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千人計劃」法國現蹤? 專家:從未停止

【新視角看新聞】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清華大學法國校友會微信群內兩次出現代表中共官方海外招募人才的信息。專家表示:從不認為中共會或者曾經停止過海外的人才招募計劃。

清華大學法國校友會成員不到一個月時間內,收到了兩次中共海外招募人才的信息,第一次挑明是「千人計劃」,第二次重點關注晶片等被美國制裁與管控的關鍵領域。而在過去10年內,多名參與了中共「千人計劃」的美國華人學者因違法被調查,甚至判刑。

3月1日,清華大學法國校友會的微信群中,再次貼出了中共機構對海外招募人才的信息。聲稱「符合條件的申報通過後,鎮江市會給予人才豐厚的資金獎勵」。

發帖者聲稱,「入選後人才層次僅次於院士」,主要的篩選條件是博士學位,其它的「都可以進行討論」;此次引進人才特別關注「先進計算機晶片、超級計算機、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人工智能、信息通訊等關鍵領域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與計算有關的技術,包括微電子、量子信息系統和人工智能等,都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2022年9月16日點過名的重要技術領域之一。

2022年10月7日,拜登政府公布了一套出口管控措施,不僅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先進的晶片和技術,還禁止某些使用美國設備和工具製造的半導體晶片,無論產地是否在美國都禁止提供給中國。這被視為1990年代以來最全面、也是最嚴厲的出口管制措施。

此次微信群中的發帖者所貼出的底部說明是「具體補貼根據各地政策會略有不同」,可見招募海外人才是省或全中國範圍的行動。

清華大學法國校友會微信圈2023年第一次收到類似信息是在2月初,聲稱為「全程保密」和「不影響海外的工作和生活」的「千人計劃」招募通知,並且說該通知「10年以上長期有效」。

「校友們,全國獎金待遇最高的國家千人申報已經開始!免稅個人獎金待遇總共1,300萬元左右,在線申報不需要回國,入選後有兩年的緩衝期。微信直接與政府人才辦領導對接,沒有第三方,非中介,全程保密,不影響海外的工作和生活。」

通知稱對人才的要求是:有博士學歷;海外知名企業總監或者大學副教授以上;沒有海歸或者海歸一年以內;對青年人才的要求是:要求有博士學歷,40歲以下,博士畢業之後工作滿三年時間,沒有海歸或海歸一年以內。通知解釋聲稱,拿到中共政府的人才政策才能視為「海歸」。

在疫情爆發前,清華大學每年選擇出國深造的畢業生中,有7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去美國。

從2013年開始,美國多宗司法案件和中共在海外招募人才的「千人計劃」有關。其中,游曉蓉案被時任美國司法部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德默斯(John Demers)戲稱為「技術研發中掠奪、複製並替代方法的典型案例」。

2022年5月9日,參與「千人計劃」的密西根州居民游曉蓉博士(Dr. Xiaorong You,音譯;又名Shannon You)被判14年監禁,罪名包括竊取商業秘密、從事經濟間諜活動和欺詐。游曉蓉還面臨三年的監督釋放和20萬美元的罰款。

游曉蓉竊取了飲料罐內部「無雙酚A(BPA)」塗層配方,並在中國開了一家新塗料公司,得到了中共政府數百萬美元的撥款,其中包括「千人計劃」的獎勵金。

美國司法部說,游曉蓉的「千人計劃」申請和呈給法庭的其它證據顯示,游曉蓉的目的還包括:讓中共政府及山東省、威海市以及中國共產黨自身獲益。

「千人計劃」中也不乏洋面孔。比如: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前僱員魯克曼(Turab Lookman)於2020年9月11日被判五年緩刑,並被罰款7.5萬美元。鲁克曼是計算物理領域的專家,2018年6月6日向一位反情報官員說謊,鲁克曼否認被「千人計劃」招募或向「千人計劃」提出過申請。

以及前西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劉易斯(Dr. James Patrick Lewis),於2020年3月認罪,劉易斯專門研究分子反應在煤轉化技術中的應用。

因參與「千人計劃」的多名專家在美國被安全和司法部門調查,2020年4月,「千人計劃」一詞甚至突然從中國的網絡上消失。

中國問題專家夏一凡3月4日對大紀元說:「從不認為中共會或者曾經停止過海外的人才招募計劃,尤其是在發達國家。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是建立經濟霸權,實現『東升西降』專制政治霸權的迫切需要;二是西方國家的防剽竊措施不堪一擊。」

夏一凡認為,「雖然西方國家認識到中共人才招募計劃的危害性,但是並沒有建立系統可靠的防止措施。本質上,以謙謙君子的方式對付流氓惡棍,根本就是緣木求魚,被動而且低效,甚至是無效。」

「千人計劃」是中共中央人才中國協調小組於2008年12月提出來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的俗稱。

中共組織部於2009年3月針對引進海外高層級人才的「千人計劃」問答中聲稱,除「千人計劃」之外,還有其它計劃安置不同層次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來華)工作。

「尚不符合『千人計劃』條件、但希望回國(來華)工作的,可以申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及其它部門和各省、區、市的人才引進項目。」

依照中國的直聘模式招牌網站「Boss直聘」介紹,高才科技於2010年成立於英國倫敦,2017年和2019年分別在江蘇和浙江設立分公司。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千人計劃」,但在高才科技的網站上,海外人才回國就業優勢的第一條就是:「政府重點引進對象,優先享受各級財政優惠補貼、人才培養政策。」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思齊、王佳宜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192)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