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家難當! 習金融改革由黨全控
中共央行3月15日開金融穩定會議再提堅持「黨領導」,金融改革成為焦點。專家認為,習近平擔心金融風險,對地方政府不信任與地方爭權是此次金融改革的重點。
中共央行3月15日開金融穩定會議再提堅持「黨領導」,早前中共兩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金融改革成為焦點。專家認為,習近平擔心金融風險,同時對地方政府不信任,與地方爭權是此次金融改革的重點。
中共兩會結束後,央行3月15日召開2023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說,金融系統要「牢牢堅持黨對金融穩定工作的全面領導」。
根據央行官網公布訊息,會議強調表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更要加強監測、預警、評估,推動金融風險「早發現、早糾正、早處置」,加大追贓挽損和反腐問責力度等。
3月13日閉幕的中共兩會上,中共對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其中金融改革成為關注重點,「加強金融監管」成為主旋律。
該改革方案十三條中的第一條就是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所有金融業監管,不再保留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運行5年的銀保監會成為歷史。
經過此調整後,中共央行與中共國家金融監督總局各司其職,中共央行更聚焦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手段,其它事情都將交給中共國家金融監督總局和證監會。
分析認為,這個巨無霸似的金融監管總局、重回分省格局的大央行,再加上升級擴權的證監會,一個超強的金融監管體系形成,從「一行兩會」邁入「一行一總局一會」新格局。
近年來中國金融系統風險大增,地方金融機構缺乏監管。當年4月河南多家村鎮銀行爆發取款難事件,涉及人民幣數百億元資金,約四十萬儲戶受到影響,震驚全國。同時,習近平對金融系統的清理中,僅2022年上半年就有60位官員落馬。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對美國之音指出,中共上層現在更加擔心發生更大的金融風險,影響經濟安全。同時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並不信任。這些應該是這次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原因。習近平就是要進一步的將權力向中共中央集中。
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也對大紀元表示,「金融決策權集中到中央,政府相當於辦事機構、辦事員,而黨是決策機構。過去黨在幕後,通過政府部門發力,現在走到前台了。」
習近平為何非常關注金融領域?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網刊發行人兼主編陳奎德博士對美國之音稱,主要原因在於,根據世界各國經驗,如果發生一般的經濟危機、社會騷亂,都不太可能影響到顛覆性的政治動亂。
陳奎德說:「金融危機和其它經濟危機或社會危機不大一樣,因為金融涉及到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在用錢。歷史上的金融危機,都有發生政權轉移,人們活不下去了,必須造反。」
香港《經濟日報》的報道認為,新改組的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取消了銀保監會,那麼原來雙重領導的地方銀保監局,是就此撤銷,還是歸為總局的垂直領導?地方機構是原班人馬換裝,還是另起爐灶?
報道認為,作為地方領導人或想以後再也管不了金融了,就算管金融也只能管地方上的城投行、村鎮行和典當行了,各大行的分行支行休想插手。地方的市長、書記等,以後權沒那麼大了,用改革方案中的話講就是,「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為主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
對此,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分析表示,最大的問題在於,地方上以後將難以再從國有大銀行的地方分行處按揭貸款。
習近平可能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要控制地方政府的債務飈升,這次索性將大行分行都權歸中央。所以未來地方政府的日子會非常難過,且執政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也向大紀元分析指出,各地的地方政府都是把著錢,捂著,甚至不能告訴中央手上有多少錢。所以習近平最實用的辦法,就是把銀行資產、各地財政資產都管起來,集中領導,中央說了算。
美國聖湯馬斯大學國際研究和現代語言主任葉耀元教授對美國之音稱,資本主義市場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如果越分散,人們會為了自己越賣命,這樣有機會把自己做大做強。因為餅做得越大,他們可以分到更多。
但是習近平要做的其實不是讓餅變大,而是讓自己可以控制,讓自己可以控制這些機構。
夏業良也表示,我們知道,無論是經濟還是金融,開放度越高,自由度越高,它的效果越好。如果權力控制得太厲害,那麼這個部門就不可能有大的發展,這是一個基本的思路和經驗。
現在習近平越是要強調用權力來控制和管理這些部門,就意味著這些部門就沒有辦法真正發展起來。
過去三年的疫情,中共實施的嚴厲封控政策導致經濟大幅下滑。
李恆青表示,「現在問題是這個家很難當,因為沒錢……就是這個房子都漏了,百孔千瘡,到處都漏。習近平顧不得說,把每個地方都要進行制度性建設和管理,就是集中權力,把所有的資源全抓到自己手裡,那必然會產生一些別的問題。」
陳奎德博士也認為,習近平的所作所為違反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其結果是,對這個股票市場或金融機構沒有效率,或與世界不能接軌,一管就死。若遵循國際市場一般規律,中共這個體制本身會引發更大的,甚至比其它國家更厲害的金融風暴。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 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6368)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