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變相做黨主席? 中共雙重危機越演越烈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公開以中辦主任身份亮相。有觀點認為這安排令習變相當黨主席。專家表示,以習的權力現狀,覺得黨主席頭銜不重要。現今中共面臨雙重危機。
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近日公開以中央辦公廳(簡稱中辦)主任身分亮相。有觀點認為這一安排,將使習近平「變相成為」黨主席。
專家表示,以習的權力現狀,有沒有黨主席這個頭銜不重要。但現在習近平和中共均面臨危機。
3月28日,香港《明報》文章分析指出,習近平在二十大上地位進一步抬升。蔡奇兼掌中辦後,習近平雖無黨主席之名,卻已有黨主席之實。
蔡奇不只是排名第五的政治局常委,還是中央書記處排名第一的書記。而中辦則主要負責黨中央日常文祕、機要、行政、安保等工作,中辦主任被稱作中南海「大內總管」。
《星島日報》3月21日也曾有文章分析指出,以蔡奇現在的地位,相當於「中共中央祕書長」。這也間接提升習的權威,自此不管是國內視察或者國外訪問,都有一名常委陪伴左右。由此等同變相恢復「黨主席制」,習近平雖無黨主席之名,但有黨主席之實。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認同這些分析,於3月28日向大紀元表示,過去常委都是在一個班子裡,總書記只是一個班長。現在不一樣,習近平是核心,就相當於皇帝了,政治局常委要圍繞習近平來轉。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教授3月28日也對大紀元分析指出,文革後汪東興就曾經用常委的身份來兼任中辦主任,但這一次比較特別。
蔡奇兼中辦主任,一方面等於把中辦的地位往上拉,地位就高於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宣傳部。另一方面,這種安排等於在黨內排第二的應該是蔡奇,就黨務工作來講排第二的是蔡奇。
寇健文稱,由蔡奇兼中辦主任,部份本來要習近平決定的黨務工作,在送上去的過程中,可能有一部份在蔡奇那裡就代辦掉了,就不會到習近平那邊去。
有關恢復毛澤東時代的黨主席制,習近平當主席,總書記讓與其他中共領導人的說法,從中共的十九大一直到二十大,外界一直在傳。這種說法認為,習近平不滿足於總書記的職權,而黨的主席比起黨的總書記在形式上更體現絕對權力。
但此一變局在二十大並沒有坐實。
中共黨章有規定,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和總書記。
王赫認為,恢復黨主席制,前提是必須修改黨章,習近平要修改黨章正式當黨主席,難度是很大的。習近平雖然目前權集一身,但是習近平黨內的威望,實質的影響力遠遠趕不上鄧小平,更不要說毛澤東了。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想推翻鄧小平1982年以來取消黨主席的政治局面,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王赫認為黨主席體制對習近平來說並非絕對必要。因為在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裡面,已經做了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三個時代的劃分,寫入確立習近平地位的「兩個確立」,將習近平捧到頂峰了。所以在體制上,習近平不一定要名義上當黨主席。
所謂「兩個確立」即是確立習近平的全黨核心地位及習近平思想的理論指導地位。
寇健文也表示,以現在習近平在黨內的權力來講,有沒有黨主席這個頭銜並沒有影響。習近平沒有黨主席這個位置,但毫無疑問習近平是黨裡面最重要的人物。」
從中共二十大,直到2023年兩會,團派人馬基本上被清除,習近平親信大量進入高層,有關習近平權力鞏固的分析不少。
不過,王赫向大紀元表示,現在中共面臨雙重危機。第一個是黨魁的危機,習近平能不能把局面控制住。習近平高度集權會成為眾矢之的,許多人要將他扳倒。
習近平已經向毛澤東靠近了。表面上很風光,但實際上反習勢力都很痛恨習近平,形勢其實在風雨飄搖之中。
王赫稱,第二個危機是黨的統治危機。如果黨的統治很牢固,換一個黨魁不至於影響到黨的生命。像當年鄧小平能夠控制局面的時候,鄧小平將趙紫陽、胡耀邦都換掉,整個政治局面並沒有太大的波動,沒有形成致命威脅。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對整個黨大家都已經很反感了,從『白紙運動』都可以看出來,是直接要習近平和共產黨都下台。
王赫認為,要推翻習近平,就要推翻共產黨,如果要動共產黨,也要動習近平,兩者之間形成一種連動的關係。這對中共、對習近平來說,等於掉到陷阱裡面,非常危險。
寇健文也表示,政權危機當然是跑不掉的。首先習近平的健康就是一個大問題。即便現在沒有問題,再過五年之後,隨著年齡增長,習近平健康上的風險就會增加,對決策也會產生了影響。
寇健文說,那個風險會增加。權力那麼集中,萬一習近平突然身體有什麼狀況的話,對政權與政黨運作產生的影響當然就大了。中共政策的優先級及急迫感都會因此改變。所以越往後走,這種健康因素產生的影響就會越大。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595)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