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術迴避記者會提問 李強掩飾了什麼?
【新視角看新聞】3月13日,李強就任中共國務院總理後的首次總理記者會上,就中國經濟、民生、兩岸、中美關係等議題進行回應。專家認為李強極力唱好,迴避國內問題,是一種掩飾的話術。
新上任的中共總理李強,曾在中國經濟重要省份浙江、江蘇和上海任職,被親共媒體稱是「親商」的領導人。李強在記者會上表示,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3月13日向大紀元表示,現在中國很多情勢都改變了。在過去30年當中,全世界到中國去投資,現在全世界都慢慢從中國把生產基地移走,製造業大規模離開中國,造成大量的失業,造成的影響非常深遠。「這絕對不是最好的環境,叫今非昔比。這跟李強講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3月13日對大紀元指出,表面上中共似乎會讓民間的經濟持續發展,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習近平治下,中共不斷在滲透這些經濟部門,對於大企業取得的資源,按中共的思維就是要平均分配。
未來在李強的任內,還是要臣服於習近平的思想,所以李強所講的,還是表面的功夫。但民間的經濟力量如果要遵守黨的路線,相信是沒有辦法持續增長的。
被媒體問及「中國經濟在發展當中有哪些有利的條件和不利的因素包括困難嗎」,李強對於國內的情況,只講解有利的條件,說中國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基礎厚實等,更重要的是制度優勢顯著,等等。
謝金河表示,中國早期的發展,是因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所造成的一個自由的風氣,現在回到了更嚴格的共同富裕和對經濟活動的管控,中國現在跟當年完全不一樣了,未來所面對的挑戰會比過去要大很多。
李強還說中國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云云。
另外,中國一胎化所產生的人口紅利用完。謝金河表示,除了人口大幅減少,中國老齡人口已經在3億人左右。
孫國祥表示,李強用了一種粉飾的話術,對於中共不利的情況,他都會轉彎、繞過去。因為中國大陸其實少子化的情況、老齡化的情況,明顯是非常快速的發生著。
另外,中國大陸正在發生大規模失業,中共近年還創造一個新的名詞叫做彈性就業。孫國祥說,事實上彈性就業全部都是失業。高齡化社會再加上失業問題嚴重。李強是為了持續要吸引外資,或外商能夠持續在中國境內投資,才這樣講話。
孫國祥認為,真正有資格講人口紅利的是越南和印度,但李強似乎把中國大陸的負面視而不見,只根據他的需要講非常漂亮的話。當局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日後問題會越來越難處理。
就台灣議題,李強強調說兩岸同胞一家人,「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並強調「讓台胞更多的來大陸,不僅願意來,而且能融得進來」,等等。
謝金河指出,「台商現在跑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人回去?」
如果大家都劍拔弩張,中國(中共)不斷地恐嚇台灣,對中國是不利的,換句話說中國最少在未來世界的定位,應該要修正過去戰狼外交的政策,跟全世界和平共處,製造和平的環境,讓中國人民休養生息。
中共近三年的清零防疫政策使民生和經濟受重創,引發民怨沸騰,2022年曾真實發生在李強主政的上海。但李強在記者會聲稱,當局的疫情防控「各項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確的,防控措施的成效是巨大的」。
李強還聲稱中共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加深改革開放」,等。
謝金河反問:「改革開放還存在嗎?這個改革開放從鄧小平的時代走到今天,你現在想一想,中國的企業家大家都跑了,民營企業家現在都噤若寒蟬。」
至於中共聲稱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謝金河說,中共就是走以習近平為中心的路線,只有習近平一個人,其他人民算什麼呢?
就中美關係,李強說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圍堵與打壓對中美都沒有好處。對於外資撤資質疑,李強強調2022年使用外資創新高,絕大多數外資仍看好在中國發展的前景。
孫國祥表示,李強所講的表面上可能並沒有錯。因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上的施壓,並不是一個短期內可以產生的效果。
孫國祥認為中共一直用貿易在表面上的總量,來包裝中美之間的關係,這一做法似乎沒有改變。李強只不過是展現出中國的需求,希望美國不要跟它脫鉤,但是他對於中共的濫用技術,卻完全沒有提及。
中共知道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對它不遵守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盜竊技術不滿,所以它內部也在盤點自己的供應鏈。在這過程中,西方國家重要的供應鏈其實慢慢地正在撤退,但並不是那麼黑白分明。
3月13日與李強一起露面的,還有其他4名新任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李強、丁薛祥、何立峰都被認為是習近平心腹,張國清和劉國中則是技術官僚。
孫國祥也不看好這個班子,他認為中國大陸更多問題會逐漸浮現,李強所領導的國務院班子,一方面要去滿足習近平的權力極大化,另一方面處理中國社會各式各樣的問題非常困難,最頭痛的還是經濟問題。「這駕更難駕馭的馬車,現在就在李強的手裡開啟。」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333)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