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 中共走舊路,發夢吧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意圖以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應付美國科技脫鉤和國際科技競爭。學者分析,中共科研造假,如果中國一直由其統治著,要想科技自立自強真是做夢。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王赫,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文章。
新一輪機構改革,重組科技部、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力度不可謂不大。中共意圖從全局規劃科技發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以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來應付美國科技脫鉤和國際科技競爭。
能否如願呢?未必。
最重要的一點,中共當局一方面要求「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另一方面又在加強黨的領導、 打造舉國體制,「控」的意識更加強化,這真是南轅北轍。
在2005年,錢學森對來看望的溫家寶總理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的來源。
然而,中共不會真正面對這些質問的。它也絕不會給予科學家學術自由的。
請看一個例子。奠定美國20世紀科技政策框架的《科學——永無止境的邊疆》報告指出,一個基本思想就是:科學共同體需要保持相對的自主性和探索的自由,以免受政治和其它利益集團的壓力,保證科學知識的進展。
然而,以「專政」為宗旨、為政策基點的中共政權,仇視「憲政」、「基本人權」理念,怎麼可能奉行「科學自由」呢?在中共治下,科學家必須緊跟政治,連錢學森都得為「畝產萬斤」背書,其餘可想而知了。
中共絕不會給予科學家學術自由的。請再看一個例子。
2016年5月30日,中共召開「三合一」(中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科技大會,一名頭髮花白的院士在會上發言表示,「嚴格的網絡監管,對我們搞科研的人來講,損失是非常大的。其實通過國外的部份網站,我們可以了解很多科技先進國家正在做什麼,以及他們把科研成果轉化到了什麼地步。因此,是不是可以給搞科研的人一點特殊的方便?」
會後傳出78名院士聯名上書習近平,要求解禁網絡封鎖,提升科研水平,共享國際科研成果。多麼卑微的請求。結果呢?就不用說了。
中共雖不給予科學家學術自由,但卻追求科技大躍進(2035年建成創新型國家,21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以此來維持統治和全球爭霸。
怎麼辦呢?一是搞「舉國體制」、政治高壓;二是燒錢,經濟利誘。於是,體制的畸形和根深蒂固的腐敗,與此相互激盪,就造成了一大惡果:科研造假。
先看個總體數據。這幾年,中國學者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在全球不是數一,就是數二。可中國有項指標絕對全球第一,而且遙遙領先:據Healsan Consulting發表的論文撤稿數據,截至2022年7月13日,世界範圍內共有37,904篇SCI撤稿,其中中國佔17,204篇,佔比45.3%。
年撤稿量呈增加趨勢,例如,2012年被撤稿154篇,2015年猛增到348篇,2019年增加到481篇,2020年1月到5月已高達236篇。
由此可見,中國論文造假之嚴重。而且,論文造假不僅成為商業模式,造假內容還無奇不有。中國社科院2018版《反腐倡廉藍皮書: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8》疏理了近20年來國內媒體公開報道的64起「學術不端」典型案例。有人據此總結出了中國學術造假七宗「最」,這裡是指「最後」的「最」,引述如下:
最為黑色幽默的學術不端:本科生偽造博士證書做博後,出站後又當上了教授。
最烏龍的學術不端:兩篇碩士論文雷同,導師竟是同一人。
最具國際范的學術不端:姓名拼音相同,英文成果「共享」。
最猖狂的學術不端:靠「農民工」打磨搞出了漢晶一號,騙走上億經費。
最令人扼腕的學術不端:31歲的「娃娃博導」涉嫌抄襲,自毀光明前程。
最「勤奮」的學術不端:兩年內在國際期刊發表70篇論文。
最「高級別」的學術不端:復旦大學前校長楊玉良和他的「萊布尼茨獎」。
這些極致的造假,既讓人觸目驚心,又讓人哭笑不得,比任何小說都精采。不過,或許有人會叫屈:這些人只是「小巫」,你為什麼不去揭那些「大巫」呢?
「大巫」是誰?當然是指中共官員。2009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在杭州「2009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並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當場倡議教授治學,還給學術權力以學術,贏得全場分貝最高的掌聲。
而2007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事部進行的中國博士質量調查,歷時四年,近30萬字的報告透露:2007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其中半數以上博士進入政府當官,完全不同於早年90%博士留在大學及科研所工作,「博士大躍進」之風愈演愈烈。
2019年法新社在審讀了中國『知網』上的中國官員的12篇碩博士論文後發現,其中6篇論文涉嫌抄襲,包括中共原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最高法院副院長張述元等等。
有教授在微博中提出質疑,表示「現年60歲左右的博士們,他們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公布,授予他們博士的單位也不允許其他人去查,不知是根據什麼規定?」
對此,有學者回應指出,「中國現在有兩個不敢公開,一個是財產不敢公開,一個是博士論文不敢公開。凡是當官期間獲得的博士學位,十有八九是找人代筆。只要審查博士論文,肯定露餡。」
看看,問題最後又繞到中共及其官員身上。如果中國一直由其統治著,要想科技自立自強,真是「做夢」。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294)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