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留任央行行長 黨控金融結果不變
【新視角看新聞】3月12日人大會議上,中共央行行長易綱、財政部長劉昆意外留任。分析認為,習近平最終任命誰並不重要,都不會改變中共央行和其它國家機構處於共產黨控制之下。
在開始第三個五年任期之際,一直在政府改組中任命盟友擔任關鍵職務的習近平打破慣例,保留了65歲的易綱作為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以及66歲的劉昆出任財政部長。目前兩人都已經達到官方規定的65歲退休年齡。
2022年二十大上,易綱並未出現在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名單上。許多觀察人士曾經預測,已超過65歲通常退休年齡的易綱將會下台。
在整個任命名單中,變化的比預期要少,大多數內閣部長都保留了他們的職位。但分析人士表示,即使讓易綱和劉昆等金融專家留任,中共央行和其它國家機構處於共產黨控制之下這一現狀,不太可能獲得改變。
中央銀行作為人大會議期間宣布要機構改革的一部份,將被納入新成立的國家金融監管局控制之下。該機構將會比其前身 -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揮更廣泛的作用。
經濟學人智庫經濟學家徐天辰(Xu Tianchen)在3月12日任命宣布之前表示,鑒於中國人民銀行越來越從屬於中央領導層,最終任命誰已經不重要。
中國人民銀行的運作方式可能與西方央行不同,除了維持價格穩定的職責外,它還將服務於經濟增長和國家重點優先事項。
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針對易綱留任發推稱,中國並沒有政治獨立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緊扣習近平思想。
在兩會上,習近平推動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和科技部的全面改革。分析師表示,易綱是一名技術官僚,他的留任顯示北京試圖向市場發出積極信號。
但北京準備將央行部份監管職能移交給國家金融監管委員會,這是一個新的金融監管機構,基於目前的銀行業和保險監管機構管理而成立。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部副主任克里斯托弗‧貝多爾(Christopher Beddor)對《金融時報》說:「中共機構改革表明,中國人民銀行顯然將受到更嚴格的政府監督。市場有點擔心,這可能意味著什麼。至少就目前而言,這是一種增強市場信心的措施。」
分析人士警告表示,雖然習近平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保留了易綱和大多數其他部長和部長級任命,但未來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北京的研究公司泉匯研究(Plenum)聯合創辦人陳龍對《金融時報》指出,內閣部長可以隨時改組。
3月12日的任命不包括各部委或監管機構的黨委書記,而在中共體制下,黨委書記在關鍵決策上的權力,往往比政府官員更大。前幾天兩會上所批准的幾個強大的新機構領導者也尚未宣布任命,顯示未來領導團隊可能會進一步改組。
除了新的金融監管機構外,中共還成立了一個國家數據局來監督數據戰略。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據知情人士透露,預計易綱在央行的領導時間將延長幾個月,以使過渡期間決策得以保持連貫性;不過他們表示,時間上的安排,也可能會根據交接的順利程度進行調整。
金融集團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則被認為是接替易綱職務的主要人選。知情人士表示,在交接完成後,朱鶴新仍被視為接替易綱的最佳人選。
彭博新聞社聚焦中國經濟的資深記者湯姆‧漢考克(Tom Hancock)發推文說,由於易綱在共產黨中沒有擔任高級職務,他的連任可能是持續數月或一年的「臨時安排」。
隨著習近平加強對金融事務的政治控制,中國人民銀行在易綱的領導下,已經失去了很多本就受到限制的獨立性。
獲得第三任期的習近平正面對著中國低迷的經濟現狀,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對中共技術出口的限制,美國積極阻止中共利用高端技術打造軍隊和監控能力,給全球基於規則的秩序帶來更大威脅。
德國之聲記者William Yang發推文指出,中國(中共)立法機關確認易綱和劉昆將持續在央行和財政部擔任領導職務,是因為北京正在應付難對付的金融風險和技術瓶頸。
經濟學人智庫企業網絡中國區總監馬蒂‧貝金克(Mattie Bekink)對路透社表示,選擇在這些關鍵經濟角色中保持續任,表明中共對信譽和穩定性的重視。
貝金克稱,這或許也是對北京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做出了默許。習近平第三屆政府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中共是否會解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問題,並進行必要的改革以確保中國的長期競爭力。
美國智庫MacroPolo的研究員Houze Song對彭博社稱,易綱留任的決定主要是出於對金融穩定的擔心,比如病毒大流行限制措施結束後,經濟復甦仍不確定、房地產市場低迷和地方政府債務高築等。
中共政府將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只有3%,代表幾十年來最疲弱的表現之一。
在經歷了三年的清零政策、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疲軟,以及與西方的敵對關係日益加劇之後,中共決策者面臨著讓經濟重回正軌的困境,許多全球公司都希望對沖其在中國的風險敞口。
近幾十年來,中國債務增長速度已比經濟增長速度還要快,現在幾乎是經濟增長的三倍。易綱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在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讓負債越來越多的經濟保持增長。
但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共產黨加強對經濟的控制,易綱進行更多改革的空間有限。一名匿名的政策內部人士對路透社表示:「中國(中共)央行今年將持續保持適度寬鬆,推出重大改革的可能性很小。」
貝多爾向彭博社指出,與其說易綱是一名有影響力的政策企業家,不如說他是一名低調的貨幣政策技術官僚。。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313)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