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美監管機構和加密貨幣的煙霧戰爭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3月27日宣布,已向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指控趙長鵬和營運的「幣安」平台多次違反《商品交易法》和CFTC規定。

3月27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and Trading Commission,CFTC)宣布,它已向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指控趙長鵬和營運的幣安平台多次違反《商品交易法》(CEA)和CFTC規定。這是過去數月以來,美國監管機構和加密貨幣產業之戰的最新行動之一。

隨著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在2022年底倒閉,總價值1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行業的麻煩成倍增加。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與美聯儲和美國貨幣總稽核辦公室(OCC)一起警告銀行:不要讓加密貨幣的風險轉移到金融系統。

區塊鏈協會(Blockchain Association)行政總裁克里斯汀‧史密斯(Kristin Smith)稱,他們看到很多煙霧。但他們還不確定火在哪裡,所以他們想弄清楚。

加密貨幣行業認為,這些措施有可能會影響美國加密貨幣的未來。

白宮官員最近一直在質疑數碼代幣是否具有任何「基本價值」。美聯儲和其它最高監管機構正在警告銀行注意加密貨幣的風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向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發出「威爾斯通知」,警告該交易所可能違犯美國證券法。

事實上,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已經以違反監管規定為由,在3月27日正式起訴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及其行政總裁趙長鵬。

SEC也已在3月22日以欺詐和其它違反證券法非法銷售加密貨幣的罪名起訴了波場(Tron)基金會創辦人孫宇晨(Justin Sun)及其三家全資公司。

華盛頓的大部份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數碼資產的實際價值很小,並擔心對投資者的保護不足。特別是當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在2022年11月倒閉後,美國立法者和監管機構們對數碼市場變得更加謹慎。

FTX的創辦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已被指控犯有大規模欺詐罪。據稱他還策劃了一場影響廣泛的政治運動,以推動對該行業的監管放鬆。

SEC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在呼籲加密貨幣公司遵守證券法後,也正在加大執法力度。Gensler在1月份告訴「政治」網站,不合規是加密貨幣「商業模式的一部份」。

隨著SEC的嚴厲打擊,銀行監管機構也已向貸方發出有關收緊加密貨幣的通知,並促使部份專家對加密貨幣的未來發展進行評估。

前財政部官員、現任「克萊德集團」(Clyde Group)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的約翰‧里佐(John Rizzo)表示,監管機構正在採取行動,基本上是會禁止加密貨幣。

幾乎沒有具體證據顯示,監管機構對強迫 銀行 拒絕加密貨幣存款人 這方面,存有協調一致的行動,然而,監管機構的警告,以及風險自身似乎對銀行高層們卻已經產生了影響。

大型研究公司Messari曾與銀行進行過對話,其 行政總裁瑞安‧塞爾基斯(Ryan Selkis)說:「他們銀行說任何涉及加密貨幣的事情,都是從高層開始禁止的。」

「斯旺比特幣」(Swan Bitcoin)行政總裁科里‧克利普斯滕(Cory Klippsten)表示,花旗集團2022年年底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關閉了他的公司帳戶和他的個人帳戶。還有幾家銀行也已經對這類數碼資產縮減了開放程度。

就連3月12日倒閉的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高層,也曾在2022年表示,他們計劃將加密貨幣相關存款的量降至20%以下。這是一家對加密貨幣友好的銀行,倒閉前資產規模達1,100億美元。其它如大都會商業銀行(Metropolitan Commercial Bank)等,則選擇完全遠離加密貨幣市場。

美聯儲等機構並沒有明確表示,會阻止銀行與加密貨幣客戶打交道,只是要求銀行在法律範圍內營運並妥善管理風險。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前官員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表示,這項努力是為了提醒銀行注意不斷上升和潛伏的風險,這是屬於基本的銀行監管。

監管機構所提出的警告,事後被證明是有先見之明的。就在他們警告銀行加密貨幣存款可能不穩定的幾十天後,該行業領先的三大銀行:銀門銀行(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SVB)和標誌銀行,都先後倒閉了。

區塊鏈協會則誓言要調查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公司「去銀行化」的緣由,該協會最近已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美聯儲和貨幣管理署(OCC)提交了要求將關於銀行強制取消戶口,和公司難以開設新帳戶等去銀行化指控的資訊公開。與區塊鏈協會一起提出該請求的,還有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經紀公司eToro和去中心化金融平台Uniswap。

Klippsten駁斥了,有關聯邦監管機關協調一致進行對加密貨幣行業去銀行化的陰謀論。

只從事比特幣交易的Klippsten,提出了一個不那麼神祕的理論,也就是銀行為什麼會拒絕加密貨幣存款人的原因是:

風險。

2022年,在經歷過震撼市場的一系列破產和欺詐事件——包括FTX、Celsius涉嫌龐氏騙局,因資不抵債而破產和Voyager涉嫌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經營虛擬貨幣業務之後,Klippsten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自然會採取行動降低對加密貨幣業務的風險。

在Swan Bitcoin案例中,Klippsten表示,他的這家比特幣金融服務公司很可能在花旗集團撤資時陷入了難以掙脫的「天羅地網」。但是自那以後,該公司幾乎沒有再遇到什麼新麻煩。而且,Klippsten認為,由於市場上有數千家銀行和貸款機構,只要一家公司擁有「穩固的業務」,就會有一家銀行願意接受它。

Klippsten稱,像他們這樣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被花旗銀行取消銀行業務可能會很痛苦,但如果你的生意沒有問題,你真的可以走到隔壁的大通銀行或威爾斯銀行去。

另一案例是標誌銀行被FDIC接管,則是因為聯邦政府試圖切斷銀行系統內的任何不良蔓延。在較早時候的一份聲明中,金融服務部(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發言人表示,該決定「與加密貨幣無關」,而是「對銀行領導層的信任危機」。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46598)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