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獲三連任 恐難擺脫四大困局
【新視角看新聞】 3月10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人大會議舉行的象徵性「投票」中,成功獲得意料之中的第三任期,但他仍無法擺脫中國目前面臨的四大困局。
3月10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人大會議舉行的象徵性「投票」中,成功獲得第三任期,繼續擔任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這一結果完全在意料之中。分析指出,儘管這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給習帶來了一個新的五年任期,但他仍無法擺脫中國目前面臨的四大困局。
外界普遍認為,習近平自十年前掌權以來,將中國帶入了一條更加威權的道路。3月10日,全國人大還批准了一項改革國務院下屬機構的全面計劃,包括組建金融監管機構和國家數據局,並重組科技部。這次改革被視為是習近平為加強黨對政策制定的關鍵領域的控制,而採取的又一措施。
儘管習現在已經牢牢掌握了統治權力,但在國內外仍被諸多頭痛事所困。首先是中國經濟復甦面臨挑戰;其次是人口危機迫在眉睫;第三是供應鏈轉移給製造業帶來威脅;第四是嚴峻的國際環境。
經濟長期蕭條會引發民眾對習近平履行社會契約的質疑。而社會契約是中共執政合法性的基礎,即人民放棄政治權力,以換取能在安全和經濟上獲益。
過去三年極端的「清零政策」給中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2022年的經濟增長僅為3%,創下數十年來最糟糕的表現之一,遠遠低於中共設定的5.5%的目標。2023年,中共將經濟增長定為5%,創下二十多年來最低水平。
在新的任期內,習近平急需恢復經濟增長,但卻面臨很多阻礙因素,包括: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減弱;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海外對中國出口需求疲軟。
如何刺激中國人消費是中共要解決的問題。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企業和普通消費者目前仍在感受到清零政策的負面影響。由於清零時期的創傷,人們在消費方面很謹慎。中國過去幾年的情況讓人們感到震驚。他們對承擔風險持謹慎態度,在做決定時非常小心。這種創傷在上海尤其明顯,當涉及到外國投資時,這個城市的誘惑力已經大大減弱。
此外,地方政府的沉重債務也對中共經濟復甦構成重大挑戰。過去三年,中共極端的清零政策掏空了地方財政。
根據中共地方政府年度預算報告,中國各省份2022年僅在疫情防控方面,就至少花費了3520億元人民幣。使地方政府財政雪上加霜的是,中央為刺激經濟而實施減稅政策,造成收入減少。此外,中央對房地產開發商的打壓造成了席捲全國的房地產危機,土地銷售收入急劇下降,使得地方政府越來越不容易籌集到資金。
財政拮据的地方政府能否落實支出,將是對中共2023年能否實現5%經濟增長目標的一個關鍵考驗,因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在資助基礎設施項目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而基礎設施項目是中國的最大增長引擎之一。
此外,美歐對華產品需求減弱也給中共試圖恢復經濟增加了難度。
中共統計局2023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中國一直是在以世界工廠的面目出現,就是因為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勞動力優勢。
美中關係日趨惡化,以及中共清零三年和倉促解封帶來的惡劣影響,導致外企對中國投資和商業環境信心大減,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將生產轉移出中國,一些企業正在計劃供應量轉移。同時,大量外資離開中國。
從富士康科技集團到歌爾聲學等大型電子組裝商正在響應客戶對多元化供應鏈的需求,在中國境外設立更多工廠。服裝公司也開始轉移供應鏈。
另一方面,印度在成為組裝產品的電子工廠替代地點方面取得特別成功,包括蘋果公司的iPhone。
面對這一困境,習近平在中共人大會議上講話時強調,要「保住飯碗」和支持高端製造業的發展。
在國內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之際,國際環境也令習頭痛。中共近年來對外展開戰狼外交,四處樹敵,並在南中國海地區的大力挑釁,再加上北京惡劣的人權記錄,侵蝕香港的自治和自由,以及與美國及美國盟友在台灣問題上日益敵對、隱瞞疫情,並外交支持俄羅斯,使得北京與西方的關係急遽惡化。
習近平在3月6日的講話中罕見承認,對外面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中共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威脅促使西方國家致力於遏制中共的軍事發展。美國已聯合歐洲和亞洲盟友,限制中共獲得關鍵技術,特別是在晶片領域。
拜登政府2022年10月宣布實施史上最嚴厲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以阻止中共利用高端晶片技術發展軍事和監視技術。
美國政府近日還對28個中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出口管制,包括服務器製造商浪潮集團(Inspur Group)和CPU製造商龍芯等,禁止這些公司使用某些美國技術。浪潮一直是英特爾、思科等美國巨頭的合作夥伴。
中共政府已撥款1400億美元刺激晶片產業發展,以突破美國的出口限制。但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無法獲得先進晶片製造設備以及相關服務,中共即使撒錢也收效甚微。
傳統上,總理職位是掌管經濟的重要角色,但在過去十年中,總理權力已被習近平嚴重削弱,幾乎所有決策權都掌握在習一人手中。
《華爾街日報》稱,鑑於習近平再次展示中共對政府和社會的主導權,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國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卡爾‧明茨納(Carl Minzner)表示,真正的風險在於,隨著中國逐步滑向帶有毛澤東主義色彩的一人專權制度,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政治的一些特徵,例如精英政治失穩和政策災難,也將開始出現。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628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