的文章只提到兩宗,那麼其它20次發生了甚麼?論文為甚麼只提及兩宗?」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江楓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190)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