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TESLA電機將棄稀土 預估衝擊中共壟斷

【新視角看新聞】TESLA公司作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引領者,零稀土永磁電機計劃如果成功,對稀土市場,尤其是對中共的稀土壟斷將產生巨大的衝擊。 

TESLA公司高管最近在2023年投資者日上透露,電動車的下一代動力總成計劃將不再使用稀土。作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引領者,TESLA的零稀土永磁電機計劃如果成功,對稀土市場,尤其是對中共的稀土壟斷將產生巨大的衝擊。 

2023年3月1日,在TESLA2023投資者日上,TESLA動力總成工程副總裁科林‧坎貝爾(Colin Campbell)對外表示:「隨著世界向清潔能源過渡,對稀土的需求確實在急劇增加,滿足這種需求會有點困難,而且開採稀土具有環境和健康風險。而我們希望做得更好。」 

「我們設計了下一個驅動單元,它使用完全不含任何稀土材料的永磁電機。」 

不過,坎貝爾並沒有說明下一代零稀土永磁電機,將採用何種材料。 

依據TESLA公司資料顯示,目前,TESLA Model Y中使用了三種類型的稀土,第一種約為500克,另外兩種各為10克。 

TESLA在當天還表示,在2017年至2022年期間,由於提高了動力傳動系統的效率,TESLA Model 3的稀土使用量已經減少了25%。 

TESLA計劃棄用稀土的消息發布後,截至3月10日,中國最大稀土供應商北方稀土的股價下跌了近一成;另外兩大稀土供應商中國稀土的股價下跌了5.9%;盛和資源的股價也下跌了一成。 

與傳統的勵磁發電機相比,永磁電機尤其是稀土永磁電機,擁有較高的抵抗退磁的能力,因此具備運行可靠、體積小、質量輕、效率高的特點。稀土永磁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通常可以達到90%,最好的則可以達到98%以上。 

實際上,稀土永磁電機採用最多的稀土釹鐵硼(NdFeB)磁鐵材料,卻存在著供應缺口。 

根據財通證券研究所的一篇報告測算,從2020年到2023年,釹鐵硼磁鐵的前端原料氧化鐠釹的供應缺口在逐年擴大,缺口占當年供應量的比例,在4年之內將從1.6%擴大到8.2%。 

目前,稀土供應被中共高度壟斷。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3年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的稀土儲量占全球已探明儲量的34%,中國稀土產量則高達全球產量的七成。 

2022年,TESLA共交付超過131萬輛電動車,占全球純電動車市場份額的18.2%,位居全球電動車市場第一。自2018年以來,TESLA一直輕鬆占據超過六成的美國電動車市場。在歐洲市場中,TESLA的Model Y和Model 3分別是2022年歐洲最受歡迎的兩款電動車。 

據稀土諮詢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估算,全球電動汽車電機占全球稀土釹鐵硼磁鐵消耗量的12%;而TESLA則占其中的15%~20%。 

Adamas公司估計,如果TESLA棄用稀土,假設TESLA可以保持在電動車市場的領導地位,那麼全球釹鐵硼材料市場短期內就將僅損失2%~3%的需求,長期來看最多會損失達3%~4%。 

不過,TESLA零稀土電機戰略被指影響面廣。計劃如果成功,所帶來的供應鏈風險降低以及潛在的成本優勢,都可能帶動其它汽車產業加大無稀土永磁電機的開發。 

2022年,電動車只占全球汽車銷售量的10%,而電動車市場正在全球快速擴張。 

根據高盛2022年3月發布的一篇預期報告稱,鑑於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推動,全球電動車的銷售權重,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15%、2030年將增至32%、2040年將增至58%。而美國和日本市場在2040年預期該比例將達到80%,歐洲更將達到100%。 

此外,零稀土永磁電機技術的開發也可能會產生更廣的影響。除了新能源汽車外,風力發電機、傳統汽車電機、工業機器人、節能電梯、變頻家電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多個領域,也都在使用稀土永磁電機。 

稀土材料應用廣泛,根據功能可分為幾大類: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儲氫材料主要用來製造鎳氫電池等、稀土催化材料主要用來汽車尾氣進化、石油化工等、稀土發光材料可以提升光伏發電效率和稀土拋光材料,是製作眼鏡片、光學玻璃、液晶面板的重要材料。 

根據智研諮詢的《2023年中國稀土行業發展現狀》報告顯示,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稀土永磁材料是應用範圍最廣泛、市場需求最大的一類材料,也是中國生產最多的一種稀土材料。 

該報告中整理了2022年上半年中國稀土功能材料的生產情況,除了稀土永磁材料與稀土催化材料中的機動車尾氣淨化劑之外,其它稀土功能材料的產量全部同比下降。而稀土永磁材料的產量,占到上半年中國稀土功能材料產量的近一半。 

有評論認為,一旦市場對永磁材料的需求發生較大變化,對中國企業來說就將是巨大打擊。 

2010年,中國和日本的釣魚島主權糾紛升級後,中共開始限制對日本所有17種稀土材料的出口,以此要挾日本。這一舉動開始讓西方國家意識到依靠中共供應鏈的危險性。 

從2011年起,中共開始建立所謂的稀土戰略儲備制度,將稀土作為戰略資源,大量收集和儲備氧化鐠釹、氧化釔等稀土原料。 

與此同時,中共通過對稀土開採以及冶煉分離實施總量控制的配額制度,將稀土生產集中在少數幾家由政府控制的稀土集團手中,包括了北方稀土、廣東稀土等,進一步加強了對全球稀土供應及價格的控制權。 

2019年5月底,中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聲稱,只滿足世界各國對稀土資源的「正當」要求,任何國家如果想利用中國出口的稀土製品遏制打壓中共,將難以接受。 

當時,中共黨媒《人民日報》也發文叫囂,讓「美國不要低估」中共的反制能力。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宛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315)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